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幫客戶傳承財富 為自己傳承第一品牌 中信銀 打造「氣象局」監控風險

幫客戶傳承財富 為自己傳承第一品牌 中信銀 打造「氣象局」監控風險
中信銀財管部門在個金執行長黃思國( 中)帶領下,各項成績皆名列前茅。

張舒婷

保險稅務

攝影/吳東岳

919期

2014-07-31 12:56

中信銀不僅拿下「最佳財富管理銀行獎」的最大獎殊榮,還拿下今年新設獎項「最佳家族財富管理獎」;但其實中信銀為客戶做的,早就不只傳承財富,而是更深入客戶的生活點滴。

談到銀行的「財富管理」部門,你會聯想到什麼?一般人的答案可能是「銷售理財商品」、「為資產做配置,賺取報酬」……,不過中國信託的故事,可能顛覆多數人對「財富管理」的想像。
 
這是一段悲傷的故事,但中信銀團隊在緊急結合各項資源下,讓客戶在含悲中感激萬分:六十多歲的陳爸爸和家人是中信銀財富管理「家庭會員」(客戶與家人或親友共同組成一個「關係戶」,共同享受財富管理的服務)。去年陳家一家人遠赴義大利山區滑雪,詎料開心上山後,陳爸爸無法負荷氣溫驟降,當場心肌梗塞,撒手人寰。
 
陳家人既哀慟又手足無措,孤立無援下,第一時間電話打回台灣,聯絡中信銀的理專,後來在中信銀緊急聯繫跨國醫療、航空公司與殯葬等多方協助下,順利將陳爸爸的遺體運回台灣。


每年都要比去年好  才有意義

 
中信銀的故事告訴我們,原來財富管理並非守護客戶資產而已,還可以和客戶的家族成員之間的悲歡離合,如此密不可分。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中信銀獲得《今周刊》財富管理銀行評鑑「最佳財富管理銀行」大獎殊榮之際,也抱走頗具指標性意義的「最佳家族財富管理獎」。
 
帶領中信銀個人金融部隊屢戰屢勝、被譽為業界「財富管理之父」的全球個金執行長黃思國接受本刊專訪時,卻絲毫沒有自滿的態度:「現在我們不是追求九十八分進步到九十九分,早就要一百多分了!什麼叫作好?每一年都要比去年更好,才有意義。」
 
黃思國口中的「好」,不只財管手續費的成長、客戶的滿意度而已,而是一份多年下來,與客戶之間逐步建立的信任與託付,到如今,建立起與整個家族成員之間的照顧。
 
十二年前,中信銀率所有國銀之先,正式成立「財富管理事業處」,當時僅簡單將客戶分為一般客戶和VIP客戶,注重的是「客戶」與「產品」的結合。
 
「十多年前做財富管理很簡單,就是賣產品。」黃思國坦言,但公司破釜沉舟,確定深耕財富管理,是在二○○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之後,這也是國內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一大轉捩點,從此,中信銀將「風險控管」奉為圭臬,其他銀行也才逐步跟進。
 
但「可以預期的風險就不叫風險」,因此要確實地依照客戶狀況,一層一層寫出solution(給客戶的解決方案),這正是現在中信銀在做的事情。
 
「這就是『量身打造』的概念!」黃思國說,solution說得簡單,但到底每位客戶的答案是什麼?其後中信銀陸續找來麥肯錫、安永等顧問公司,重新規畫新的產品和服務,三年半前決定跨入私人銀行。


針對退休金做全面規畫

 

對中信銀來說,這一路走來,可謂篳路藍縷,黃思國尤其感觸良多:「做這一行(財富管理)不能急躁,只能穩紮穩打,就像燉肉一樣,慢慢cooking(烹調)。」
 
例如,當前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對退休金的規畫與需求越來越高,中信銀正不斷加強對這類理財規畫的設計與思考,提供給客戶更圓滿周全的答案。
 
但不論客戶等級為何,黃思國堅持的核心價值極簡單:確保手中掌管的資產,都在「安全保守」的等級。「我們絕不為了追求絕對收益,就進入危險的市場,不管客戶多積極冒險,對我來說,讓你虧損絕對不是好事,尤其現在市場又如此瞬息多變。」
 
為了落實風險控管,中信銀設計了層層關卡。第一,把全球市場的所有資產,細分成五十二類,哪些市場和標的可以投資、哪些須避開,每個月皆要開會討論。中信銀資深副總隋榮欣表示,公司將所有資產標的區分出V1到V10共十個風險等級,V4以下屬於「保守穩健」,其中八到九成給客戶的資產配置,皆控制在V4以下。
 
