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水災,蘇治芬寄望的六百億元就有了著落,背後也凸顯行政院一夕翻轉的決策模式,沒有通盤考量的長遠規畫。
八月二十八日上午,台北市天氣晴朗,完全看不出颱風即將來襲。當天,雲林縣長蘇治芬率領數百位縣民北上陳情,要求行政院在八年八百億元治水計畫結束後,加碼編列三年六百億元治水特別預算,但卻被行政院祕書長陳威仁以「中央財政吃緊」為由,打了回票。
但兩天後,康芮颱風挾帶豪雨,讓中南部變一片汪洋,下鄉勘災的行政院院長江宜樺推翻陳威仁的說法,改稱水利署去年已提出六年六百億元水患治理後續計畫,只是尚待檢討效益;既然民眾關心治水,無論延長特別預算期限,或擴大編列公務預算,政院都願全盤研議,甚至不排除為治水加稅。
一場水災,蘇治芬寄望的六百億元就有了著落,背後也凸顯行政院一夕翻轉的決策模式,沒有通盤考量的長遠規畫。
由於八年八百億元計畫將在今年到期,去年底,時任經濟部部長施顏祥在立法院承諾以公務預算編列六年六一五億元後續治水計畫;然而,剛出爐的一○三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相關項目竟付之闕如,直到八月底一場惡水,才又讓行政院改變心意。
過去八年,政府共編列一一六○億元治水特別預算,儘管經濟部認為已有初步成效,但這項計畫最讓人詬病之處就在於「欠缺通盤規畫」。立法院預算中心不只一次指出,政府長期未能以「流域」觀念統合水患治理,導致各主管機關自行其事;甚至常見不同計畫範圍重疊,監察院也曾對此提出糾正。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將大多數治水預算投入整治河道、築高堤防等傳統工程,忽略研發防水建築、改善路面透水性等技術;甚至還有地方首長將治水預算當作綁樁經費,中央卻未建立考核制度監督,長期而言,治水成效當然低落。
今年行政院原本以「財政吃緊」為由,暫緩編列治水特別預算,然而一場水災,卻讓政策一夕生變,足見政府對治水預算的態度,只是隨民意走向調整。抱持「花錢消災」心態端出的方案,大概也難有突破。
編列下一階段治水預算前,中央與地方應先合力檢討過去治水效率不彰的原因,不能再讓治水的「救命錢」,被政客喊價、綁樁的口水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