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陳裕璋,過去曾銘宗執行金檢時的分寸拿捏相對合宜,不會過度嚴苛;在對公股行庫民股溝通時,也能保持柔軟身段,這些都讓他在金融圈內累積不少好評,也成為他被多位黨政高層屬意接掌金管會的最重要原因。
隔日台股開盤,金融股立即對新的人事安排作出正面回應,具有指標意義的國泰金控、富邦金控兩大金控股率先表態,帶動類股全面收高。從股市表現解讀,金融圈不僅看好此番金管會的人事更迭,更對未來新主委的表現有所期待,對於金管會自此「改頭換面」頗具信心。
陳裕璋爭議多 政院壯士斷腕
曾銘宗之所以能夠出線接任金管會主委,除了他過去數度代表財政部赴行政院開會,讓江宜樺與政務委員薛琦,見識到他在組織的協調及溝通能力之外,據政經圈的權威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為總統府資政的行政院前院長陳冲,可說是促成曾銘宗坐上金管會主委大位的最重要推手。
儘管陳冲在今年二月已離開行政院,轉任總統府資政;但據消息人士指出,由於陳冲對金融及資本市場非常熟稔,圈內人脈也很厚實,因此,在很多重要的財經議題,以及金融監理機關、政府金融事業機構的高層人事問題,陳冲的意見對於總統馬英九及其幕僚而言,仍有相當重要的分量。
這回陳裕璋去職,金管會主委職務並未內升,而是「挖角」財政部長張盛和的愛將曾銘宗;據聞,雖然不是陳冲主動推薦,但當府院高層向陳冲詢問適當接手人選時,得到「曾銘宗還不錯」的答案。陳冲對曾銘宗的高度評價,在關鍵時刻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其實,陳裕璋在金管會任內,重視防弊甚於興利、聽不進業者意見等行事風格,多位金融圈大老早已各自透過管道上告總統府。一位國民黨大老私下指出,府院對於陳裕璋的去留與否,一直陷入「長期掙扎」,但最後終於決定「壯士斷腕」,從七月十八日至二十七日,可說是關鍵期。
黨政大老指出,在這關鍵十天中,首先,是確定了國防部部長高華柱必須下台,為洪仲丘事件設立「停損點」,這個停損點,成為此次內閣改組的導火線。由於工程會主委陳振川、原民會主委孫大川原本就因為借調期滿,要返校任教;因此江揆決定,乾脆把所有必須調整閣員的部會,藉此機會一併處理。
曾銘宗身段軟 受金融圈好評
近期「爭議度」最高的金管會,自然也是「必須調整」的對象之一。據了解,關於金管會的人事布局,大約是七月二十二日前後正式啟動,曾銘宗已經接到來自江宜樺辦公室的徵詢,連同他的長官、財政部長張盛和也被告知;因此不論是曾銘宗或是張盛和,對於人事異動都已有心理準備。只不過,當時江宜樺對於陳裕璋是否下台,仍未拍板定案。
而真正讓江宜樺做出最後決定的,是薛琦在七月二十五日出席「二○一三年當前國際經貿新情勢」研討會時的相關發言;會中,薛琦重炮轟擊金管會對於包括長期照護、第三方支付、自由經濟示範區等重要政策不配合,已擺明和金管會「開戰」。
由於陳裕璋和整個內閣的協調度,已到了難以挽回的程度,因此最後江宜樺確定,一併把陳裕璋列入內閣閣員去職的名單之上,「曾上陳下」的結論於是定案。
決策過程中,對於陳裕璋的接替人選,府院並非完全沒有考慮過內升,但據黨政人士透露,一方面是政務副主委王儷玲才到任金管會沒多久;另外常務副主委吳當傑儘管已在金管會多年,但不少金融圈大老認為,吳當傑行事作風和陳裕璋「頗為相近」,若是「陳下吳上」,無法讓金管會有「煥然一新」的面貌。
至於銀行局長桂先農、檢查局長鍾慧貞、證期局長黃天牧等人,雖然也非常資深,但一方面若一口氣升到主委「太過突兀」;另一方面,金融圈高層普遍認為,這些局長的作風也偏向保守,才使府院決定主委人選向外舉才。
這次人事案最特殊之處在於,全程保密到家,連當事人陳裕璋都未察覺異樣,才會發生陳在七月二十九日一早還在立法院拜會,一個小時後即被通知走人的尷尬場景;但陳裕璋不戀棧、不接受職務安排的從容灑脫,倒也留下漂亮身影。
相較於陳裕璋,過去曾銘宗在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檢查局長任內,執行金檢時的分寸拿捏相對合宜,不會過度嚴苛。他之後出掌財政部次長,直接站上與公股行庫民股溝通對話的第一線時,也能保持柔軟身段,不會挾官威擺高姿態,這些都讓他在金融圈內累積不少好評,也成為他被多位黨政高層屬意接掌金管會大位的最重要原因。
未來曾銘宗轉戰金管會,馬上就有包括台新金控併彰銀、壽險業買不動產、第三方支付等棘手問題等著他處理;市場也矚目在「人和」的加持下,曾銘宗將如何為金管會及金融市場帶來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