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Take與Give的抉擇!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服貿?

Take與Give的抉擇!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服貿?

2014-04-03 10:23

馬總統說,台灣只要簽ECFA,經濟就會大好,但三年過了,台灣經濟更加困窘;這次服貿會引來那麼多人上街頭,正是過去五年來,大家對台灣經濟困窘的一種發洩!

一場反服貿的學運抗爭,又再度讓一個台灣分成兩個世界,一邊是強力支持服貿的,從總統馬英九、眾多財經官員及企業家們。反服貿的則是各行各業,尤其是來自底層的社會大眾,原先是在服貿審議中,民進黨立委的抵抗,最後演變成三一八學生攻入議場,一直串聯到三三○的凱道號稱五十萬人的反服貿示威靜坐。支持服貿與反對服貿再度聚焦,成為全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最關注的焦點。

 

亞太


支持服貿與反對服貿充滿弔詭


為了讓服貿順利過關,馬總統不惜祭出黨紀,最後才弄出國民黨立委張慶忠三十秒將《服貿協議》送院的爭議,經濟部長張家祝則斥責反對服貿的學者,造謠造假,誤國害台灣,又批評反對服貿的學生是在反自己的未來,這些話用得很重;央行總裁彭淮南則親撰支持服貿懶人包,親自力挺服貿。企業界擁服貿的聲音也很大,最具代表性的是台塑董事長李志村跳出來重批反服貿學生,再鬧下去,不但沒有二十二K,可能只剩十五K。在高雄的「南霸天」林義守則揚言,服貿若不過關,他將暫停在台灣的一切投資。去年虧損二○五億元的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則發重話說:「服貿不過,台灣產業沒有希望!」

一向受人尊敬的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則語重心長地表示,台灣真的一點都不差,為了台灣好,台灣應趕快通過服貿,否則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被邊緣化,誰負責?

政府重量級官員及企業大老、領袖都跳出來挺服貿,照理說,服貿對台灣那麼好,那麼重要,台灣應毫無異議通過服貿,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反對?

在三二九的馬總統中外記者會中,馬總統引述《今周刊》訪問十三位大學經濟系主任,當中有十二位主任支持服貿;不過他沒有說出有八四%的民眾認為政府沒有把服貿說清楚,這當中有五六%的民眾反對台灣與中國簽服貿,但是卻有六成民眾贊成台灣與全世界任何國家簽服貿。從這些數字來看,支持服貿與反對服貿,充滿了很多弔詭。

首先是多數民眾贊成台灣與全世界任何國家簽服貿,惟獨與中國簽服貿態度猶豫。最大的原因是,兩岸仍處敵對狀態,中國的飛彈仍對準台灣,兩個敵對的政治體簽署服貿,當然會引來台灣民眾的疑慮,這是兩岸的宿命。馬總統雖努力化解兩岸對立,但他沒有能力解除這個敵對狀態,就立刻簽了服貿,當然引來民眾疑懼。

其次是彭淮南總裁在他的支持服貿懶人包中,特別提到服貿有取有捨,不能只「Take」而不「Give」。但是在台灣支持服貿與反對服貿的,正好是Take與Give的兩端,取與捨雙方卻是走在兩條平行線的人。服貿的受益者是能夠打開中國十三億人市場,能夠享受到中國市場開放的那一批人;但是Give的人,可能是中國企業來台受到衝擊的那一批人,服貿的受益者與受害者完全在兩個極端。

 

政府扮演了資源分配的角色,卻在沒有做好縝密的分配任務之前,即迫不及待要求服貿過關,雖然經濟部表示有編列九八○億元巨資來補償受害產業;但那是透過租稅手段的補償,並不是從彭淮南總裁口中「Take」的那一批人。Take與Give的不同感受,也增加了服貿過關的難度。

三是馬總統在三二三的中外記者會中力陳服貿不能等,他以韓國與全世界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已占GDP〈國內生產毛額〉五三.七%,台灣卻連一%都沒有,他認為只有服貿過關,台灣才能走出去!但馬總統忘了,韓國是真正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是什麼?台灣如果自己定位不是國家,如何能走出去?


