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國寶、幸福兩家人壽被接管 真相大追蹤 誰A走全民500億 血汗錢

國寶、幸福兩家人壽被接管 真相大追蹤 誰A走全民500億 血汗錢
國寶人壽被接管,許多員工都不勝唏噓。

劉俞青

焦點新聞

攝影/吳東岳

922期

2014-08-21 12:54

8月12日下午,金管會正式接管虧損嚴重的國寶人壽與幸福人壽,近500億元財務黑洞,由全民買單。
到底誰該為這次事件負責?經本刊深入追查,幕後的主事者一一浮現。業者、官員、立委三方人馬,共同演出這場大戲,讓全民荷包大失血……。

八月十二日下午五點半,金管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手,派出十多名「接管小組」,以平和、快速的方式,進駐並接管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兩家公司。這場「接管」大戲,雖是遲了多時,但終究出手,摘除兩個台灣金融市場的炸彈,也讓這場「五百億元風暴」範圍,就此打住,災情不再持續擴大。

但終究還是五百億元的天文數字!二○○六年與○七年,鄧文聰與朱國榮,分別自前任經營者的手上買下幸福與國寶人壽兩家公司,當時國寶的帳上淨值僅有負五億元,幸福人壽負十七億元;事隔七、八年後,到今年六月底止,國寶帳上淨值已經快速擴大到負二五二億元,幸福人壽也攀升到負二三九億元,兩家公司合計帳上淨值達負四九一億元,幾乎每年都是以虧損三、四十億元的速度,迅速擴大財務缺口。

這個大黑洞,在接管之後,由保險安定基金負責弭平財務缺口;而保險安定基金的資金來源,是從所有壽險保單的保費,其中抽取千分之一而來。以台灣目前投保率早就超過二○○%來看,這將近五百億元的缺口,說是全民買單,一點都不誇張,等於每個人都為這兩家公司負擔了二一○四元。


經營不善 還是人謀不臧?問題壽險公司曾透過立委 試圖延後被監管時間

 

簡單地說,這近五百億元,在這幾年內憑空消失了,最後卻要全民買單。造成巨額虧損到底是業者經營不善?或是人謀不臧的掏空?檢調應該查清楚,給全民一個交代。

除了公司擺爛之外,外界更不知道的是,有多少涉及利益的幫凶,在過去這段時間,以各種手法,擴大了這個大黑洞。

時間回到今年三月上旬,早上十點多,一位金管會高層驅車來到某位立法委員位於台北市青島東路上的辦公室,這已經是數不清第幾次的「選民陳情」了。不消說,主題還是和「問題保險公司」的退場機制有關,立委以「選民陳情」之名,對主事的官員施壓,「不誇張,每個禮拜都可以見到金管會官員為了此事前來。」一位已離職的立委助理向本刊記者坦言。

而立委背後的「選民」究竟是誰?真的有「選民」前來陳情?還是保險業者從中操弄影響?答案呼之欲出。

以這次被接管的幸福人壽為例,在接管之前不久,曾有幸福人壽高層坦承,他們的確透過許多管道,請國民黨立委「幫忙」,希望盡量延後被接管的時間。不僅如此,幸福人壽甚至推派二十位員工擔任國民黨黨代表,藉此提高對國民黨影響力,政商做到如此,令人驚奇。

根據了解,利用開協調會、接受「選民」陳情或公開質詢等枱面上下各種方式,試圖幫問題保險公司「延後接管」時程的立委人數相當多,藍綠皆有。這些立委,在業者強大的請託壓力下,透過管道試圖拖延被接管的時間。

但這一次,所幸金管會「硬」起來,決定為捍衛全民利益而承擔起責任。

明知這兩家業者根本毫無「改善財務」的誠意,但金管會決定給予最後一次機會:今年七月,火速要兩家業者再提一次財務改善計畫。七月底,當兩家業者又把「毫無誠意」的計畫遞上來,金管會一看,依舊了無新意,暗地加快腳步,一個由十多人組成的「接管小組」迅速成軍,但訊息嚴格保密,除極少數決策核心之外,連接管小組成員都不知何時要行動。

