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台灣危機

台灣危機

楊紹華

國際總經

攝影/劉咸昌

636期

2009-07-17 17:19

台灣經濟真的衰退了,而且,這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曾經,我們是國際媒體眼中的優等生,如今,卻被評為長相最醜的經濟體。從優等生到劣等生,經濟奇蹟走了,危機來了!台灣經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你又該如何面對這個新情勢?

「台灣、韓國、新加坡,紛紛能在逆境當中持續創造出快速的經濟成長。」一九七九年八月中旬的美國《時代》雜誌出現這麼一段文字。

三十年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台灣,意外成為國際媒體眼中的經濟典範,台灣經濟奇蹟開始獲得國際重視,「台灣錢淹腳目」是大家琅琅上口的一句話。

三十年後,台灣再次成為國際財經媒體的報導焦點。不同的是,這次媒體幾乎是用揶揄的口吻,不留情面的狠狠點出台灣經濟面臨空前危機。

「魔鏡、魔鏡,請問誰是當今世上最醜的經濟體?」今年二月中旬出刊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出現這樣一個標題。標題很有趣,可惜,答案是台灣。

數日之後,行政院主計處公布去年第四季及今年全年預估的經濟成長率數字,顯示這段時間台灣經濟衰退達八.三六%,至於今年全年的經濟表現,預估將衰退二.九七%,這是史上最慘烈的衰退幅度。

基於政府發布的這些數據,《經濟學人》日前又公布最新預測,認為台灣今年經濟衰退幅度恐怕將達九%以上。

魔鏡沒有說謊,台灣經濟,的確出了大問題!

就把經濟成長率當作是一場期中考試吧!經濟學課本裡頭說,經濟成長率的組成包含了四個部分:消費、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額。

換言之,這是一場包含了四項科目的考試,但長期以來,台灣卻像是一名五育發展不均的偏執學生,只願專攻四項科目的其中一項:出口。

這正是當前台灣經濟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台灣是全世界最須仰賴外銷出口的經濟體,在現下全球需求驟降時,台灣經濟必將遭受重大打擊。」就是基於這個原因,《經濟學人》的「魔鏡」把台灣列為目前全球「長相最醜」的經濟體。

 

危機一:出口  經濟動能僅有的單薄血脈


諷刺的是,出口,本來是台灣經濟最美的部分。

一九七四年,台灣籠罩在第一次石油危機的陰霾,全年經濟成長率雖仍有正一.三八%,但與一九七三年的一二%水準相比,兩年之間仍像是從高樓急墜平地一般。

為了迅速擺脫國際低迷環境,那一年,十大建設啟動了;當時擔任經濟部長的孫運璿,開始思考未來台灣的長期產業結構,「電子業為主」的方向逐漸成形,奠定未來台灣的電子產品出口導向。同一年,郭台銘決定創業,如今的代工王國鴻海集團,有了最初的開始。

十大建設、代工王國,都是台灣經濟起飛的美麗符號,但除了這些,台灣幾乎找不出新的符號了。

「台灣始終缺乏像樣的經濟轉型政策!」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說得直接:「過去三十年來,除了出口,台灣好像沒有別的招式。」

七○年代初期,台灣出口金額占GDP的比重不到四成,到去年,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經高達七四%。

由於缺乏新的政策引導,逐漸的,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僅僅維繫於一條單薄血脈,而這條血脈的生命力,又得仰賴外在的景氣和局勢。

於是,一連串的危機,正以不同節奏的腳步接近台灣。

短期危機,如同《經濟學人》的擔憂,台灣正在面臨全球需求急凍的衝擊。梁國源指出,台灣不但是以出口為經濟血脈,而且,出口的主要市場一是美國,一是中國,而對中國的出口,多半又會間接銷往美國影響。「美國一出事,台灣當然就要倒大楣!」

他舉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時,台灣受傷相對較輕,原因就在於台灣經濟與美國依存度較高,亞洲的風暴吹不到美國,也就吹不進台灣。「而這一次,情況剛好相反,是美國出了大問題。」

但這只是短期危機而已。保護主義興起、美國儲蓄率攀高等現象,意味著在中長期的未來,「出口」這條血脈所能提供的養分恐將愈來愈少。

「各國開始急著保護自己的產業與勞工,把大門關起來,這等於是逆轉了過去十年的全球化趨勢,靠著全球化而快速崛起的新興國家,這下子都要小心了。當然,其中也包括台灣。」梁國源說。

 

美國人儲蓄形成的惡夢


台灣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則認為,從次貸風暴、金融海嘯,到目前的經濟危機,似乎開始衝擊美國人的消費習慣與金錢價值觀:「有可能,愛儲蓄的美國人,將會是風暴過後各個出口國家須面臨的新問題。或者說,當美國人開始儲蓄,會塑造出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全球經濟環境。」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去年美國民眾儲蓄率為一.七%,這是最近六年來的最高水準;而在○五年初至○八年四月,美國儲蓄率的平均值僅有○.五%。據估計,當美國儲蓄率回升到八%至一○%時,消費需求將會減少六千億至八千億美元,幾乎是台灣一年GDP的兩倍之多。

