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全球經濟回春,一千大排行榜市值增加企業數量大增。連四年市值上升的三十家公司中,台資企業和台商合計就有三分之一,顯示台灣企業家的管理能力,在中國經濟轉型時更有出色表現。
相較之下,電腦、電腦零組件、電子設備和IC製造等,被歸納為電子業的公司,市值上升都遠超過下降的家數。從騰訊市值一口氣暴增一倍、進入排行前十名來看,大中華區股市的主流資金,明顯轉向電子、網路及資訊設備業者。
在一千家入榜企業裡,依照產業屬性和當年度業績好壞,受資金關愛的程度往往也有高下之分。不過有一群競爭力最強、績效最佳的公司,過去四年來市值連續成長;在台、港股市觸底回升,中國股市連年低檔整理的大環境之下,市值連四年增加的三十家贏家企業,看來格外顯眼。分析這些公司市值成長的原因,或許也能察覺中國政策重點,及全球資金未來的布局方向。
▲點圖放大
政策經濟雙馬車牽動資金布局
三十家贏家企業當中,金沙中國、銀河娛樂、新濠博亞及澳博控股,博弈股獨占四席,而且排名均位居前列,相當顯眼。探究原因,應是近年來澳門博彩收入持續高成長所致。但須注意的是,隨著中國嚴厲遏止三公消費〈公款吃喝、買公務車、公務考察〉、廣泛打擊貪腐官員,博弈股能不能如往年繼續吸引大量資金進駐,已經打上一個問號。
至於檢視台商在一千大企業排行榜的分量,歷年來台商或台資企業大都維持在一一○家上下,和中國企業的數量落差懸殊。但是在三十家贏家企業裡,台商或台資企業卻占三分之一、總共有十席之多,可見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關卡,台灣企業家管理思惟所締造績效,還是頗受投資人肯定。
舉例來說,除了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維持一千大前十強中,僅有一席台灣企業的位置,正新和統一超商也在財報表現上,雙雙繳出好成績,帶動市值連續四年增加。其他市值高於歐債危機時期的台商,還包括和碩、亞泥、裕日車等等。
過去八年,正新本業獲利從二十五億元成長至二二二億元,幾乎增加八倍,可見公司已經發揮規模經濟的效益。由於江蘇昆山廠產能滿載,今年正新已經在重慶、福建漳州擴建廠房,同時為因應東協地區需求,明年還準備進軍印尼興建新廠,隨著新產線第一期建設竣工,正新產能還將向上提升。
另一方面,食品業者今年共有四十家進入一千大排行榜,但同業之間,只有中國旺旺的市值連續四年上升。中國旺旺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高達三八.六%,甚至打敗中國股王貴州茅台,成為食品業投資報酬率最佳的公司。由於金融海嘯之後,全球原物料行情曾伴隨經濟回春一度大漲,直到近年價格才回落,中國旺旺能有效控制成本,繳出高獲利的成績,應該是投資人買單的主因。
在低檔徘徊的陸股,也有五家公司連續四年市值成長,分別是中國國旅、中航電子、奧飛動漫、宇通客車和金地集團。其中,本刊曾專題介紹的奧飛動漫,當前市值已達新台幣九○七億元,規模甚至超越台灣老字號企業巨大、東元。
由於今年中國地方政府紛紛提出單獨二胎實施辦法,未來幾年,當新生兒陸續報到,對奧飛動漫在內的嬰童用品、影視文化產業,已成為一大利多。人口結構改變所創造的商機,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所在。
中國房企紛借殼營收、獲利暴衝
中國房企紛借殼營收、獲利暴衝
以營收、獲利排行,成長率前十強中的第一名,都是由中糧置地控股拿下。其實這家公司前身為香港僑福建設,去年才被中糧置地借殼上市。
由於先前股價甚低,中糧置地又是中國知名建商,母集團入主後,將十二個商用不動產項目注入公司,股價一度狂飆。中糧置地控股指出,未來將重點布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經營一、二線城市商場以及觀光飯店。
其實在二○一三年,中國房企曾掀起一波赴港借殼的熱潮,包括業界龍頭的萬科、大連萬達,以至於招商地產、綠地集團、金地集團等,紛紛著眼較低的融資成本,借殼香港上市公司。這也凸顯中國房地產業者們,積極進入資本市場的企圖心。
在獲利成長方面,除了潤泰全、潤泰新根據IFRS〈國際財報準則〉認列轉投資高鑫零售的投資利益,使得稅後淨利大增,原物料價格的波動,也讓許多礦業公司上演「大復活」戲碼。
例如以生產金銀礦為主的銀泰資源,開採冶煉各種基本金屬的西部礦業,就因為金屬的價格回升,獲利顯著好轉。
匯源果汁則是因為高毛利產品比重提升,使得獲利跟著上揚。對製造業而言,原料和勞工成本易升難降,恐怕仍是未來最大的考驗。
香港籌資成本遠低於中國,吸引房地產商紛紛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