就算簽了服貿 下一步仍得看中國臉色


兩岸《服貿協議》中有兩個爭議,一個是國與國都先簽貨貿,然後再簽服貿,台灣這次是先簽服貿,然後再簽貨貿,這也是一個弔詭。另一個是台灣要先簽服貿才能與別的國家簽FTA、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或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也就是說,台灣要與他國簽定FTA的協定,必須取得中國同意;但這次服貿協議中,最後結論並沒有把這些列入條文中。也就是說,台灣與中國簽署了服貿,下一步仍得看中國臉色。

台灣把簽署服貿當成走向世界的唯一一把鑰匙,但是卻無法在《服貿協議》中,讓台灣走出去見到更多曙光,只能有主觀期待,甚至是在東協未來戰略,台灣恐怕自己也搞不清楚。像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資料就認為,台灣應同時加入TPP與RCEP,中經院資料指出,台灣與TPP成員國的貿易比重達三四.四%,RCEP成員國占五七%,看起來RCEP更重要。

但是東協市場已成美中兩大強權逐鹿的主戰場,中國主導的RCEP結構裡有東協加一、加三、加六,這是中國主導下的東協新架構;TPP則是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有了東協幾個國家,加上日本、澳、紐與中南美洲幾個國家,RCEP與TPP有抗衡的味道,台灣不可能押寶兩邊,但是該押哪一邊?並不能看出台灣有任何具體戰略。

第四個是台灣最害怕的邊緣化問題,鄭崇華董事長認為簽了服貿,台灣才不會被邊緣化。其實台灣會不會被中國邊緣化的爭辯已經二十年了,九○年代,前一銀董事長黃天麟就直言兩岸愈開放,最後的結局必然是像澎湖與台灣的關係,交通愈便利,澎湖第一流的人才與資金都會被吸到台灣,除非澎湖有更多租稅優惠;後來當過經建會主委的陳博志,也以虎尾的產業外移來談台灣經濟邊緣化的問題。


台灣資金不斷外流 經濟越來越枯竭


而這樣的憂慮,這二十年來一直都存在,就以二○一三年兩岸的投資件數及金額來看,五年來陸資聲請來台投資四八三件,實際二百多件,金額是八.六五億美元;而台資透過投審會正式管道,申請赴大陸投資二二三六件,金額是五○九.八九億美元,雙方相差將近六十倍。換句話說,台灣那麼小,每年投資中國的金額比中國投資台灣多出幾十倍,這個情況就像家裡浴缸的水一直流出去,台灣的經濟當然愈來愈枯竭。

從資金流向來看,台灣是澎湖的縮影,這次反服貿抗爭,其實是全台人民對○八年馬總統上任以來台灣經濟陷入無力掙扎困局的一次總反彈。鼎力贊成服貿的台灣企業其實也該想想,過去二十年,你在中國投資多少?用了多少員工?在台灣投資多少?用了多少台灣員工?當台灣的企業投入大筆資金在中國投資、蓋廠,相對也壓縮了台灣的投資空間;當多數企業把廠房蓋在中國,台灣的崩世代自然要面對二十二K的洗禮。

這些年,政府原本希望僑外資能以投資台灣作為進軍中國的跳板;但是,似乎是兩頭落空,僑外資透過香港、新加坡進入中國,沒有進台灣,例如一二年僑外資申請來台投資二七三八件,金額是五十五.五九億美元;一三年增加到三二○六件,金額卻縮水到四十九.三億美元,這個金額比民進黨執政時期還少很多。

而陸資在兩岸大三通以後,來台投資也不明顯,例如,一二年陸資申請來台投資一三八件,金額只有三.二八億美元;一三年陸資申請一四一件,金額也只有三.六一億美元,從兩岸的投資來看,似乎只有台灣單獨對中國外流。

這次服貿爭議回頭看,也正好是兩岸簽署ECFA〈兩岸經濟協議〉滿三年,更是陸客來台五周年。根據統計,在兩岸大三通後,過去五年陸客來台人數達一○一七萬人次,去年台灣觀光客人數破八○○萬人次,陸客從團進團出,到自由行,為台灣內需撐起一片天。

不過,陸客來台那麼多,商機到底誰賺走了?以台灣的五星級觀光飯店為例,國賓飯店獲利最好的一年是一一年四.二八億元,去年只有三.五六億元;華園飯店從一○到一二年淨利都超過七千萬元,去年剩下三八○○萬元;擁有六福村的六福客棧,在一○及一一年都有獲利,但這兩年虧損都超過一億元。這可看出五星級飯店並未賺到陸客的錢,可能是被平價飯店賺走了。

 

馬總統

如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總統馬英九(後)未來兩年的重要任務。(圖片/總統府提供)