最後,金管會選擇了一個最平常不過的星期二下午,八月十二日當天中午告知接管小組後,嚴禁成員使用任何通訊設備與外界聯繫,緊接著當天下午五點半,隨即進駐兩家公司,宣布平和接管,一切順利。

「過去金管會遇有重大決策,都習慣選擇星期五下午宣布,這一次決定星期二接管,確實令人猝不及防。」一位保險業資深人士表示。

除了時間點的選擇,金管會在龐大壓力之下,依然扛起責任決定接管,許多金融人士都對這次金管會的表現,給予肯定。

儘管多所肯定,但還是有許多民眾不禁要問:政府的接管是不是慢了一點?為什麼不早一點接管?如此保險安定基金要彌平的缺口不是會少很多?

答案當然是:對的。事實上,幸福人壽從二○○五年起、國寶人壽從○六年起,代表保險業財務與資本能力的最重要指標RBC(資本適足率)就已經是負值,距離金管會設下、與國際標準一致的二○○%,有一段明顯的距離,顯示公司的經營與財務狀況都已經非常糟。多年來,這兩家公司始終也端不出一套像樣的「增資計畫」,既然如此,金管會為什麼不早早接管?


主管機關 為何不早點行動?歷任金管會主委、保險局長 居要職卻不作為


據了解,原本金管會內部的規畫中,去年八月原本就決定要出手接管這兩家公司;但去年七月底,金管會前主委陳裕璋無預警下台,造成許多既定執行的計畫被打亂,才讓這兩家公司又「多活」了一年。

但在此之前,這兩家公司早已住進「加護病房」,歷任金管會主委,從施俊吉、胡勝正到陳冲,以及「史上在位最久」的保險局局長黃天牧,如今黃天牧還「高升」金管會副主委,但在其任內,為何還遲遲不接管?坐視人民的血汗錢被丟進「黑洞」?

如果說,這些立委在特定業者的請託下,是阻止保險業進步,甚至鼓勵其因循苟且的推手之一,那麼,這些居要職卻不敢作為的官員,是最大的幫凶。

近來,台灣資本市場「基亞事件」仍在持續延燒,至今市值已經蒸發四百多億元,無論公司派、市場主力、金主等是否有貪婪之意,但這些手上握有基亞股票的散戶投資人們,仍要為自己的投資失敗負起多數責任。

但在這場由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引爆的「五百億虧損全民買單」的風暴中,你、我以及絕大多數的平民百姓,都是完全無辜的第三者,卻無端被捲入這場風暴之中,被迫一起分擔這兩家公司的巨額虧損。論嚴重性、論責任歸屬,這場問題保險公司掀起的「五百億元風暴」都比「基亞風暴」嚴重許多,所有的法律責任釐清與行政責任追究,都應該被落實執行。

若要細論責任的歸屬,立委諸公一路走來,對接管的層層拖延,絕對是重要的阻撓之一。

今年六月三日,正當金管會內部已經對「即刻接管」漸漸凝聚共識,正進行沙盤推演之際,立法院卻悄悄通過一條《保險法》的修法,這條法令,差一點就讓金管會日前這場接管大戲唱不下去,背後是否有一隻「無影手」在操控?答案已經昭然若揭。

六月三日的修法,是《保險法》第一四九條,針對問題保險公司的「接管」,提出了難度更高的「接管門檻」。

修法後,第一四九條法令中加了一段文字:「保險業因業務或財務狀況顯著惡化,……損及被保險人權益之虞時,『主管機關應限令該保險業提出財務或業務改善計畫,並經主管機關核定,除因國內外重大事件顯著影響金融市場之系統因素所致外,若該保險業損益、淨值呈現加速惡化或經輔導仍未改善,致有不能支付其債務或無法履行契約責任之虞者』,主管機關得依情節之輕重,分別為監管、接管、勒令停業清理、命令解散。

