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獨家調查 80%年輕人深感社會不公 61%對未來絕望 出賣的世代揭露比服貿更迫切的危機

獨家調查 80%年輕人深感社會不公 61%對未來絕望 出賣的世代揭露比服貿更迫切的危機

今周刊

焦點新聞

攝影/林煒凱

902期

2014-04-03 13:12

八成年輕人認為社會不公平,超過六成對未來感到絕望,近五成的年輕人,想過要離開台灣,到海外工作。「被出賣的世代」期待的公平正義,有實現的可能嗎?

 

三月三十號的「反服貿」遊行,人潮塞滿凱道,場面震撼人心!試著抽絲剝繭,年輕人究竟為何反服貿?其實,服貿只是點燃怒火的引信,低薪、高房價、高失業率,這些凌遲著年輕人的老問題,才是把他們逼上街頭的真正原因。

 

六成年輕人認為會過得比父母差,對未來不抱希望


《今周刊》與波仕特線上市調網合作,透過網路調查發現,有62.9%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才剛剛要起步的朝陽人生,比父母那一輩過得還要差,而對未來感到「沒有希望」或「非常沒有希望」的年輕人,也高達61.5%。
 

年輕人心中最深層憂慮:低薪、高房價、高失業率


調查結果也顯示,35歲以下的台灣年輕人,對個人未來的無力感,與對整體社會環境不抱期待與希望。其中,有79.74%的年輕人憂慮「低薪資」問題,69.08%擔憂「高房價」,還有34.93%的年輕人為「高失業率」而煩心,這些都是長期以來,壓在年輕人心頭,沈甸甸的壓力。而且當被問到,這些問題在未來是否有機會在五年內獲得改善,竟有82.2%的年輕人,認為是不太可能的。
 

八成認為社會不公、逾六成認為台灣會越變越糟


有高達79.8%年輕人認為台灣目前的大環境,對他們並不公平,還有64.4%的人認為這個狀況不但很難好轉,而且還會更糟。這個止不住的跌勢,把許多年輕人逼得往外跑,無論是高薪的金融業、或是吃苦耐勞的「海外台勞」,到海外工作,彷彿成了年輕人僅有的出路下,最好的出口。
 

離開台灣,成了許多年輕人心中的「短期答案」


被問到赴海外工作的態度,有高達46.1%的年輕人表示,他們有「離開台灣」的念頭,交叉分析的結果顯示,對未來社會環境無力感越重的年輕人,越想離開台灣到海外工作。
同時,在這次的調查裡,也令人難過地發現,有些年輕菁英有能力選擇離開台灣,到海外尋求更好的發展,但更多的年輕人,多半只能以「省吃儉用」、提升自我競爭力」、「學習投資理財」等方式,在侷促的空間奮力掙扎。當然,也有極少數不甘困境的年輕人,像是立法院裡的林飛帆、陳為廷,他們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把自己力量發揮到最大,努力要在窄室中揮舞出天地。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不到一成。
 

貿易自由化錯了嗎?經濟是成長了 但卻沒反映在薪資上


馬總統說,自由化是台灣不得不走的路。聽來沒錯,但年輕人心裡的疑惑是,自由化的好處究竟是什麼?

2008年10月,中華經濟研究院做了這樣一份報告──「入會六年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所謂入會,是指台灣於2002年1月1日加入WTO,自此,台灣可以享受各國的市場開放商機,這是台灣走向貿易自由化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這份報告中的第一點結論卻是這樣的:「入會六年來,貿易值明顯增加,但對國民所得帶動效果不大。」此外,報告中的第五點結論如下:「服務業貿易明顯擴張,但對服務業GDP(國內生產毛額)影響有限。」

自由化,台灣在十二年前就已踏出了重要的一大步,走到今天,台灣的進出口除了2009年之外,年年出現大量順差,但這來自於自由化「鞏固出口市場」的果實,並未反映在市井小民最有感的薪資所得上;就業人數最多的服務業,也並未因為自由化而有效擴張──台灣人的平均薪資已經倒退十五年了啊!

