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方向正確 但需要更多溝通與配套 電視分組付費 不能「吃快弄破碗」

方向正確 但需要更多溝通與配套 電視分組付費 不能「吃快弄破碗」
分組付費政策影響深遠,三立電視總經理張榮華(左)憂心整體產 業會因而衰退、人才流失。

賴若函、鄭淳予

焦點新聞

攝影/吳東岳、攝影/陳俊銘、攝影/陳永錚

886期

2013-12-12 13:28

台灣的有線電視內容良莠不齊、重播不斷、高同質性等問題由來已久,早在二○○○年,新聞局委託蓋洛普市調公司調查,就顯示滿意有線電視品質的觀眾只有五成;《廣電人》期刊曾統計,台灣人平均收看有線電視的頻道數目,只有十二個。台灣有線電視這麼多頻道,真的有必要嗎?

許多人都有以下經驗:打開電視,遙控器轉半天,卻發現一百多個頻道能讓你留戀的內容有限,最後,你選擇打開電腦,直接線上收看某一部戲劇或電影。然後,當每個月五百多元的第四台帳單寄來時,還是摸摸鼻子乖乖繳費去。

台灣的有線電視內容良莠不齊、重播不斷、高同質性等問題由來已久,早在二○○○年,新聞局委託蓋洛普市調公司調查,就顯示滿意有線電視品質的觀眾只有五成;《廣電人》期刊曾統計,台灣人平均收看有線電視的頻道數目,只有十二個。

台灣有線電視這麼多頻道,真的有必要嗎?

相較於國外的有線電視分組付費行之有年,台灣的步伐慢得令人心酸。看多少節目、付多少錢,擁有遙控器的主權,本是天經地義之事,但卻成為台灣人遙不可及的夢想,直到最近,才又看到曙光!

 

NCC

NCC 成立七年以來,多次推動有線電視分組付費未果,今年七月,主委石世豪於任內提出第一套正式草案。

(攝影/吳東岳)


觀眾福音  從吃到飽拿回遙控器主權


七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公告有線電視分組付費政策草案,預計於一七年起全面實施,屆時,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收視喜好來決定家中電視的頻道組合,這是第四台合法二十年以來,首次將遙控器的主權交還給觀眾!

從一九九三年通過《有線廣播電視法》、隔年有線電視業者拿到執照起,台灣的觀眾一直以「成批定價」的大碗公吃到飽模式,每月付約六百元、收看超過一百台的頻道,長久以來,消費者沒有頻道購買的選擇權。也因此,監察院曾在九九年糾正NCC,不該漠視此狀況所導致重播率高、節目品質不佳的惡性循環。

根據NCC的規畫,未來有線電視端出的「菜色」,會有「基本普及組」,內容至少含十一個必載頻道,收費為每月兩百元;另可再自由選擇「基本套餐組」,每組上限為每月一三○元,有三組套餐可選。

此外,觀眾不管選擇幾個套餐,和基本普及組合計,費用不得超過五百元。為了確保訂戶的權益,基本普及組和其他三組套餐組的頻道數量,不能比現在吃到飽的頻道數量還少。至於五百元以外的單頻道單買、寬頻加值服務、計次付費(頒獎典禮、球賽)等,則不在收費管制之內,業者可自行規畫。

 

觀眾頻道

▲點擊圖片放大

 

業者反彈  系統台影響小頻道大失血


然而,此案一出,立即引發系統和頻道業者一片反對聲浪,最大主因,就是制度重整帶來的不確定性,讓業者擔心「錢少賺」之外,更連帶衝擊頻道業者自製優質節目的意願與能力。

「對系統業者來講,震撼較小,只是收費結構上的改變;最大問題來自於頻道業者,尤其是比較有競爭力、廣告營收高、旗下擁有多頻道的業者。」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說,從「不分組」,變成「基本頻道+套餐」,頻道業者的收視基礎變少了,將很難達到過去的收視率,導致廣告量下滑,收入減少。另外,原先系統業者付給頻道業者的授權費也會下降。

自製優質戲劇節目有成的三立電視總經理張榮華預估,依照現行NCC的規畫,有線電視頻道業者的頻道訂戶數,將由五百萬戶下降至三七五萬戶;當普及率下降、收視人口減少,頻道業者的營收恐減少約四成。