以上由粗黑體顯示的文字,是這次修法中才新添加上去的。

換句話說,這段新增加的文字,代表未來一旦保險公司財務發生問題,金管會還必須透過層層「財務業務改善計畫」等這些動作,給業者一再「自新」的機會。這無異大大提高了金管會接管問題保險公司的門檻,也等同讓人民的血汗錢繼續讓這些公司虛擲。

就在修法落槌的同一時間,國內財務狀況最糟糕的兩家壽險公司──國寶人壽與幸福人壽,到今年六月底,合計帳上淨值達負四九一億元,這條修法,無異給這兩家公司又爭取了苟延殘喘的時間。但同時,也讓虧損持續擴大,人民的血汗錢繼續被濫用。


風暴起因 誰該負最大責任?國寶、幸福人壽主事者 漠視公司財務惡化

 

就在這個最敏感的時刻,到底是誰,促成了這條法令的修法?

《今周刊》調閱所有立法院財委會的會議發言紀錄,逐筆對照出每位立委的發言內容,蒐羅出幾位在發言中,明顯為有問題的業者「爭取空間」的立委;但實際上,經本刊追查發現,有更多的立委,不分黨派,以私下的方式對官員施以高度的壓力。

當然,無疑地,這場風暴的始作俑者,仍是這兩家公司的主事者,幸福人壽董事長鄧文聰與國寶人壽董事長葉佳瑛,以及外界盛傳的國寶人壽幕後實際負責人、也是《新新聞》雜誌社社長朱國榮,都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

尤其國寶人壽,透過層層的股權交易,讓外界始終看不清楚主事者的真實面貌。事實上,○七年,朱國榮向前手曾慶豐買下國寶服務、福座開發等公司,再由這些公司持有國寶人壽,成為國寶的新老闆。

但在一○、一二年,分別透過二次交易,將國寶人壽的股權賣給了「成威投資」,而「成威投資」的負責人就是現任國寶人壽的董事長葉佳瑛,占有國寶八一%股權;而由朱國榮夫人劉慶珠(據風傳媒報導兩人已離婚)擔任董事長的「福座開發」與「國寶服務」,僅持有國寶一七%。也因此,朱國榮身邊的人常對外說,「朱董早就把國寶人壽賣掉了。」

但實際上,朱國榮究竟只是選擇隱身幕後?還是真的逐漸退場?不得而知,但他擔任社長的《新新聞》雜誌經常與國寶人壽合辦中秋佳節等慶祝活動,兩家公司關係緊密,是不爭事實。

七月下旬,當時國寶人壽的財務狀況已經急遽惡化,在一個私下場合,本刊記者巧遇金管會官員,趨前詢問該官員,「國寶人壽的實際負責人為何?」該官員不假思索回答:「當然是朱國榮。」

但無論是現任董事長葉佳瑛或是朱國榮,兩人聯手主導國寶人壽七年來,讓國寶的淨值從僅僅負五億元,到如今接管時已經負二五二億元,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另外這段時間,國寶的董監事名單中,不乏名人,包括海基會前副董事長焦仁和,於○八到一一年擔任監察人。另外,台灣著名保險學者鄧家駒於一○年到一二年擔任監察人,頗令人訝異。

此外,幸福人壽鄧文聰之前以「成功的台商」身分,努力經營政商關係,就是希望透過牢牢掌控幸福人壽,握有更多的投資資源。對於財務缺口從五十、一百億,一路擴大到二百億元,鄧文聰卻遲遲提不出像樣的增資計畫;但自己財務狀況倒是良好,不只大手筆掏錢買樓買地,讓金管會因此氣結,在確定苦等不到增資行動之後,終於決定接管。

 

巨額虧損無人示警 公司治理大有問題!──國寶、幸福人壽開始虧損後的歷任董監事,其中不乏名人

 

