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夜市烤鮑魚,讓貢寮鮑面臨滅絕危機?!《今周刊》獨家深入貢寮、漳州現場,同步調查聯合國、日本市場進出口資料,揭開政府的ECFA謊言,發掘中國進口鮑魚快讓貢寮滅鎮,台灣鮑魚王國已被中國取代,接著鰻魚、吳郭魚、毛豆也步上後塵,台灣引以為傲的農產品王國,正逐漸消失中……。
人口:約1萬3000人
地理:台灣最東邊行政區,大陸洋流與黑潮交會處,海洋資源豐富。
地型:礁岩地型為主
主產業:台灣鮑養殖戶超過100戶,產值最高達20多億元,所以台灣鮑又稱為貢寮鮑。
(圖為貢寮長順台灣鮑養殖場)
一樣的鮑魚
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直擊鮑魚一斤一二五元,
清晨的漳州市水產批發市場,
滿地鮑魚大小都有,
鮑魚就是從這裡準備搭船,
來到台灣市場、進攻台灣夜市⋯⋯。
去年台灣鮑復育抗病成功,
本打算重新啟動陸上養殖池,
卻因為鮑魚價格大跌,
終究作罷⋯⋯。
「怎麼會這樣,台灣鮑(九孔)復育成功了,價格卻一直往下掉,應該出現的日本買家,怎麼到現在還不來?」貢寮台灣鮑養殖戶張樹根踱步在東北角的養殖池,不斷地自言自語⋯⋯。
場景拉到人聲鼎沸的高雄六合、輔大花園、宜蘭夜市,烤盤上正在烤著吱吱作響的活鮑魚,五顆才賣一百五十元,昔日婚宴上的高檔海鮮食材,竟然成為各大夜市的平民美食。
活鮑魚淪為夜市小吃,一顆賣三十元,「這些都是中國鮑魚,讓整個貢寮區都快要滅鎮了!」貢寮區漁會常務監事、台灣鮑產銷班長吳文益說,以前怕養不活,現在怕中秋節過後盛產季一到,產量大增,價格還會往下崩,整個東北角鮑魚產業可能因此大滅絕。
為何價格會狂跌?是誰讓台灣鮑魚流淚?原來鮑魚眼淚的背後,竟然是一場兩岸正在進行的貿易戰爭,更揭穿了政府的ECFA〈兩岸經濟協議〉謊言:「現在或未來只會開放台灣不生產的中國農產品進口,更不會傷害台灣農民。」真相是,台灣自產的鮑魚已從以前的每斤五百元降到一八○元都有人賠本在賣!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今周刊》橫跨兩岸現場,從貢寮到漳州,再從夜市出發到調查聯合國資料,並調查日本進出口數據,發現台灣的農業王國正在一個個消失,從吳郭魚、鰻魚、毛豆到鮑魚,中華經濟研究院報告更指出,台灣擁有三千多項農業品種中,已有兩千多項透過各種管道流至中國,而且很多是農民個人夾帶的無償流入,將造成國際市場激烈競爭,未來若回流台灣,將與貢寮滅鎮危機一樣重複上演。
光環不再 養鮑優勢外流 中國鮑回頭傾銷台灣
光環不再 養鮑優勢外流 中國鮑回頭傾銷台灣
鮑魚,曾是台灣的驕傲,聯合國世界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簡稱FAO〉曾經把台灣列為世界鮑魚王國,二○○○年全球養殖鮑魚產量是二七九一公噸,以貢寮為中心的東北角總產量達二四九七公噸、產值超過二十億元,高居世界第一,且有九成是外銷出口,是台灣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貢寮區漁會總幹事林麗美說:「整個貢寮最大的經濟支柱就是鮑魚產業,養殖戶超過一百家,帶動周遭的潛水夫、龍鬚菜〈鮑魚的食物〉供應,甚至光是洗鮑魚池就有三支隊伍,每隊三十多人!」如今卻是「九九%的台灣鮑魚養殖業者面臨虧損壓力!」鮑魚養殖業者簡慶桐說。
追查貢寮滅鎮原因,從源頭找起,第一個發現竟然是台灣人教福建人養鮑魚,再回頭攻占台灣市場。仔細看台灣夜市烤的鮑魚,背後有牡蠣或藤壺,吳文益說:「這些鮑魚是搭船來的,這一年來,兩岸直航最大的貨輪中遠之星,船艙上面坐乘客,下面裝鮑魚,從中國賣到台灣來。」
