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雖然原本就是自由貿易國,幾乎九成進口貨品都是零關稅,但是台灣這一回仍在「服務貿易」上取得佳績;更重要的意義,則在於搞定新加坡的經濟協定,等於讓台灣拿到區域整合的入場券。
事實上,在台星長達三年的來回談判中,也經歷過「卡關」過程。一名熟悉內情的官員說,台星FTA(自由貿易協定)之所以談得這麼久,就是在農產品上卡住。「我方很害怕中國、東南亞的農產品,藉新加坡免稅賣到台灣來。」
這名官員說,對於農業議題,我方保守的態度,一度讓新加坡的談判代表評為「沒誠意」。對此,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解釋:「新加坡本身雖然沒有農業,但就怕其他國家農產品進口到新加坡後,加工再出口。」用零關稅銷至台灣,就會對台灣造成威脅。
好不容易,台灣強力要求對方執行「原產地規定」,也就是除非生肉等初級食品是在新加坡養殖,且加工類食品需要達到四○%的附加價值,才能享有關稅優惠。不只如此,台灣也爭取到敏感的農產品,以五至十五年分批開放,所以陳保基掛保證:「(農業)這一塊我們的評估是,(對新加坡開放)影響不會很大。」
說到自由貿易協定,不少人的直覺是「簽了就能透過免關稅幫助出口」;不過,《台星經濟夥伴協定》對出口的貢獻相對有限,因為除了六項酒類商品,新加坡原本的進口商品都是零關稅。
但這只是從「台星」雙邊的角度解讀,如果進一步考慮到台星攜手之後的「入場券」效應,那麼,或許可以用更樂觀的態度衡量後續效果。
新加坡和紐西蘭都是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的創始國,繼紐西蘭後,台灣再與新加坡簽訂FTA,具有示範意義。再者,相較台灣目前僅有七個自由貿易協定,且其中五個集中在中南美洲;新加坡則已和三十一地簽下FTA,對象包括韓國、歐盟、美國等重要經濟體,台星攜手後,台灣業者也有「以新加坡為跳板」,打進其他區域市場的機會。
打開新加坡這一關後,接下來據傳已經在談的印度、印尼自由貿易協定,台灣還是得加把勁;如同《台星經濟夥伴協定》的英文縮寫ASTEP一般,這只是台灣走出邊緣化危機的「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