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談話又遭國際媒體「曲解」,儘管刊載報導的「德國之聲」事後修改部分內文,但國家元首堅持使用外語面對媒體,卻屢屢引發爭議被迫澄清,可說是「台灣奇蹟」。
該報導被國內媒體引用後掀起軒然大波,總統府被迫在九月二十五日公布英文發言逐字稿與中文翻譯,澄清報導內容,並要求對方更正。儘管「德國之聲」事後同意撤除「最終實現統一」字眼,卻無法改變報導再度激化台灣內部統獨對立的事實。
這已經是馬英九就任以來,府方第三次要求國際媒體更正兩岸政策相關報導,被要求更正的包括《華爾街日報》與美聯社等國際知名媒體。更正事件屢見不鮮,恐怕不能完全歸咎媒體不嚴謹。而歷次更正事件都源自馬英九英語用字遭外媒「曲解」。我們不禁要問,為何總統始終無法學到教訓,更審慎接受訪問?
其實,國家元首在正式場合使用翻譯才是慣例,例如可以在美國國會不看稿發表英語演說的韓國總統朴槿惠,去年四月在首爾接見美國國務卿凱瑞時,就是全程透過翻譯交談。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湯智貿分析,在國際政治場域,說母語不代表不尊重外賓,而是因為使用掌握度較差的第二語言,可能引來誤解風險,就像中國領導人闡述外交政策時一定使用中文,「馬總統英文再好,熟練度與表達力終究比不上中文。就算堅持用英文受訪,也應根據幕僚準備的書面資料回答,以求嚴謹。」
「國家元首每句話都是政策宣示,一定要用最有把握的語言陳述;翻譯像是緩衝墊,若表達不精確或翻譯錯誤,都還有補救機會。」曾任前副總統呂秀蓮幕僚的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副教授陳牧民指出,同樣留學哈佛的呂秀蓮接見外賓也會以英語寒暄,但正式談話一律只用中文,力求字字精準,他曾親眼見過呂秀蓮接見外賓時指正傳譯用詞不當,要求重譯。
馬總統曾多次承諾:「台灣前途,必須由兩千三百萬人共同決定。」既然如此,闡述兩岸政策時,也該使用全國人民都能理解的語言,才算負責任。
▲點選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