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會考三級距細分成十級 學生更煎熬 名校綁架 十二年國教仍分分計較

會考三級距細分成十級 學生更煎熬 名校綁架 十二年國教仍分分計較
12年國教制度走回頭路,學生的壓力不減反增。

賴若函

焦點新聞

攝影/聶世傑

924期

2014-09-04 12:51

新一屆十二年國教制度於日前拍板定案,教育部將會考級距從現有的三級四標示,細分至十級距,回到傳統的分分計較思惟中,雖然基北區樂見其成,卻違反十二年國教的精神,引發家長、教師團體的憂慮。

從上路以來便飽受爭議的十二年國教,八月底公布新一屆制度改革方案,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一試兩用」、「先特招後免試」雖未被納入,但最大的改變,是出現了將會考成績由三級分增加到十級的量尺分數,被民間團體評為是被少數精英學校和學生綁架,讓十二年國教又走回到分分計較的老路。

第一屆十二年國教今年五月上路以來,引起諸多爭議,原先適性揚才、多元發展的立意蕩然無存,反而讓家長、學生陷入更大的災難,甚而在推動重大教育政策的關鍵時刻,教育部長也一下一上,由蔣偉寧換成吳思華。


用會考找出落後學生  而非當作優劣排名


面對新學期到來,十二年國教的執行方案成為首要之務,八月三十日的記者會前三天,桃園縣教育局局長吳林輝在臉書上率先開炮,痛批教育部部長吳思華向北北基退讓,推出十級量尺分數,令他感到「震驚、憤怒、失望。」

之所以讓人震驚,是因為當初會考立意,是透過A、B、C三級,來找出C級、也就是學習落後的學生,加強補救,而不是用來做考試的優劣排名。但是二○一三年五月,教育部先是會同師大心測中心,將三級距中的A和B,各加上+和++兩個標示,讓三級距變成七級,今年又進一步細分為十級距,已經完全悖離原先的會考精神。

吳林輝一席沉痛宣言,雖引起各界關注,但最終卻也沒能挽回制度的轉向。記者會中,教育部針對一○四學年度高中、職召開適性入學制度記者會,將志願序採群組化;縮短升學時程從三個月至兩個月;十二個免試就學區和特招區分開,由要特招(基北、中投、台南)的三學區自行招考辦理,會考成績作為門檻,加考一至三科;而免試入學從三級分增加十級的量尺分數,以作為同分分發依據。

吳思華強調,明年不會再有二次免試,會考成績維持三等級四標示,但基北區、中投區及高雄區等三萬人以上就學區則另提供十級量尺分數,作為落點參考,他認為透過「一次分發到位」等改革,有信心讓明年的十二年國教更好。

「十級量尺只會帶給家長、學生更多的壓力,變得更分分計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謝國清表示,教育部被明星高中群聚的都會學區挾持,明星高中只占所有學校五%的名額,卻把所有的學生都拉下水,走回基測老路,越來越脫離十二年國教精神。

雖然教育部聲稱,上述量尺分數不會顯示在成績單上,只有在免試入學「用無可用、比無可比」的狀況下,才會拿出來使用,但謝國清判斷,只要成績更細分,就會讓更多家長和學生陷入壓力之中。

教育部的分發流程,在謝國清看來,無助於減輕考生的煎熬,因為只考會考的人,還是要等特招放榜才分發,以基北區來說,參加特招的人數約六千多人,是免試七萬人的十分之一,但是卻要讓六萬多人等待六千多人考完試,才能放榜,徒增煎熬。「應該讓會考分發結果先出來,少數的人再自行去考特招。」謝國清強調。

 

12年國教

▲8月30日,教育部長吳思華召開記者會,敲定明年的入學方案。(圖/UDN.COM)


教育部應加強配套  捨棄唯有讀書高觀念


「目前只談技術、不談配套措施,是本末倒置。」全國教師聯合總會副祕書長羅德水觀察,對想要教育部公布更詳細級距的家長來說,他們就是害怕自己孩子高分低就,才不在意十二年國教就近入學的理念。「家長對名校的迷思不改,無論制度面怎麼走,都是白搭。」羅德水說。

這兩年,十二年國教宛如一場政治人物角力秀,以至於大家只專注在技術層面,卻忽略落實十二年國教的精神,也就是「尊重孩子多元能力」、「鼓勵多方探索、多元發展」。如今,新的十二年國教已拍板定案,木已成舟,要思考的是,該做什麼才能達到讓中學生多元學習、適性揚才的目標?

羅德水認為,教育部應該要加強「高中的均優質化。」、「國中小補救教學」、「國中適性輔導」、「強化技職教育」等配套措施,才有可能讓師生、家長捨棄「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以及長年被明星學校綁架的升學路徑,並且真正落實就近入學。

謝國清則建議,諸如會考的能力檢測,應該每一年級都做,才能有機會本著初衷,找到落後學生來做學習補救,而不是等到國三畢業了才來會考,成為根本是假免試入學的依據,這樣有什麼意義?

隨著年底七合一選舉將到來,縣市長恐將洗牌,加上吳思華在馬英九總統任內的任期也不到兩年,可以預期的是,台灣的十二年國教仍然有許多變數。

只希望,政治人物在考量百年教育大計時,請多想想,我們的孩子將來到底需要什麼競爭力?我們希望孩子是一個只計較分數、花多數時間在背誦、死讀書的人,還是一個願意探索自己興趣、學會找答案、有創造性的人?

延伸閱讀
國中會考才結束,家長狂問有無「醫科保證班」!誰能保證孩子人生…父母心中「殘酷鐵床」如何解?
國中會考才結束,家長狂問有無「醫科保證班」!誰能保證孩子人生…父母心中「殘酷鐵床」如何解?

2024-05-22

國中會考落點怎麼抓?進建中、北一女、成功、松山高中要幾分?校長教戰選填前5志願3大要素
國中會考落點怎麼抓?進建中、北一女、成功、松山高中要幾分?校長教戰選填前5志願3大要素

2024-05-20

9.6分竟錄取師大附中!國中會考免試入學一放榜,家長質疑「系統異常」…入學委員會解釋了
9.6分竟錄取師大附中!國中會考免試入學一放榜,家長質疑「系統異常」…入學委員會解釋了

2023-07-12

當年「建中菁英班」有多強?醫院副院長只排全班倒數第三...那些超會考試的「外星人」30年後怎麼了?
當年「建中菁英班」有多強?醫院副院長只排全班倒數第三...那些超會考試的「外星人」30年後怎麼了?

2022-07-10

掌握關鍵十問  搭上十二年國教列車
掌握關鍵十問 搭上十二年國教列車

201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