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年九月,由於志願役招募不如預期,國防部宣布全募兵制延後兩年,改至一七年元旦上路;六萬多名一九九三年底前出生,原本只需服替代役的役男,因此得改當十一個月大頭兵,填補兵源缺口。
但更可能出現的狀況是,因為募兵數字始終無法達標,除了外島與飛彈、特戰等精英部隊外,多數單位恐將無兵可用;就連斥資數千億元購買的先進武器,也可能面臨維修保養人員不足的窘境。最壞的情況下,政府為維持基本國防實力,只得宣布恢復徵兵。
二○一三年九月,由於志願役招募不如預期,國防部宣布全募兵制延後兩年,改至一七年元旦上路;六萬多名一九九三年底前出生,原本只需服替代役的役男,因此得改當十一個月大頭兵,填補兵源缺口。
儘管軍方為募兵制爭取了兩年緩衝期限,但監察委員黃煌雄、趙昌平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布《募兵制最新發展狀況調查報告》時仍直言,若依現狀發展,在一九年無兵可徵前,募兵人數仍可能無法達成目標;建議政府嚴肅考慮再次裁減軍力,再延長募兵制上路期程,或乾脆恢復既有的「徵募並行」制度,以免屆時部隊「開天窗」,不利國家長遠發展。
監委提出的三項解方,其實都來自同一結論:「全募兵制不可能在不影響現有國防實力的前提下如期上路。」究竟這項喊了十多年,歷來也總獲多數民意支持的重大政策,為何會在上路前夕近乎崩盤?是外在環境出現劇烈轉變,還是原本的政策規畫就不夠細緻全面?
隨著戰爭形態演變,國防部跟隨國際趨勢,陸續推出精簡員額方案,將部隊規模從一九八○年代的六十萬大軍,逐漸縮編至今天的二十餘萬人。
陳水扁出任總統後,二○○二年責成國防部長湯曜明研究募兵制可行性,並於同年設置三個全募兵營,首次招收志願役士兵。湯曜明當時認定單一募兵制並不可行,希望能逐年穩定增加募兵比率,終極目標是「募兵為主、徵兵為輔」。
但因民意高度支持,募兵制成為○四年選舉藍綠的重要戰場。擁有執政優勢的陳水扁在○三年底率先釋出利多,宣布役期自○四年元旦起減為一年八個月,試圖拉抬選情。
未料國民黨候選人連戰下手更重,在選前一個月宣布,當選後將籌措六百億元特別預算,四年內全面實施募兵;時任連宋競選總幹事的馬英九也力挺,主張「將打仗的事交給打仗的人做」。
這劑猛藥,讓連戰贏得青年學子一面倒的喝采。扁陣營雖強調實施募兵須考量國家安全,但也承諾朝「漸進式募兵制」邁進。驚險連任後,扁政府屢次端出縮短役期政策作為選戰利多,○五年到○八年間,役期一路降到一年,義務役士兵幾乎無法因應戰備需求。
減免役期 成選舉喊價標的
○八年馬英九執政以後,立即要求國防部規畫全募兵制上路期程,國防部長陳肇敏隨即宣布,政府將從隔年啟動募兵制,從當時的徵、募兵四比六的比率,逐年調降徵兵數,至一三年完成全募兵。
根據國防部規畫,募兵役期為四年,服役期滿後可選擇留營或退伍。志願役二兵薪資以基本工資兩倍計算,每月須繳納退撫基金費用,服役期滿四年退伍,可領取一次退伍金,服役四年約可領取二十萬餘元。
不過,國防部始終未說明,推動募兵制需要多少額外預算支持、財源從何而來。
直到一一年十月選戰前,時任國防部長的高華柱公布,募兵制所需人事預算逾一五○○億元,但仍未說明錢從哪來。
與此同時,行政院從未宣布調高年度國內生產毛額(GDP)三%的國防預算額度,連副總統吳敦義任閣揆時也說,全募兵制有財政困難,讓外界屢屢懷疑募兵制將胎死腹中。
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一一年十二月,立法院三讀修正《兵役法》,確立一九九四年次以後的役男,僅須受四個月軍事訓練,為募兵制確立法源後;國防部也公布,軍事訓練將於一三年正式實施,全募兵制一五年全面上路。
儘管全募兵制箭在弦上,但志願役招募狀況不理想。國防部統計,一一年志願役人力招募達成率是不及格的五五.六%,一二年雖上升到七六%,一三年截至八月底卻又滑落至二二.一%。不少立委多次在質詢時表達憂慮,但高華柱始終拍胸脯保證「沒有問題」。
過去3年,志願役士兵招募狀況始終不如預期,行政院為此端出調薪方案,希望增加募兵誘因。
(攝影/陳永錚)
濫開支票 未評估少子化
其實,在馬政府一頭熱地力推募兵制過程中,有不少人示警。黃煌雄○九年就曾公布《募兵制專案報告》,訪談郝柏村、陳履安、唐飛、伍世文、李天羽等歷任國防部長,他們多半從少子化與財源問題,質疑募兵制無法順利施行。
就連替馬英九撰寫《國防政策白皮書》的前立委帥化民,接受監委諮詢時也坦言,他從○四年就認定不太可能成功,曾三度婉拒參與決策,最後是因上級指示「這是命令」,他才勉強接受。至於國防部的募兵作業,更被他斥為「捧著白皮書瞎猜」,態度過於輕忽。
立委薛凌說,實施全募兵制,人事支出將大幅提高,若預算總額不變,維修裝備、研發武器及軍購經費勢必受壓縮。
「政府推動募兵制預設了一個前提,就是台灣經濟狀況會因兩岸關係和緩突飛猛進,募兵的經費來源不會是問題,可惜這樣的期待並沒有發生。」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介正也認為,募兵制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但對於政府財政卻是一項重大的考驗。
然而,已騎虎難下的馬政府,仍在為實現募兵制持續加碼。行政院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決定,提高志願役士兵職務加給四千元、士官兩千元。寄望「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達成募兵額度,卻未說明加薪案可能增加的五十五億元預算,該如何籌措?
「馬總統應該勇敢承認錯誤,通盤檢討募兵制政策,而不是為了兌現競選政見,又開了一張做不到的支票。」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前所長扶台興表示,加薪募兵可能拖垮財政,建議政府回到徵募並行的框架下重新規畫政策,現階段先針對專業戰備部隊募兵,一般部隊仍以義務役為主。
民進黨立委蔡煌瑯也認為,提高待遇並非吸引人才加入國軍的充分條件,不少人評估是否服志願役的考量是「退伍後有沒有競爭力」。他建議國防部應與相關部會共同研商在職進修與就業媒合方案,對退伍軍人升學、就業提供優惠。
政治人物濫開支票、政策缺乏通盤規畫,導致立意良好的全募兵制,如今看來搖搖欲墜。馬政府若未認清政策危機背後牽涉的人口結構、財政收支、人才培育等問題,卻想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態度蠻幹下去,恐怕連國家安全都將一同陪葬。
▲點擊圖片放大
馬英九上任以後,國防部積極規畫全募兵上路時程,對財源問題卻未有縝密規畫。
(圖/總統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