兩岸產業優劣出現巨變 台灣競爭力大失


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努力抗拒邊緣化,但邊緣化的壓力似乎愈來愈沉重,這次服貿爭議是把台灣經濟併發症徹底一次攤牌,台灣未來如何走?必須透過這一次爭議凝聚共識,像對中國要開放到什麼地步?藍綠陣營似乎南轅北轍,藍營批綠營的人「逢中必反」,綠營的人批藍營「逢中必軟」。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過去兩岸經濟有很大成分是互補形態,中國提供台商廉價勞工與土地,台商把中國當成生產基地,兩岸互蒙其利。但現在中國工資不再廉價,房地產與租金更是高得嚇人,台商優勢已不再。這還不打緊,更嚴重的是中國調結構,開始轉向高附加價值產業,很多台灣過去的強項,中國都在過去幾年快速崛起,像台商在LED、太陽能布局,中國很快後來居上;台灣斥巨資培養的二兆產業之一的面板,在中國強力夾殺下,幾家面板廠過去幾年虧損的金額,超過新台幣四千億元。

這些年我們看到的是兩岸產業優劣出現巨變,例如中國PC產業崛起,台灣的宏碁隕落;中國的品牌智慧型手機崛起,宏達電自許「中國品牌」,卻愈來愈不敵這個競爭壓力;而且,中國快速切入手機零組件產業,過去台灣零組件廠占盡優勢,正逐漸喪失。

兩岸產業結構已經全然改變,台灣主管經濟的人如果仍抱持過去的舊思惟,恐怕會讓台灣沉淪更快!而且,更要命的是,台灣很多政策是自己扮演加快邊緣化的催化劑,像香港、澳門、新加坡都是小經濟體,它們維持小政府的體制,政府每年都可向人民派錢,但是小台灣卻維持大政府體制。這些年政府一直組織再造,但是卻愈改員額愈多,政府的支出不斷膨脹,政府赤字愈來愈龐大,只得不斷增稅。最近財政部又推出稅改,將兩稅合一抵扣率減半,所得淨額超過一千萬元以上的有錢人,最高稅率達四五%,單是租稅,台灣已經沒有競爭力。

中國已是經濟大巨人,台灣、新加坡、香港、澳門都算是巨人底下的小經濟體,要避免大巨人的磁吸,小經濟體的租稅要更靈活,才能吸引全球人才與資金「近悅遠來」;但馬總統領導的政府卻完全沒有這個思惟,他以為只要對中國開放,台灣經濟一定會大好!他曾說,台灣只要簽ECFA,台灣經濟就會大好。而三年過了,台灣經濟更加困窘,這次服貿會引來那麼多人上街頭,正是過去五年來,大家對台灣經濟困窘的一種發洩!

台灣經濟何去何從?這次服貿爭議是二千三百萬人共同思考台灣新定位的一次好機會!

延伸閱讀

0050 vs. 0056,退休存股哪個好?60歲歐印千萬積蓄,20年後會沒錢可用?一表試算差異:養老金請「這樣存」
0050 vs. 0056,退休存股哪個好?60歲歐印千萬積蓄,20年後會沒錢可用?一表試算差異:養老金請「這樣存」

2024-11-20

散戶每人每年要賠38萬!短線投資 vs. 0050,10年報酬差多少?達人帶算驚人數字「滿滿的韭菜」
散戶每人每年要賠38萬!短線投資 vs. 0050,10年報酬差多少?達人帶算驚人數字「滿滿的韭菜」

2024-11-12

不是0050、00878!ETF長期投資首選哪1檔?它鐵粉率最高「10個人就有4個定期定額買進」,存股TOP20一次看
不是0050、00878!ETF長期投資首選哪1檔?它鐵粉率最高「10個人就有4個定期定額買進」,存股TOP20一次看

2024-11-12

每月定期定額1萬,10年多賺400萬!存股0050不如正2 ,遇股災怎麼解?達人指名「這檔高股息」:攻守最強搭配
每月定期定額1萬,10年多賺400萬!存股0050不如正2 ,遇股災怎麼解?達人指名「這檔高股息」:攻守最強搭配

2024-11-12

0050、台積電(2330)...歐印 vs. 分批買進哪個好?平均報酬差2.7倍!達人兩變數模擬:一表看all in勝率更高的理由!
0050、台積電(2330)...歐印 vs. 分批買進哪個好?平均報酬差2.7倍!達人兩變數模擬:一表看all in勝率更高的理由!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