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追求經濟數據的成就之餘,還得進化成一個成熟、負責的國家,才能與其經濟規模相匹配。
新的計算方式,係以人民幣匯率的購買力平價為基礎。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是用來衡量一個特定國家、固定數額的貨幣,可以購買的商品和勞務總額,並非只用現行匯率轉換成另一個數字而已。比方一千元人民幣約等於一六○美元,假設可以付中國大多數城市的一個月房租,卻只能在美國支付三天的租金。若依舊有的計算方式,僅以中國一線城市的一籃子商品和勞務價格為基礎,拉高了PPP;重新計算的基礎,則納入較多的城市,自然壓低了中國的有效生活成本;因此,一千元人民幣可以購買更多商品和勞務,總體經濟的有效規模也因而擴大。
以購買所有商品和勞務總額,而非拿換算成美元的數字來比較,中國是比較富有。以此來衡量一個國家的財富較為合理,畢竟換算成美元後的GDP中,其實只有一小部分的產出是需要用到美元匯率的。就好像一家公司的總市值,是由每天交易的一小部分股票價格來決定;但若要購併整家公司,價碼通常會比總市值高出不少。
不過,我們若要決定由經濟力量所衍生出的國力,像是對外採購能力,或是投資武器系統等,這時用換算成美元的傳統評估方式或許較為恰當。以前蘇聯為例,當時許多人擔心前蘇聯的經濟會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但是雷根總統祭出「星戰計畫」(Star Wars Initiative),讓蘇聯陷入瘋狂的軍備競賽,進而有效拖垮蘇聯經濟。
有關第一大經濟體的爭論,某種程度上僅是幼稚的競爭而已。大型經濟體具有孕育創新的優勢,因為國內市場夠大,企業在創新過程中所投入的資金得以回收。此外,大型經濟體在面對經濟衝擊時,也恢復得較快;美國爆發了自己製造的金融危機後,就展現了迅速復原的能力。
於此同時,軍事力量比的也不僅是經濟規模而已;美國的正式盟友有五十八個,而與中國較親密的盟邦,大概不出北韓、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國。
中國在追求經濟數據的成就之餘,還得進化成一個成熟、負責的國家,才能與其經濟規模相匹配。以最基本的生活權利來說,中國就必須打造成一個更適合居住的環境,包括新鮮的空氣、乾淨的飲用水。若政府漠視這些人類基本權利,不論經濟體的規模有多大,最頂尖和最聰明的人才將持續出走海外,也將帶走他們所擁有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