中遠之星來自廈門,《今周刊》獨家深入福建省現場,從廈門、莆田市、漳州市到漳浦。一○年小年夜,當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曾在福建視察台灣鮑魚養殖戶。我們找到了曾是漳州市最大鮑魚養殖場的漳州市台商協會副會長陳東和,他卻告訴我們,他已經把鮑魚養殖場賣了;接著我們又找上了胡錦濤視察的養殖場負責人──漳浦台商會長陳隆峰,他告訴我們,他也把鮑魚養殖場賣了。
陳東和回憶起往日美好時光,「是台灣人把鮑魚技術帶到中國,教他們養鮑魚!」陳東和說,他剛到中國時,鮑魚一斤人民幣幾百元,一顆鮑魚幼苗最好的時候是人民幣四到五元,一個晚上生一億多顆鮑魚苗,多好賺啊!所以那時候整個福建沿海都是台灣人的鮑魚養殖場。
農業人才多赴中國發展—— 台灣傑出農民現今動向與強項農作
▲點選圖片放大
技術超越 發明海上掛養 拉開兩岸養殖成本
技術超越 發明海上掛養 拉開兩岸養殖成本
慢慢的福建人學會了技術,從小養殖場規模做起,用相對比台灣人低的成本,不到十年時間,從鮑魚種苗繁殖場到成鮑養殖場都變成福建人的,陳東和說:「從最高快五元,到現在一顆鮑魚苗只要人民幣○.○二元!」台商競爭不過當地人,鮑魚養殖場不斷賣給當地的企業。
第二個發現,中國用高科技、新技術超越台灣,進一步追問,為何台灣夜市烤的鮑魚背後有藤壺或牡蠣,台灣鮑魚反而乾乾淨淨。原來,台灣人領先世界發明鮑魚陸上養殖技術,抽乾淨的海水過濾到陸上養殖池養鮑魚。陳東和說:「福建學了台灣人的陸上養殖,接著還發明了海上掛養技術,用網子包住臉盆倒掛,三尺一串掛在海上養鮑魚!」整個福建沿海能養鮑魚的地方,都充滿了鮑魚海上掛養串。
這大大拉開兩岸鮑魚養殖成本,第一是水電費幾乎全免了,不用再抽海水過濾、打循環,第二是飼料費用大大降低。陳東和說,「以前陸上池養鮑魚,三天要餵鮑魚一次,海上養殖一個月只要養兩次,光鮑魚吃的食物,成本省了五倍!」
但缺點就是鮑魚掛在海上變成活動蚵架,牡蠣、藤壺等生物會來附著在鮑魚外殼上成長,賣相就變差了,也形成了中國鮑魚的特有外形,醜陋的外形背後,卻是海洋生物養殖技術的突飛猛進。
第三個發現,鮑魚和機器人、火箭一樣是中國的國家計畫。價格狂跌是科技學術的支撐,不僅鮑魚外殼有牡蠣,牠還有名字,吳文益說:「我們鮑魚拿來就隨便養,也不管近親交配,接著繁殖下一代繼續養,但人家中國的鮑魚有名字、有編號!」
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郭金泉揭開另一個事實:中國竟把鮑魚育種、養殖當成和機器人、火箭、核反應爐一樣重要,均列為中國的八六三計畫〈由中國國務院批准,目標追上國際先進國家,將科學研究集中在生物技術、太空技術、信息技術、雷射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領域的計畫〉。
郭金泉說,○一年起,中國用國家八六三計畫支持鮑魚雜交技術〈挑選世界各國鮑魚品種進行人工育種〉,建立系統性的雜交技術。○五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發出「大連一 號」雜交鮑。
原來,這是一場高科技之戰,中國鮑魚有的叫大連一號、有的叫東優一號,抗病力強又適合在中國生長,鮑魚存活率提高了近七倍、成長周期少一年、成長速度加快三○%,長得又快又好,又不容易死,所以產量大幅激增。
科技支撐 砸經費、列為國家計畫 產量大幅激增
科技支撐 砸經費、列為國家計畫 產量大幅激增
到了這裡,才發現貢寮鮑為何打不過福建鮑,論技術與投入,中國遠勝台灣,簡慶桐說:「一名廈門大學教授研究經費是台灣海洋大學教授的十倍以上,中國是這樣在發展鮑魚產業的。」