年輕人對「自由化」的好處全然無感,又如何在「自由化與中國憂慮」的掙扎中,心甘情願地力挺服貿?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系主任辛翠玲指出,台灣必須加入區域整合市場,才能讓自己不被自由化的國際經貿規則拒於門外;但她也提到,為提升出口而低估的匯率,加上台灣出口產業議價能力不高,即使受惠於自由化而增加訂單,卻可能成為一個高效率、低價值的「過勞經濟體」。

「這些意見並非『反自由化』,而是經濟成長不能只依賴自由化。」辛翠玲說。

所以總統先生,當你透過總統府的窗戶看見數十萬抗議人潮湧向凱達格蘭大道,想的,不該只是如何說服這群人接受自由化的好處;而是靜心思考,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讓自由化的好處只在「經濟成長率」的增加,而未能真正反映在台灣人的所得水準。

年輕人反對的或許不是自由化,而是不能讓自由化果實化為薪資增長的錯誤政策。政策不改,「自由化」就只是一件漂亮的糖衣,糖衣裡包裝著錯誤的政策,持續出賣著年輕人的未來。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902期)。

林樺堂解釋,自從供給側改革布達後,團隊就著力抓出「實際限產的產業」,「只要限產,價格就會往上漲,價格重要性遠遠超過量,相關廠商的利潤立馬就『跳』起來。」而在去年十月間,中國經濟陷入低谷,林樺堂開始質疑政府的「限產令」是否已經悄悄放鬆,於是,針對兩大指標產業,他開始進行草根調查。

 

由於中國靠基礎建設、造橋鋪路衝經濟的作法已經到頂,原本就超額生產的水泥、製鋁業成為改革重點,加上兩者皆為空汙元凶,中國政府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嚴打空汙;因此,水泥、製鋁業身為空汙與供給側改革兩大重點政策的交集,自然吸引林樺堂團隊的注意。

 

團隊走訪中國河北、安徽,了解實際狀況。去年十月,產量位列亞洲最大的安徽海螺水泥向林樺堂表示,「經濟雖然已經放緩,但管制空汙愈來愈嚴,地方的書記要升官,得靠環保!」

 

細問之下,檢查員不僅在廠方加裝排放監測器,或許是擔心監測器有造假可能,「他們還會爬上工廠門口的路樹樹頂,看看上面的葉子有沒有灰塵。從這項訊號我們就知道,官方沒有放鬆。」林樺堂說,聽到「爬上樹頂檢查」的故事後,確認水泥業的限產持續加強,因此基金重資布局水泥業,「這部分,賺了不少錢。」

 

製鋁業卻是另一種情況,團隊到了現場,發現限產幅度並不大,但無法直接獲取資訊,「我們有幾個選項,可以買衛星雲圖,但這個作法得要花大錢。最後,我們決定把這項調查工作外包,找幾個小夥子幫忙……。」

 

原來,林樺堂提供一周的工資與食宿費用,找幾個年輕人每天騎摩托車,分別到五個製鋁大廠門口輪流站崗,看廠區有沒有開門、有沒有頻繁車輛出入,「還詢問附近的餐廳、店家,今天工廠工人有沒有上班;結果發現,工廠每天正常運作,限產令顯然已經放鬆,那麼,我們就不投資了。」從結果看,鋁價走勢也的確不如想像中來得強勢。

 

題材二》非洲豬瘟疫情

從養豬場聽見隱藏的危機

 

這位近期績效第一的中國產業「偵探」,想說的另一個產業故事,是豬。買進豬肉類股,是林樺堂團隊在今年第一季繳出漂亮績效的因素之一。林樺堂表示,自從中國爆發非洲豬瘟,豬隻產量銳減十六%,價格自然飆漲,但漲價力道能否延續的關鍵,是「政府有沒有開始認真面對疫情」。

 

「我們不可能直接進養豬場看,進去看,我恐怕就回不了台灣了!」怎麼辦?林樺堂很快布建了大量的第一線人脈,對方隨時回傳養豬現場的疫情狀況,「可以說,情況仍在持續惡化,但從網路上的各種消息來看,似乎政府仍然嚴控訊息……。」

