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兩大解方 挽救台灣護理體制大崩壞

兩大解方  挽救台灣護理體制大崩壞
楊志良(攝影/林煒凱)

方德琳

焦點新聞

攝影/林煒凱、陳俊銘

855期

2013-05-09 14:14

護士荒已經嚴重到需要關病房,相關單位卻還拿不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健保局給付給護理人員的費用比基本工資還低,而醫院寧可扣著利潤,也不願改善護理人員待遇,挽救消失的護士,健保局和醫院不能再互相推卸責任。

五月一日,全國勞工大遊行中,護士徐筱琳加入「護理基層產業工會」的遊行小隊。當隊伍緩緩走到行政院前時,她終於忍不住跟著喊著:「我是人!還我《勞基法》!」「我是人,還我《勞基法》!」就在前一天,她剛從北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離職。

徐筱琳有連續上班十三天、無法休假的紀錄,同一隊伍中,還有從長庚、雙和醫院、市立聯合醫院離職的護理師們,她們看到主管抽屜裡都有厚厚一疊等批准的離職單,「後面會有更多人走,因為留下來的人要做更多的事。」她們說。

二○○八年,總統馬英九上任時就說要解決護士荒,但對這群在前線打仗的護理基層人員,至今仍看不到一絲改善曙光。

在遊行拒馬另一邊,行政院大樓裡的官員們手上其實有一份「護理改革近中程計畫」。這份由衛生署去年五月提出的方案,至今執行一年,「效果確實還不明顯。」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盧美秀說。此公會是衛生署最看重的民間護理團體,兩者關係一向良好。

政府既然已提出計畫,為什麼改變仍然這麼緩慢?盧美秀認為,衛生署已經做了一些動作,再三年,事情一定會好轉,但醫勞盟法律顧問蔡秀男則不樂觀,他說:「癥結在醫院與衛生署達不到共識。」蔡秀男曾到日本早稻田研究醫療法律,同時也關注日本醫療改革作法。

 

護士出走元凶一:每月得到的給付 比最低基本工資還低

 

台灣目前狀況是,醫院認為全民健保給付制度讓醫院經營困難,所以無法有效改善基層工作環境;衛生署則希望,醫院也要用獲利來改善醫護人員待遇。

一名不願具名的北部醫學中心醫師說:「有的醫院賠錢,有的醫院賺錢,但是賺錢的醫院彼此也有壓力,就怕誰先調高待遇,將來就給政府一個不給錢的理由。」政府與醫院的持續拉鋸耽誤改革時機,最後被犧牲的就是第一線護理人員。

根據監察委員尹祚芊調查,健保局平均每月給付給護理人員的金額約一萬七千元,比台灣規定的最低基本工資一萬八千元還低。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調查,○九年,健保給付的護理費總額一九九億元,平均給全國九萬三千名護理人員得出,才讓外界知道,原來健保給護理人員的錢這麼少。

換言之,若一名護士正常薪資四萬元,就代表醫院得自行支付中間約二萬三千元差額。「護理人員薪資越高,醫院負擔越重」,制度的設計讓醫院不想增加護理人手。

護理給付過低原因出在:健保給付給護理項目太少,總計在四千多項診療項目中,只有四十三項被列為護理執行。許多需要護理師共同協助完成項目,並沒有把護理費拆開處理。

曾擔任台北榮總護理部主任的尹祚芊說,護理工作有它獨立功能,但其工作常被視為是協助醫師,重要性常被忽略。像開刀房中若沒有刷手護理師、流動護理師協助,醫師也無法獨力完成手術,但健保只支付手術費(醫師)、麻醉費(麻醉師)而已。

奇美醫院柳營分院前執行長、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同意,護理費用總額確實偏低。但是,他認為:「就像醫院有些項目賠錢,但也有項目賺錢,制度不能把每項都定死死的,原本希望醫院自己去統籌分配。」只不過,楊志良設想的美好世界並沒有發生,反而因為健保給付給護理項目過少,讓護理人員成為醫院弱勢的一群。

根據衛生署的資料,在醫院十二類醫事人員薪資中,護理人員排名第十。

從○九年開始,為了改善護理人員工作環境,健保局開始實施「提升品質方案」,至今年度總計撥款七十一億元。然而,審計部專案報告卻發現,這筆錢並沒有真正用到護理部門上。

前兩年,錢用在護理部門的醫院只有三一%。第三年,在立法院要求衛生署落實方案後,醫院被強迫要用在護理部門,但經審計部再次調查又發現,這筆錢卻被用在護理人員訓練費用、行政費、服裝費等,並沒有真正改善第一線工作人員待遇。

「所以,我罵醫院是混蛋啊!」楊志良難掩憤慨,「我當署長時,醫院團體找我,一開口就是錢。我想,我們不是應該來談怎麼做,病人才安全嗎?怎麼都是先談錢?」他質疑,當衛生署真的撥錢用在病房護理時,醫院又把錢花到哪裡去了?

 

護士出走元凶二:衛署撥款、醫院賺錢 護理人員卻沒加薪

 

去年上半年,全國護士荒已經嚴重到開始關病房。台大醫院大刀闊斧,把護理人員薪資拉到與藥師、呼吸治療師等同樣水準。新進護理人員薪資從四萬元拉高到四萬五千元,一下子調升五千元。

盧美秀說:「台大後來就招滿護理師,到現在還沒有缺額。」但其他醫學中心,包括榮總、國泰等各大醫院至今還有缺額。
為什麼其他醫院不能像台大一樣,給予護理人員更好的薪資待遇,回補更多人手,來改善第一線人員的過勞情況?

