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跌破眼鏡 三度更正國際媒體專訪新聞 馬總統撂英文 用字屢遭外媒曲解?

跌破眼鏡 三度更正國際媒體專訪新聞 馬總統撂英文 用字屢遭外媒曲解?

鄭閔聲

焦點新聞

928期

2014-10-02 15:50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談話又遭國際媒體「曲解」,儘管刊載報導的「德國之聲」事後修改部分內文,但國家元首堅持使用外語面對媒體,卻屢屢引發爭議被迫澄清,可說是「台灣奇蹟」。

九月二十三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站刊出一篇題為「馬英九強調改善兩岸關係決心」的報導,前言提及馬認為「接近大陸是台灣求生的唯一機會」,內文更直指馬總統「願意學習兩德處理雙邊關係、最終實現統一的經驗。」

該報導被國內媒體引用後掀起軒然大波,總統府被迫在九月二十五日公布英文發言逐字稿與中文翻譯,澄清報導內容,並要求對方更正。儘管「德國之聲」事後同意撤除「最終實現統一」字眼,卻無法改變報導再度激化台灣內部統獨對立的事實。

這已經是馬英九就任以來,府方第三次要求國際媒體更正兩岸政策相關報導,被要求更正的包括《華爾街日報》與美聯社等國際知名媒體。更正事件屢見不鮮,恐怕不能完全歸咎媒體不嚴謹。而歷次更正事件都源自馬英九英語用字遭外媒「曲解」。我們不禁要問,為何總統始終無法學到教訓,更審慎接受訪問?

其實,國家元首在正式場合使用翻譯才是慣例,例如可以在美國國會不看稿發表英語演說的韓國總統朴槿惠,去年四月在首爾接見美國國務卿凱瑞時,就是全程透過翻譯交談。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湯智貿分析,在國際政治場域,說母語不代表不尊重外賓,而是因為使用掌握度較差的第二語言,可能引來誤解風險,就像中國領導人闡述外交政策時一定使用中文,「馬總統英文再好,熟練度與表達力終究比不上中文。就算堅持用英文受訪,也應根據幕僚準備的書面資料回答,以求嚴謹。」

「國家元首每句話都是政策宣示,一定要用最有把握的語言陳述;翻譯像是緩衝墊,若表達不精確或翻譯錯誤,都還有補救機會。」曾任前副總統呂秀蓮幕僚的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副教授陳牧民指出,同樣留學哈佛的呂秀蓮接見外賓也會以英語寒暄,但正式談話一律只用中文,力求字字精準,他曾親眼見過呂秀蓮接見外賓時指正傳譯用詞不當,要求重譯。

馬總統曾多次承諾:「台灣前途,必須由兩千三百萬人共同決定。」既然如此,闡述兩岸政策時,也該使用全國人民都能理解的語言,才算負責任。

 

馬英九受外媒專訪爭議

▲點選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台大教授王業立:回歸憲法精神  選後由多數黨組閣 馬總統應藍綠共治  避免空窗四個月
台大教授王業立:回歸憲法精神 選後由多數黨組閣 馬總統應藍綠共治 避免空窗四個月

2016-01-07

不必指責誰拿得多  應問退休年金制度為何不改  馬總統卸任前還有機會做件大事
不必指責誰拿得多 應問退休年金制度為何不改 馬總統卸任前還有機會做件大事

2015-09-17

選後檢討》空前慘敗後 搶救台灣沉淪的最後機會 馬總統最後五百天 非做不可的三件事
選後檢討》空前慘敗後 搶救台灣沉淪的最後機會 馬總統最後五百天 非做不可的三件事

2014-12-04

政府擺爛》報告馬總統 預算配置失衡是關鍵 食安預算僅增一成 誰來做好把關?
政府擺爛》報告馬總統 預算配置失衡是關鍵 食安預算僅增一成 誰來做好把關?

2014-11-06

報告馬總統  國家治理出現危機!
報告馬總統 國家治理出現危機!

201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