當美國人開始儲蓄,台灣惟一的經濟成長命脈就會出現貧血危機。

「大家現在應該看到了,只要全球經濟緊縮,台灣就會變成這副德行,病懨懨的,完全沒有抵抗景氣急凍的能力。」梁國源說,這是台灣人在這場經濟衰退當中所該得到的最大教訓。「接下來,就看我們要不要趁機做些改變。」梁國源做出結論。

今年一月,台灣出口衰退四四%,而台幣匯率也「巧合的」開始急速貶值。

「貶值救出口」成了近期多數產業界的共同聲音;或許,也是政府正在暗中主導的匯率方向。不過,看在部分學者眼中,這恐怕又要讓台灣再次走上「產業結構永不改變」的宿命輪迴。

 

危機二:貶值  抑制產業轉型動力的嗎啡


「三十年來都一樣,每次遇到經濟衰退,就立刻想到用貶值手段來救經濟,這代表台灣政府的產業思惟是老舊的,根本沒有進步。」台大財金研究所教授沈中華說。

貶值有沒有用?當然有。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台幣貶值是搶救經濟不得不做的選擇。

只是,貶值就像經濟的嗎啡,它可以在短期之內多少支撐出口經濟,但長期施打,就會麻痺了經濟轉型的思惟。

關於貶值對經濟轉型的傷害,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的說法令人印象深刻:「貶啊!台幣貶值了這麼多,日圓升值了這麼多,可是,台灣有因此搶到任何一張豐田(Toyota)汽車的訂單嗎?」

恨鐵不成鋼的口吻,林向愷跳過了貶值的短期刺激出口效應,直接用更宏觀的制高點,批判貶值手段對於產業升級、產業轉型的壓抑作用。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台灣高度仰賴出口,為了維持經濟成長,就必須隨時讓台幣匯率的水準偏低;低匯率的環境讓台灣的出口繼續成長,於是,也就始終缺乏產業轉型的迫切動機。猶如溫水煮青蛙一般,台灣產業繼續走入死胡同裡。

或許,產業的升級與轉型,確實是需要一些迫切的動機,就像香港。

 

被迫進化  反能適者生存


「香港是個沒有資源的小地方,要求發展,只有不斷思考新的生存機會。」戴德梁行亞太區主席,同時也是香港行政會議非官方召集人的梁振英說,只要外在局勢改變,香港人就要被迫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空間。

像原本興盛的香港製造業,自一九七八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大量移到廣東一帶,二十年間,香港製造業人數從一百多萬掉到近乎於零,但失業率卻沒有明顯上升,「因為我們很快找到了服務業的新空間。」

他強調,香港人從來不會死腦筋的要留住過去的產業,「要是當年我們試著強留住製造業,繼續讓三分之一的香港人窩在房子裡生產一些小玩具,香港不會有今天。」

相對於不斷被迫進化的香港生命力,長期注射「貶值嗎啡」的台灣,除了繼續貶值,似乎更難找到因應當前全球局勢的新方向。

 

危機三:內需  外銷出口導向的犧牲品


貶值嗎啡麻痺了台灣經濟轉型的動力,同時,也犧牲了台灣發展內需的空間。看看有趣的大麥克指數吧!

依據《經濟學人》最新公布的○九年二月世界各國大麥克指數相關資料,台灣目前的大麥克漢堡(麥當勞的產品)單價是新台幣七十五元,在美國則是三.五四美元。


由於大麥克漢堡是採用全球一貫的規格生產,世界各地的成本相差不多,因此照理來說,七十五元的價值應該等同於三.五四美元,也就是花二十二元的台幣,就該買到價值一美元的商品。

然而,依目前的台幣兌美元匯率,台灣人卻得花上三十四.七元才能換得價值一美元的商品,台幣匯率明顯低估。而長期偏低的匯率,也就讓台幣的價值長期偏低,台灣人的購買力始終無法有效提升。

另一方面,為了維持低匯率,台灣的利率水準也必須長期偏低,這讓台灣人難以藉由安穩的銀行定存孳息,賺到足夠的報酬空間,被迫尋找更高報酬、卻也隱含更高風險的投資機會。

購買力偏低、錢滾錢又得承擔較高風險,於是,民眾的消費必須保守,這形成了台灣發展內需市場的先天障礙。

「很多人說,台灣沒有條件發展內需,事實上,台灣人的錢還有太多沒有用在消費上,適當的內需市場空間一定存在。」梁國源引用數字佐證,在一九九○年代,台灣民間消費的年增率多半都能維持在五%至七%,但在二○○○年之後,民間消費的年增率普遍只有一%至二%的表現。而在整個九○年代,中央銀行的利率多半維持在四.五%至七%左右,遠遠高於近年水準。

利率與市民消費意願的連結關係可見一斑。二○○○年後偏低的利率環境,牽制了台灣的內需消費力。

 