 

這個「現場疫情嚴峻、網路言論無感」的交錯現象,讓林樺堂得出結論,「直到現在,政府似乎還沒有真正積極地面對疫情。」因此他推論,豬價恐怕會漲到二○二○年的中國農曆年時。

 

在他眼中,這個產業故事還有另一條線索沒被市場看見,「中美貿易戰對養豬業的影響,市場還沒有反應。」林樺堂解釋,養豬的成本是飼料,例如大麥、大豆、玉米,而「中美貿易戰一方面將使中國降低上述穀物的關稅,另方面,中國也將大量從美國進口飼料。」也就是說,飼料價格將因此下降,「等於產品價格翻倍,成本卻有機會更低……,是有意思的產業。」林樺堂說。

 

題材三》5G大夢

電信商說:未來兩年不砸錢

 

中國與其他成熟資本市場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仍然是「大媽市場」,散戶占了八成;這也代表「消息面」有時比「基本面」還有影響力。5G就是現在市場熱門的題材,對此,林樺堂卻說:「我們現在完全沒有碰。」這是怎麼回事?

 

他又舉了一個實際訪談才能得到的結論,原來,在一七、一八年時,中國移動為建構5G基地台,開始大量採購光纖電纜,光纖產業類股成為5G概念股的領先受惠者;但大概從一八年下半年開始,中國三大電信商私下這樣對林樺堂的團隊說:「別擔心,接下來的兩年,我們不會再花那麼多資本支出了……。」

 

對方的這句話,是為了讓林樺堂不至於過度擔心公司的成本壓力,願意放心買股;但林樺堂卻立刻有了不一樣的翻譯:「在股票市場熱炒5G話題的此時此刻,電信商卻說未來兩年不會花大錢砸在5G的基礎建設,這代表5G相關應用還沒有那麼快啊!」

 

當然,因為這個「沒那麼快」的結論,林樺堂錯過了題材熱炒下的相關個股飆漲空間,「但我有三千檔股票可選,只要專心挑出真正喜歡的六十檔,也就夠了。」他說。

 

供給側改革、豬價飛天、5G浪潮,這三大當紅題材,林樺堂有著來自第一線觀察後的不同見解,他循著蛛絲馬跡加以邏輯推演的預判,是否成真?仍待觀察,但無論如何,這些訊息總是提供投資人對A股、對相關題材的另一種罕見角度新解釋。

 

林樺堂
A股基金
(圖片/聯博投信提供)

 

延伸閱讀
低薪族門檻到底多低?領31K認證「領超少」…高低薪差距4倍、全台120萬人悲傷「能要求加薪」?
低薪族門檻到底多低?領31K認證「領超少」…高低薪差距4倍、全台120萬人悲傷「能要求加薪」?

2024-10-18

勞方喊薪水漲4.12%才有感 最低工資審議明登場!想擺脫「低薪國家」 全產總:看政府有多少決心
勞方喊薪水漲4.12%才有感 最低工資審議明登場!想擺脫「低薪國家」 全產總:看政府有多少決心

2024-09-03

月薪3萬在台北怎麼活?低薪工作年輕人搶做、老鳥疑惑如何買房...專家揭殘酷真相:說著說著就哭了
月薪3萬在台北怎麼活?低薪工作年輕人搶做、老鳥疑惑如何買房...專家揭殘酷真相:說著說著就哭了

2024-08-16

婚育調查 女比男更不想有寶寶、低薪阻礙年輕人成家 46%大齡未婚族  仍想生小孩!
婚育調查 女比男更不想有寶寶、低薪阻礙年輕人成家 46%大齡未婚族 仍想生小孩!

2023-03-29

不喜歡的高薪工作vs.喜歡的低薪工作,該選哪個?別讓選擇把你拽進「貧窮思維」陷阱
不喜歡的高薪工作vs.喜歡的低薪工作,該選哪個?別讓選擇把你拽進「貧窮思維」陷阱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