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作法,是稽查人員檢驗成品;但若反過來做,看到原料進口量或流向異常時就加以追查,應該會更快速地發現問題。」一位曾協助政府單位建立認證和驗證制度的資訊專業人士指出,「以現在的技術,統整食品原料來源及流向的資訊,一點都不難。」
「現在的作法,是稽查人員檢驗成品;但若反過來做,看到原料進口量或流向異常時就加以追查,應該會更快速地發現問題。」一位曾協助政府單位建立認證和驗證制度的資訊專業人士指出,「以現在的技術,統整食品原料來源及流向的資訊,一點都不難。」
他建議,政府可以設立一個食安專家組成的團隊,若關務署發現某原料的進口量暴衝,或突然進口以前未曾進口的原料等異常現象,就可以提報給食安團隊研判,如果認為有進一步追查必要,則能立即透過國稅局的報稅資料,確認原料的後續流向。「像是粗製棉籽油在兩年前忽然大量進口,或塑化劑流入食品業者,若能建立這套資訊平台,這些異常現象都會提早讓政府發覺問題。」
簡單地說,在資訊專家的眼中,食安控管可以從現在的「末端被動抽驗」,轉變為利用政府資訊採取「源頭主動追查」。
另一方面,曾在食品添加物業界工作的香料業者鄭名凡,則針對食品業者「道德淪喪」的現狀,提出了另外一套顛覆性作法:比照金融業!
金融業負有保護民眾財富的重責大任,從業人員不只需要專業知識與技能,道德更是不可或缺,因此每一張金融證照,考試項目必然包括「金融市場常識與職業道德」。
他建議政府對食品從業人員建立「證照制度」,規定部分從業人員必須持有證照,「例如上課滿一定時數才能當銷售員,並且要在職訓練,取得證照三、五年後還要再進修。」此外,也可規定食品廠內必須配有食品相關科系畢業的合格衛生技師與食安人員,亦須擁有證照,「總之,就是用證照來加強食品業者的專業與良知。」
台灣食安崩潰至此,除了民眾信心盡失,也已危及產業發展;重罰、加強檢驗、大廠須對代工廠盡檢驗之責等,都是必要的改革方向;此外,從源頭的原料流向、製造過程加以控管,也是必須思考的配套作法。無論如何,政府如果不端出一套足令社會耳目一新的改革作法,民眾走進賣場時,問的問題恐怕不是「什麼才好吃」?而是「什麼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