根據FAO的最新統計,光是一○年,全球鮑魚人工養殖量六萬五千六百公噸,產值達到五億六千萬美元,其中,中國產量五萬七千多公噸,占世界鮑魚養殖產量的八六%,是台灣極盛時期的二十倍。
第四個發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禁奢令成為貢寮滅鎮的最後導火線,我們獨家進入中國鮑魚最大生產基地福建省漳州市的水產交易批發市場,發現一斤三十顆的鮑魚才賣人民幣二十五元,這也難怪,台灣鮑魚會出現一斤一八○元的行情。
是誰把鮑魚引進到台灣夜市裡賣,在漳州、貢寮沒有人願意說出真相,學者說:「養殖戶怕得罪專門做鮑魚進出口買賣的鮑魚盤商,他們左手與貢寮養殖戶殺價,右手從中國進口廉價鮑魚!」
出口補貼 賣價可能賠本 但出口越多就能賺越多
出口補貼 賣價可能賠本 但出口越多就能賺越多
▲中國補貼鮑魚出口台灣,造成貢寮鮑養殖戶生活出問題,希望政府重視,且兩岸能公平競爭。
另外,中國還大玩「洗鮑魚」賺補貼的遊戲。原來習近平禁止官員吃鮑魚,但鮑魚出口照樣補貼。
自○八年開始,福建將水產養殖業列為重點出口輔導產業,出口退稅率從五%提高到一三%到一五%,用補貼讓福建的水產品具備國際競爭力,於是中國鮑魚的賣價可能是賠本,但因為出口可以補貼,出口越多越賺錢。
大量鮑魚轉到國際市場來賺補貼,它攻占的不只是台灣夜市還有日本市場。鮑魚養殖業者說:「從福建搭船到了基隆港,接著用來自台灣名義,轉出口鮑魚到日本,一邊賺了中國當地補貼,一邊使用MIT名號出口到日本!」吳文益說,這樣對台灣鮑傷害更大。
這個結果揭開政府的第一個謊言,農委會說:「我國自中國主要輸入農產品項目為羽毛、木材、高粱、牛皮等原物料,我國多未生產。」實際上,貢寮最有名的就是貢寮鮑。再揭開第二個謊言,目前禁止由中國進口的農產品有八三○項,且未再新增任何一項,充分展現照顧農民的決心,且ECFA第二次正式協商中,雙方已有共識,因此簽訂ECFA政府不會進一步開放中國農產品,對台灣農業不會有衝擊,但事實是貢寮正在面臨滅鎮的危機。
再看日本的資料,日本曾是台灣最大農產品出口國,去年台灣已經從○三年第十三名,跌出日本前二十大農產品進口國的行列,中國則高居日本市場第二大進口國。
除了鮑魚王國消失,更驚人的是,曾是世界第一的吳郭魚、鰻魚、毛豆都被中國取代,鰻魚業者永顧國際負責人吳明韋說,日本蒲燒鰻市場已被中國取代,台灣養鰻產業只能往台灣內需市場發展。
還會有更多的滅鎮危機嗎?《今周刊》獨家深入中國的台灣農民創業園,發現從○六年開始至今,中國已經設立了二十九個台灣農民創業園,鼓勵台灣農民帶著最新技術、品種到中國去投資、創業。可怕的是,這二十九個農民創業園面積相當於八.六個台灣大,放眼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用這麼大的土地面積對另一國家的農民招商,而且還有計畫性地一個創業園一個特色,從稻米、西瓜、牛奶蜜棗、甜柿、高山茶,甚至連草莓也能設立一個農民創業園,吸引台灣人進駐。
▲福建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火龍果採收,ECFA早收出口中國農產早已被移植到中國。
當我們深入福建莆田市仙遊、漳州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第一眼直擊竟看到台灣的火龍果、蜜棗,連台灣目前一公斤拍賣價七百元的番茄,或是不用煮也能吃的水果玉米、專門做鳳梨酥的土鳳梨,例如微熱山丘專用的土鳳梨,統統被搬到了這些農民創業園種植。用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ECFA早收清單,台灣能出口到中國的,中國全部都引進,都在當地生產。舉例來說,列為早收清單的火龍果,在漳浦是紅、黃、白肉全都種植,試問,中國能自產,又何必向台灣進口?