張榮華憂心營收銳減後的連鎖效應,頻道業者恐難繼續支撐其營運所需成本,因此,會透過減少本土文創內容的製作、人力精簡、製作低成本節目、購入外來節目、重播等方式來因應。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將造成整體產業的衰退以及影視人才流失。

「NCC與其訂出具體分組方式,不如去思考怎麼讓產業更有競爭性。」台藝大廣電系副教授賴祥蔚說,他肯定NCC想把遙控器主權還給大眾的出發點,但為何一定要分組,不把吃到飽的模式也列為選項之一呢?讓市場自由去競爭。

「花五百多元看一百多個頻道,縱然品質良莠不齊,但每個家庭成員的偏好都不同,如果走向分組,也可能引起選擇上的爭執。」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鄭自隆認為,消費者已習慣「吃到飽」方式,與其「向下分組」(即剪頻道、減費用),不如「向上分組」,在既有頻道數之上,若有額外的收視需求,再付訂閱費用。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系教授周韻采則以有線電視數位化以後,將可容納五、六百個頻道的角度,認為應該反向而行,引進更多優質頻道,讓劣質頻道在市場競爭中自然消失。

但是,觀眾的不滿,隨著網路電視、手機上網、MOD(節目隨選)寬頻收看影音節目的便捷,已反映在訂戶數的流失上。根據NCC調查,近年有線電視的訂戶從五百萬戶左右,以平均每月十萬戶的速度下滑。因此,若依系統、頻道業者和部分學者的期待,採用「向上分組」模式收費恐無法改善現況,「向下分組」仍被多數學者視為能從結構上帶來變革的作法。

只是,NCC的草案從七月推出以來,歷經各種公聽會、座談會,至今仍無法和業者達成共識,究其原因,與其模式帶來的不確定性大有關聯。

「NCC如果要圓滿地做這件事,應該給業者一點空間,例如讓現有的頻道費用納入新頻道。」陳清河說,依NCC現有規畫,既有的五百元收費上限只能含現有頻道,如果這樣下去,在一七年正式分組付費前,不會有新的頻道願意加入。

另外,過去提供有線電視訊號服務的系統業者,在寬頻上網的服務上,一直有如「買菜送一把蔥」,沒什麼賺頭,若NCC能協助業者提高這部分的獲利面,應能加速分組付費的推動。

陳清河強調,分組付費在台至少推了十四年以上,今天NCC願意擔負這個責任,值得肯定,只是配套、與上下游的溝通需要做好,也必須講清楚沒有妥協的空間,「不然哪一天NCC受到壓力又改變,就太可惜了。」

NCC想要順利推動分組付費,除了考慮從配套措施下手,國外的作法也值得參考。

 

電視台營收

▲點擊圖片放大

 

美國取經  依飛機艙等概念分級


研究國內外有線電視產業多年的政大廣電系教授劉幼琍指出,「美國的分組付費,類似經濟艙、商務艙和頭等艙的概念。」舉例來說,如果第一個層級有四十個頻道;則第二個層級,就會是四十個頻道加上二十個頻道;第三個層級,是前兩級的六十個頻道,再加上十個頻道。

此三層級之外,另外還有單頻單選、計次付費如球賽或頒獎典禮等內容可選購,這三者加起來,才叫分組付費。

但NCC現行作法,等同只有一個層級,然後讓消費者選擇要加上A套餐、B套餐或C套餐,以機率來看,頻道業者被消費者看到的機會大減、不確定性太高。

「我們當然要顧到對消費者的公平性,但也要考慮市場秩序、法則和定價策略。」○六年,劉幼琍擔任第一屆NCC委員時,曾規畫過分組付費模式,她把現行一百多個頻道切割成兩組,第一組為「基本頻道普及組」,約四、五十個頻道,第二組為「基本頻道普及組」加上其他頻道的組合,讓消費者任選,總共資費不得超過現行收費上限;其他外加內容,則如同美國的單頻單買、計次收費。

既是參考美國模式,為何只有二級?劉幼琍說,由於美國近年推行有線電視數位化,為了讓消費者從傳統類比的有線電視轉到數位電視,於是把三個級別簡化為兩個,再把數位電視收費訂得和第二級相近、甚或更便宜,吸引消費者轉向數位電視。

雖然劉幼琍的方案後續因有線電視安裝數位機上盒的比率太低、不了了之,但相較於本次NCC的大變革,劉幼琍版本變動性較小,從吃到飽到分兩級,也比現況多了選擇,不失為銜接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的過渡方案。

