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改爭議持續延燒,為了爭取「真普選」,大專學生決定在九月二十二日罷課,佔中行動也傳聞將在十月初登場,中共對此則態度強硬,甚至傳聞已在邊境部署重兵,社會氣氛日趨緊張。
「我本來可以保持沉默,繼續當一個只會讀書的機器人。但是我選擇了站出來,以罷課形式表達我對人大沒有遵守承諾的不滿……,我寧願原地踏步也不希望有假普選,因為政改關乎到香港的未來,是香港能否繼續走在民主路上的關鍵。」
憤怒!可能連一人一票都沒有
二○一四年九月,香港拔萃女書院中四學生呂慧盈,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公開信,呼籲同學共同站出來,挺身對原該屬於「大人世界」的普選議題表態,抗議八月底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布的《關於香港特首普選問題和二○一六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決定》(簡稱《政改決議》)。
《政改決議》將香港普選方法設下重重門檻,香港人獲准在一七年一人一票選出特首,但候選人將由北京控制的「提名委員會」過半數決定;這個「普選框架」讓「真普選」落空,但如果在香港立法會被否決,特首選舉將沿用一二年的選舉辦法,換言之,可能連「一人一票」都沒有,引發許多港人憤怒。自從《政改決議》公布以來,焦慮、騷動而無法再平靜讀書的香港學生,絕對不只呂慧盈一人。
九月二十二日,是香港各大專、中學生約定罷課爭取真普選的日子。為了罷課行動倒數計時,上千名學生宣示響應,香港校園處處可見大字報、宣講攤,一場學潮,正在蓄勢待發。
普選原是香港與中央角力近十七年的議題。自一三年開始,由於港大教授戴耀廷提出以「佔領中環」為抗爭手段,一躍而成國際矚目焦點。未料過了一年,佔中尚未發生,年輕學生反率先串聯以「罷課不罷學」,體現公民抗命精神。罷課時程初估為一周,共計有超過二十所大專院校學生加入、七十位教授響應,中大、港大等多所知名大學校長也表示尊重。香港立法會議員范國威認為:「這將會是八九年後,中央在香港面臨的最大挑戰。」
回顧香港近年學運史,八九年五月,六所大專院校罷課聲援八九民運,近七千名大專生及市民於維園集會。一二年九月,因反對中共將帶有「愛國愛黨」色彩的國民教育教材列作中小學必修,學聯發動罷課,逾八千名大專生集會。這一次罷課集會人數估計不會超越以往太多,但各界都普遍認為,罷課學生將與佔中行動匯流,形成難以預測的強大能量。
《經濟學人》九月初以「憤怒的青年」稱呼這批香港學生。報導指出,「這些青年認同自己是個香港人,更甚於是『在香港的中國人』。」
▲反對現行政改方案的學生認為,罷課以爭取「真普選」,已是必要手段。(圖/Getty)
警戒!傳在邊界部署軍力
不願具名的學者也表示,一二年以來的香港學生抗議活動,已經沒有八九年共同建設民主中國的夢想,反而彌漫著濃厚的本土意識,「曾有學術機構調查,香港年輕人的中國認同來到新低點。」
對於當代香港青年來說,要求中央信守承諾,以符合國際標準的程序選出特首,遠比「回歸祖國」的大夢重要。
這份港青對中國的疏離與敵意,恰恰挑動中共最敏感的神經,對香港的公民普選訴求加倍警戒。親官方的資深議員、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公開表示,香港至今有些人尚未接受香港已回歸,所以人大常委認為需要審慎點處理香港政改,如果香港人接受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下面一個直轄市這個事實的話,普選特首的門檻便不用這麼高。
言下之意,自九七回歸以來,香港人始終不願心悅誠服地做個中國人,堅持香港意識,是中共在政改堅持不讓的真正主因。《經濟學人》分析,隨著中國中產階級興起,民眾對於自己在教育、醫療、環境、財產權等議題上的無力感加深,讓中國當局面臨壓力。因此,即使此次政改爭議可能讓台灣觀感不佳,但《經濟學人》推測,中共顯然認為,阻止香港民主派在特首選舉勝出、防止中國其他地區中產階級民主訴求升溫,比兩岸統一更為重要。
中共遏止港人「真普選」的決心,絕非虛言。香港特首梁振英特別投書報紙,強硬呼籲香港人接受普選方案,「政治改革是要進一步?還是退兩步?」暗喻香港人應該接受現行這令人不夠滿意的方案,否則只好退回「更不民主」的狀態。
罷課前夕,甚至有內部消息指出,中共已在深圳、香港邊界部署軍力,不排除以「只要島,不要人」為原則處理抗議行動、維持一黨專政,情勢緊張。但對此一傳聞,范國威議員則認為,當局肯定會以強勢警力對付抗議群眾,但應不至於出動軍隊。
《華爾街日報》九月十二日分析,佔中行動目前已處於舉步艱難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必須面對中央的強硬態度,另一方面也不希望進行太激烈的抗爭行動令市民反感;如今學子拉出激進的「罷課」戰線,也使佔中行動的變數增多。
傳聞將在十月一日登場的佔中行動,究竟會往溫和或激烈的一方傾斜?考驗着領導團隊的政治智慧,也決定香港政改爭議收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