舉例來說,目前中信銀銷售的基金,高達九成的風險等級皆在V4以下,就算是投資組合相對穩健的平衡型基金,也被歸類在V5的等級;純股票型基金的銷售比重,微乎其微。
 
第二道,是內部一套名為「中央氣象局」的機制:由特定團隊監控全球市場的變化,一旦有意外,理專立即通知客戶,提醒客戶該怎麼應對。
 
對外,中信銀提供給客戶周到的服務,對內,黃思國率領團隊作戰,更是講究一絲不苟的標準化流程和管理方式,宛如「鐵血將軍」般的威嚴,力求執行力百分百落實;在中信銀內部,只要談起黃思國的帶兵嚴謹度,每個人都敬意三分。

 

中信

▲中信銀為客戶守護資產,嚴格執行風險控管,銷售基金中九成都屬於保守穩健型。

(攝影/吳東岳)


隨時「LINE」 確實傳達指令
 

「在個金,每一件事情都要當作戰爭來看待。」黃思國坦言,一路走來,他隨時都繃緊神經,「因為當你無法繼續帶部隊成長,就是下台的時候。」如今黃思國這位大將軍麾下,共有約四千七百位員工,但確實傳達各項指令的關鍵工具,可能跌破眾人眼鏡,其實就是人人都在使用的通訊軟體「LINE」。
 
今年六十五歲的黃思國,對於LINE功能的學習能力和操作靈敏度,一點都不遜於年輕人,「我是LINE的heavy user(重度使用者)!」黃思國得意地說。
 
中信銀個人金融處科長以上的主管,皆在黃思國的LINE通訊錄中,並按照部門經理、各分行主管、其他專家團隊等族群,建置數十個群組,各單位每天透過LINE與他討論工作事宜,每晚六點過後,回報當天各項業務的成績。


「同仁表現好,我就給一個讚;如果又告訴我今天怎麼達到目標,再給他貼個圖。表現不好的,就丟一隻倒在地上的花栗鼠。」談到這裡,黃思國放聲大笑:「每個業績結算的晚上,我都要貼圖到很晚。」
 
中信銀的員工進一步透露:「不少員工都會很在意:這個月群組中收集到多少個『讚』的貼圖!」
 
為何黃思國如此倚賴LINE的幫助?「在個金,所有動作和反應都要快,而且財富管理和其他業務不一樣,fee(手續費)的收入每天都要歸零,重新計算。放個颱風假,存款、放款照樣計息,但fee就是一毛錢都沒有。」
 
對黃思國來說,這是最簡單直接的管理方式,讓他每天都能監控一百四十七家分行的業績、第一線同仁的戰況,且不管是當月、當季、當年目標,全部攤在陽光下,也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表現差距,展現高度效率。
 
除了業績數字,黃思國也要求「服務經驗傳承」;中信銀每一季都會推出「中信好聲音」活動,各分行透過錄音方式,分享一次近期為客戶解決問題或提供服務中最特殊的個案,再由同仁直接評比遴選出佳作,並放入內部特定的資料庫。
 
前述陳爸爸的故事,就是「中信好聲音」票選出來的佳作。「總而言之,(財富管理)這個行業是沒完沒了,我們每年都有很強的企圖心要繼續深耕,而且太多競爭者都在後面追趕。」黃思國笑著說:「我常告訴同仁說:哪天我退休後,你們若輸了,我就找你們算帳!」
 
顯而易見的是,中信銀不但要為客戶傳承財富,也已下定決心:將不斷把「財富管理第一品牌」的榮耀,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中信銀

延伸閱讀
《今周刊》2024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揭曉,中信銀、元大證奪冠!鄭麗君:金融好,台灣經濟就會好
《今周刊》2024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揭曉,中信銀、元大證奪冠!鄭麗君:金融好,台灣經濟就會好

2024-09-12

國泰世華、中信銀、台新銀卡友注意!信用卡點數戰開打「1點至少抵1元」,最高回饋率5%,一文看哪家最優惠
國泰世華、中信銀、台新銀卡友注意!信用卡點數戰開打「1點至少抵1元」,最高回饋率5%,一文看哪家最優惠

2024-08-14

中信銀致力數位創新金融服務 獲《The Asian Banker》、《The Digital Banker》等四獎
中信銀致力數位創新金融服務 獲《The Asian Banker》、《The Digital Banker》等四獎

2024-03-15

1277萬卡友注意了!中信銀加入「清卡隊伍」:刷卡次數「沒達標」就停卡 實施時間、權益變動一次看
1277萬卡友注意了!中信銀加入「清卡隊伍」:刷卡次數「沒達標」就停卡 實施時間、權益變動一次看

2023-11-01

「守護、智能、友善」三大理念體現財富價值 中信銀行13度獲《今周刊》最佳財富管理銀行肯定
「守護、智能、友善」三大理念體現財富價值 中信銀行13度獲《今周刊》最佳財富管理銀行肯定

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