除劉幼琍版本外,台灣通訊傳播產業協進會曾在和NCC開會時,提出把基本頻道之上的三個套餐、減為兩個的作法,目的也在於落實分組概念的同時,降低對業者的衝擊。

但針對上述有別於NCC的分組付費方式,頻道商多半仍表達觀望、評估的態度。

 

威達TV

有30年歷史的威達電訊,預計明年率先在全台中區和南投縣,推出分組付費的收視策略。(攝影/陳俊銘)

 

基本頻道

▲點擊圖片放大

 

新戰局開打  後進業者推階梯式收費


雖然NCC訂下了一七年的全面分組付費時間點,但明年起,陸續會有新加入戰場的系統業者,不但全面數位化,也採取分組付費方式。

「原本是三年後才要架完網絡,沒想到新進業者速度快到難以想像。」陳清河直言,如果有一家成功以分組付費打入市場,全台六十家系統台原本業者很難不跟進。

隸屬於午陽集團的台中威達電訊,就是其中一家。預計在明年,經營區域從台中西區的四萬多收視戶,擴展到台中市和南投縣全區,對於分組付費,他們已做好準備。

「六年前,我們就已陸續建置相關設備,為分組付費和數位化作預備。」威達電訊營運長謝其昌表示,所有的纜線都已鋪設好,只待和各頻道洽談授權費和頻道位置,而目前規畫的分組付費模式,由於還未到一七年,可以不採用NCC模式,為階梯式收費。

威達所預計推出的套餐組合,包括兩百元(五十七台)、三百元(八十四台)、四百元(一○四台)和五六五元(一二○台),每一個等級包含各種類型的頻道,例如新聞、電影、戲劇等。

不過,謝其昌也坦承,目前最大問題卡在與頻道代理商的授權費談不攏、以及其他境外頻道要被排入的位置,這部分的協商錯綜複雜,也期待NCC能協助進行溝通、協調,讓分組付費的新形態收費能順利在市場上運作,帶動整個有線電視的變革。

台灣有線電視產業有著獨特的時空背景,二十年前非法的第四台就地合法,造成市場失序下,頻道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如今當民眾、業者習慣了吃到飽,想要再翻轉整個產業結構,談何容易。

但放眼各國,分組付費模式是必然趨勢,在這個關鍵時刻,台灣的有線電視是否能跟上世界趨勢,讓想像變為真實,把遙控器主權還給消費者,需要各界再努力,主管機關NCC更是責無旁貸。

NCC專門委員紀效正表示,目前的草案還未定案,NCC還在研討,也不排斥舉辦聽證會,邀集各界來討論。

 

網路電視

未來的有線電視將走向數位化、隨選互動、節目組合多樣性,跟上世界趨勢。(攝影/陳永錚)

延伸閱讀
曾被譏「公司何時倒」...達運如何靠「寬頻放大器」征服美有線電視兩霸主,年營收23億、年底興櫃轉上市
曾被譏「公司何時倒」...達運如何靠「寬頻放大器」征服美有線電視兩霸主,年營收23億、年底興櫃轉上市

2024-11-13

鴻海、佳世達都找它拍故事,跨出傳統媒體拚轉型!老牌有線電視業者:和LINE合作是塊最佳招牌
鴻海、佳世達都找它拍故事,跨出傳統媒體拚轉型!老牌有線電視業者:和LINE合作是塊最佳招牌

2023-08-09

暌違24年  低調中菁會又見女會長   擁44萬用戶叱咤中台灣  有線電視女王廖紫岑柔韌創多贏
暌違24年 低調中菁會又見女會長 擁44萬用戶叱咤中台灣 有線電視女王廖紫岑柔韌創多贏

2023-03-01

TVBS移頻案點燃產業戰火!收視習慣改變+選舉在即 有線電視、代理商、頻道矛盾亂象浮上檯面
TVBS移頻案點燃產業戰火!收視習慣改變+選舉在即 有線電視、代理商、頻道矛盾亂象浮上檯面

2022-10-07

有線電視與OTT 突破藩籬 從合螢到合資 台數科集團成為LINE TV最大台資股東 結盟LINE台灣 整合集團生態系 全方位深化合作
有線電視與OTT 突破藩籬 從合螢到合資 台數科集團成為LINE TV最大台資股東 結盟LINE台灣 整合集團生態系 全方位深化合作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