至於台灣這幾年價格很好的芒果,不管是金煌、愛文,在福建全都有,甚至連全世界只有台灣特有的牛樟芝,也正在福建各地瘋狂種植。為什麼中國能吸引台灣農民或是商人將台灣最新品種帶到中國去?原來,各省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只要你能引進台灣最新的東西,一是可以領取補助,二是可用廉價的方式拿到土地。當地台灣農民說:「出賣台灣越快越賺錢,有最新品種、技術就要趕快帶來!」
當然,不是每個台灣人都把技術拿過去,最後和鮑魚養殖業者一樣,賣掉養殖場回到台灣。在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我們見到了三聖畜產董事長曾金雨,他抱著一頭約克夏小豬與我們見面,這是電影《我不笨所以我有話要說》電影中的主角。九七年,台灣爆發豬隻口蹄疫疫情,不能出口日本市場,讓原本依賴出口日本市場為主的台灣養豬業大崩盤,畜養數量從一千兩百萬頭大減到六百萬頭。
做出區隔 保持彈性 才能隨時反映中國市場變化
做出區隔 保持彈性 才能隨時反映中國市場變化
▲因口蹄疫出走,曾金雨到福建漳浦養豬,不只育種、賣小豬,更找到事業第二個春天。
曾金雨碰上台灣養豬業的困境,無法擺脫口蹄疫疫區,養豬業振興就無望,於是決定到中國漳州漳浦,但他知道在中國不可能跟普通的養豬戶拚養豬,於是改走專業育種的路線,專門培育優良種豬,生小豬賣給養豬場。
走進他的養豬場,每頭種豬都有身分證,還有所謂的排行榜,比看看哪隻豬長得快、吃得少、肉長得多,與傳統的中國豬種不同,曾金雨養的是洋種豬,他養的豬,吃中藥不打針、用優酪乳整腸胃,一天可以增加一.五公斤,還能只長瘦肉不長肥油。○八年曾金雨碰上了中國豬價大漲,一頭十公斤的仔豬,賣人民幣一千元以上,價格漲了快一倍,養豬場前面經常排滿大卡車拿著現金要買仔豬。自從開場以來,曾金雨年年賺錢。
如果留在台灣,台灣從口蹄疫區除名依然是無法實現的夢想,台灣養豬市場不斷萎縮,「還好有來中國養豬!」曾金雨說。他是我們在福建碰到少數正在賺錢的台灣農民,他的成功最重要是認清中國市場,與中國當地業者做區隔,養小豬不養大豬,而且規模不能大,保持彈性,隨時反映中國市場的變化。
台灣真正該做的是,勇敢面對真相,不要欺騙人民說中國農產品不會來台灣、不會傷害台灣,真相是台灣已有兩千種農產品被中國吸收,中國與台灣正在國際市場上演一場激烈的貿易大戰,貢寮正在面臨滅鎮危機,台灣必須盡快正面迎戰,否則下一個消滅的將是台南的蘭花、摩天嶺的甜柿,甚至玉井的芒果,台灣第一將逐漸消失殆盡。
消失的台灣第一⋯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聯合國FAO
全面複製!—— 29個台灣農民創業園等同8.6個台灣大,ECFA早收清單中台灣能出口到中國的,中國全都引進並在當地生產!
2006年
福建漳浦 重點引進花卉、果樹、蔬菜
山東棲霞 重點引進施肥及蔬菜、花卉採摘
四川新津 農業科技孵化園、動物保健品市場和畜產品
重慶北碚 台灣特色園藝生產區、台灣鄉村風情觀光區、泛農產品加工區
2008年
福建漳平永福 台灣高山茶種植示範
廣東珠海金灣 引進包括台灣大青棗等以及台灣木棉等100多個品種
廣東汕頭潮南 水果、蔬菜、花卉栽培
江蘇南京江寧 以西瓜為產業重點
雲南昆明石林 有機食品、花卉、中藥
湖北武漢黃陂 500畝草莓示範種植區200畝科技展示及草莓加工區
*江蘇無錫錫山
2009年
四川攀枝花鹽邊 晚熟芒果、冬春枇杷、青皮軟籽石榴
福建三明清流 台灣農民創業園,唯一的對台林業合作實驗區
福建莆田仙遊 中國首個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業園中國最大台灣甜柿基地
浙江溫州蒼南 水產品加工、果蔬加工
浙江台州仙居 500萬隻仙居雞生產養殖基地
江蘇淮安淮陰 有機稻米示範區
黑龍江鶴崗五道崗 「北方米都」稻米加工、中草藥加工和食品藥材
*安徽和縣
*湖南岳陽縣
2010年
廣東梅州梅縣 台灣農產品集散中心
*安徽廬江
*浙江寧波慈溪
江蘇鹽城鹽都 脫水蔬菜、真空油炸蔬菜等
江蘇南通江海 蔬菜加工出口示範區、海鮮
2011年
*廣西欽州欽南
*福建泉州惠安
*福建福州福清
*河南焦作修武
備註:*表當地已成立台灣農民創業園,卻仍無台商進駐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