過去,各大醫院的理由不外乎經營困難,陽明大學護理研究所教授盧孳艷並不認同,她直言:「如果醫院不賺錢,為什麼都還要再擴建?賠錢生意難道有人搶著擴建?」

也有醫院說,賺錢其實都靠停車場、美食街,醫療本業很難賺。對此,楊志良也不以為然,他說:「難道一般人會到醫院美食街去消費?去的還不都是病人與家屬。在國外醫院的財務報表裡,這也都算在業內收入。」

那醫院到底有沒有能力改善病房護理師待遇?本刊推估(如右表),如果病房相關的護理師增加五千元薪資,台大、新光醫院最能承受負擔,多增的人事成本約占醫院醫務淨利一○%左右;其次是奇美、長庚醫院;再其次為國泰與馬偕醫院。唯獨榮總民國一○○年度的醫務淨利虧損八億多元,若加計醫務以外的收入,也還虧損了四.七億元,最沒有能力為護理人員加薪。


以台大來說,從健保局網站查詢到總共有三七五七張病床,依「醫院評鑑標準」,每兩張床要配一位護理師來推算,台大至少該有一八七八名護理師;若每人加薪五千元,一年的人事成本約一.一億元,占台大民國一○○年度醫務淨利十一億元的一○%左右。

 

護理人員低薪問題

▲點擊圖片放大

 

改善護理環境兩解方:明訂健保給付項目與合理三班護病比

 

單就數字來看,除榮總外,各大醫院都有調整病房護理人員薪資待遇空間,但為什麼醫院仍堅持營運困難的說法?

楊志良說:「醫院更想把盈餘拿去擴建、做醫療器材的軍備競賽。」以長庚醫院曾經申請投資質子治療機就要四十五億元來看,自然覺得賺的錢不夠。

楊志良認為最好的模式,就像奇美醫院一樣,事先將盈餘做分配,三分之一用於員工;三分之一用於提升病患照護;三分之一用於設備更新才合理。然而,目前各大醫院結餘使用並沒有明文規定,只能憑各家醫院自行管理。

其實,不只護理人員,每當政府想提高醫護人員設置比例,用來改善醫護過勞時,總會面臨醫院喊窮的困境。醫院希望政府提高健保總額給付,但看在主管機關眼裡,醫院其實也有賺錢,不能把希望全寄託在健保局給錢。

要改善基層護理師待遇,到底這多出來的成本該由誰來承擔?提到錢,事情總會變複雜,尤其當錢的來源可能要提高人民健保費時,問題就更難解決。楊志良直言:「政府要向人民增加健保費,被罵的時候,醫院有人站出來講話嗎?」

現在,護士荒已經嚴重到暫時關病房來因應,照此下去,人民就醫品質會越來越差,衛生署和醫院不能再互推責任。要改善此問題,尹祚芊建議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第一,明訂健保給付護理人員項目。許多需要護理人員協助的醫療項目,應該要把護理費用明訂出來,納入給付,這樣不僅可以改善護理薪資待遇,也能讓他們的專業被尊重。

第二,政府應立刻明訂三班合理護病比,改善目前護理人員過勞情況。馬英九上任時說要達到一比七的護病比,也就是一位護理人員照顧七名病人,達到與日本一樣的水準。

目前,多數醫學中心還有盈餘,能承擔三班護病比調高帶來的財務衝擊,政府不應該在攸關護理人員勞動條件上讓步,要迫使醫院負擔起改善員工待遇的責任。

唯有健保與醫院合力提高護理待遇,同時祭出護病比管理手段,才能讓第一線的員工真正感受到改革的效果,護士荒的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醫院財報透明化

延伸閱讀

00878、00713換股倒數!長榮、慧洋-KY...2025年可能被納入高股息ETF的12檔台股「它殖利率近13%」
00878、00713換股倒數!長榮、慧洋-KY...2025年可能被納入高股息ETF的12檔台股「它殖利率近13%」

2024-11-19

陽明、長榮、萬海下周財報有好兆頭?蔡明彰揭貨櫃三雄最大利多:「川普效應」逼出航海王2.0時代
陽明、長榮、萬海下周財報有好兆頭?蔡明彰揭貨櫃三雄最大利多:「川普效應」逼出航海王2.0時代

2024-11-09

緯創(3231)股價102➝123元、長榮(2603)從183➝220元,想跟著年底作帳行情賺一波「達人推薦這1檔」
緯創(3231)股價102➝123元、長榮(2603)從183➝220元,想跟著年底作帳行情賺一波「達人推薦這1檔」

2024-11-08

萬海喜迎半根停板、陽明、長榮動起來!為何攻勢再起?原來基本面有3亮點
萬海喜迎半根停板、陽明、長榮動起來!為何攻勢再起?原來基本面有3亮點

2024-11-05

長榮、陽明、萬海…航運股「大戶搶登船」,這檔單季EPS挑戰20元,3因素拉鋸後市還能多強?
長榮、陽明、萬海…航運股「大戶搶登船」,這檔單季EPS挑戰20元,3因素拉鋸後市還能多強?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