國寶人壽

▲點選圖片放大

 

幸福人壽

▲點選圖片放大



問題公司 如何逐漸退場?修法後金管會可強勢主導 讓慘劇不再重演

 

無論全民多心痛,褲帶早已勒緊再勒緊,但國寶、幸福兩家保險公司被接管已經確定,由保險安定基金賠付也已大勢底定,未來除非檢調在調查過程中有重大突破,能夠多少「追討」回來一些,否則「由全民買單」的結局已是事實。只是,要如何「防止下一個國寶、幸福人壽出現」?才是最最重要的事。

據了解,金管會已拍板確定,下一個會期就要進行《保險法》修法,未來RBC只要低於五○%,金管會將立即要求提出「限期財務改善計畫」;如果金管會認定該計畫無法有效改善,就直接在九十天內進行接管。換句話說,如果立委諸公不再強行阻撓,修法順利通過,未來,應該不會再發生國寶和幸福人壽這種「慘劇」,全民的荷包也不致再度縮水。

目前看來,只有朝陽人壽的RBC低於五○%的標準;而另一家也稍嫌財務緊張的「遠雄人壽」,據了解,最近一筆建案款項入帳之後,RBC將回到二○○%以上的「安全範圍」;但即使是最不好的狀況,金管會未來在法律的「護持」下,只要及時動作,都能確保慘劇不再發生。

此外,長遠來看,民眾還是要建立「保單不全賠」的觀念,為自己購買的每一張保單負責。這個觀念與政策在日本執行多年,日本多家保險公司倒閉後,主管機關以「九折」、「八折」,甚至更低的價格接收保單權益,讓保戶知道,必須慎選財務健全的保險公司,才能確保每一張保單權益。

據了解,金管會將這部分列入明年度的修法進度,希望在明年可以順利將「保單不全賠」的概念,注入《保險法》之中,利用市場自發性的力量,消費者選擇財務穩健的保險公司投保,讓保險公司透過市場機制,力求提升自家的財務品質。

國寶、幸福兩家公司,有如台灣保險市場的兩顆大毒瘤,這一次,全民雖然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但總算是以沒有過度流血的方式,順利切除,平安落幕。金管會預計以六到九個月的時間,完成這兩家公司的標售作業,目前在市場上「詢價」的結果,對標售情況還算樂觀,多家公司都有意願參與投標。

但這五百億元的每一分錢,都是你我的血汗錢,必須嚴格監督接下來的追討動作,最終只有揪出該負責的、該認罪的,並且力求扣留財產,才不致讓賠錢的全民欲哭無淚!


立委不分黨派頻施壓 造成接管時程延後?公開質詢發言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立委在枱面下動作頻頻
 

立委質詢

 

立委質詢

 

立委質詢

延伸閱讀
金管會開罰!三商美邦人壽資本適足率遲未達標,遭限制授信與交易,限期1個月提改善計畫
金管會開罰!三商美邦人壽資本適足率遲未達標,遭限制授信與交易,限期1個月提改善計畫

2024-07-11

新光人壽、三商美邦、宏泰財務拉警報…3壽險RBC將出爐,金管會:這家積極改善後「已達標」
新光人壽、三商美邦、宏泰財務拉警報…3壽險RBC將出爐,金管會:這家積極改善後「已達標」

2024-02-20

新光人壽要增資了!臨時董事會拍板上半年現增70億、發債80億,力拚資本適足達標
新光人壽要增資了!臨時董事會拍板上半年現增70億、發債80億,力拚資本適足達標

2024-02-18

時隔13年,富邦人壽再度銷售「分紅保單」掀話題!能買嗎?下手前你要搞懂的3個重點
時隔13年,富邦人壽再度銷售「分紅保單」掀話題!能買嗎?下手前你要搞懂的3個重點

2023-08-30

分紅保單首選保誠人壽 百年經驗 財務穩健 商品多元
分紅保單首選保誠人壽 百年經驗 財務穩健 商品多元

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