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SGS僅針對每次送驗的單品檢證,無法單憑一張合格證書就替全廠產品掛保證,「許多攤販高掛著檢驗合格書,試問,牛肉合格了,麵、湯也統統合格了嗎?而八月進的貨合格了,下次呢?」
首先,在本刊上架當天,不少電子媒體就南下前往直擊報導中被點名的蜂蜜工廠。有廠商在第一時間就亮出自行送驗的SGS合格文件,以示清白。不知情民眾即被誤導,以為SGS檢驗為何會有前後不一的情況?
出示同類檢驗 巧妙魚目混珠
出示同類檢驗 巧妙魚目混珠
隨著假蜜新聞越炒越熱後,業者煙霧彈越丟越多。出刊隔天,一家問題廠商就振振有辭地來電言明,自己僅是通路商,產品是別家工廠製造的,只是貼通路的牌。而另一家前來申冤的廠商,也強調出問題的產品並非該廠品牌,他們只是替人「代製」,隔天甚至還在各大報刊載聲明,力圖要完美切割。
佯稱絕非事主 進行完美切割
佯稱絕非事主 進行完美切割
但試問:產品出錯了,通路和品牌商都不須把關嗎?而不是貼自家品牌的代工廠,也不用負責嗎?從上述兩案看來,國內食品代工廠和品牌商的責任歸屬可謂一團亂,一旦出事就相互推諉塞責。
另外,甚至還有業者以「蜂蜜中的蛋白質會衰竭」為由,質疑本刊以「蛋白質」含量來判斷是否含蜜,有欠公允。
質疑媒體信度 模糊焦點
質疑媒體信度 模糊焦點
不過,業者手法再怎麼光怪陸離,終究比不上政府的視而不見令人傻眼!事發至今,居然未見相關單位有任何查緝動作,也難怪留下一堆法律漏洞讓業者鑽了。只能說,在一場場假蜜迷霧中,讓人不禁想問,消費者的權益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