代工思惟  壓制內需創意


除了直接影響民間消費力,某種程度上,雙率長期偏低所勉力維持的出口榮景,更讓台灣人不自覺的習慣於代工製造精神,習慣從降低成本的單線角度尋求利潤空間;相對的,缺乏對於提高附加價值、提升服務品質的升級思考。而這些心態層面的問題,卻是打造台灣內需市場的核心關鍵。

「業界所想的都是要如何賺人家的錢,卻沒有想過用心去包裝與服務。」這是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在去年四月的發言。當時,隨著馬英九當選總統,各界對中國觀光客來台觀光的商機無限期待,但嚴長壽卻一語戳破了台灣市場的致命弱點,「我們的心態還沒準備好。」他說。

在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詹偉雄的定義裡,一個蓬勃的內需市場,是「讓我們願意多花錢享受更好的生活」。或者可以延伸的說,在存款總額將近二十八兆元的台灣,打造一個「讓有錢人願意花錢」的內需市場,將是以內部實力對抗外在景氣波動的必要策略。

可惜,在出口當家的苦勞代工精神底下,台灣的寶島美名顯然仍不副實,內需經濟至今仍是出口導向的犧牲品。

「回想一下,除了十大建設之外,你還記得台灣的哪些重大經建計畫?」梁國源自問自答:「應該沒有吧!」

梁國源說,這一方面是政府政策始終缺乏完整考量,另方面,是人民已對政策冷感,失去信心。

他舉例,當年十大建設之所以獲得民眾高度支持,是因為政府提出建設計畫之後,能夠讓人民清楚看到其中的新願景和未來。「當年,台灣有一堆家庭工廠,他們聽到要建高速公路全都拍手叫好,因為以後運送貨物更方便,賺錢更容易,看得到更好的未來。」

三十幾年下來,台灣人變有錢了,但卻少了當年那份對未來的信心與願景。

 

危機四:信心  缺乏願景之下的終極危機


這直接反映在一路下滑的出生率數字上。一九八○年代初期,台灣出生率約在二.三%,到了去年,已經剩下○.八%歷史新低。而根據經建會的預估,在二○二四年,台灣將會進入人口零成長的階段,再隔一年,台灣人口將會開始負成長。信心危機,眼看不久之後就要變成重創經濟本質的人口危機。

「這說來有點可悲,我竟然有了不想抱孫子的念頭。」楊先生在台北木柵區住了二十多年,他說,當年花了一百多萬元買下這間三十坪大的房子,現在,同樣地段、同樣坪數的房子大約要價一千五百萬元,「房價貴了十幾倍,但快要大學畢業的兒子說,現在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大概只有兩萬元出頭,這個水準,只比我當年的薪水多了幾千塊錢。」

他對兒子的未來感到憂心,至於對兒子的下一代,更不敢想了。

楊先生真的沒有想太多,事實上,他的兒子的確抱著「不婚不子」的打算。「現在的大學生多半都有這種感覺,畢業後,只要能有一份月薪兩萬多元的穩定工作,就很滿足,其他的沒空多想。」結婚、購屋、生子,這些人生基本要素,台灣的新一代似乎沒有條件多去想像。

經濟衰退的數字很嚇人,但台灣新一代不想結婚、不願生子的態度,才是畸形經濟樣貌底下的真正危機。

在不及格的經濟成績公布之後,除了「搶救」之外,面對截然不同的世界新局,顯然我們也該要有更多的長線思惟。適度降低出口依賴,才能試著戒除「貶值嗎啡」,塑造有利的內需發展環境,並且扭轉過去三十年來的降低成本思考模式,讓台灣經濟的樣貌再次轉型。

 

亞洲四小龍

▲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

聯電快見3字頭,台塑殺到20年線還不見盡頭…大戶籌碼流到散戶手上:「進場一路攤平」哪來的勇氣?
聯電快見3字頭,台塑殺到20年線還不見盡頭…大戶籌碼流到散戶手上:「進場一路攤平」哪來的勇氣?

2024-12-16

台塑(1301)、台泥(1101)、00929...跌得一地血,股價何時能回來?達人47歲提早退休點出「換股2關鍵」
台塑(1301)、台泥(1101)、00929...跌得一地血,股價何時能回來?達人47歲提早退休點出「換股2關鍵」

2024-12-18

台塑四寶跌破40元啟示!你還相信買0050不如買台積電?施昇輝:我買這2支ETF「風險最低的投資」
台塑四寶跌破40元啟示!你還相信買0050不如買台積電?施昇輝:我買這2支ETF「風險最低的投資」

2024-12-17

台塑化、台塑、台化、南亞今年跌幅前4大,獲利衰退為何股民買台塑四寶比鴻海多?達人算2025殖利率「從心底發寒」
台塑化、台塑、台化、南亞今年跌幅前4大,獲利衰退為何股民買台塑四寶比鴻海多?達人算2025殖利率「從心底發寒」

2024-12-11

台塑(1301)股價近20年新低,外資掃貨1.2萬張,可以抄底了?強彈仍待3關鍵,艾蜜莉揭「進場時間點」
台塑(1301)股價近20年新低,外資掃貨1.2萬張,可以抄底了?強彈仍待3關鍵,艾蜜莉揭「進場時間點」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