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去年漏掉的自來水是十億噸,等於五座石門水庫;台灣需要更換的老舊漏水水管總長一萬七千公里,可以把台灣從頭到尾繞十四遍。到底台灣為什麼時常洪災、卻又年年缺水?別抬頭望著天,低頭看看我們腳下的自來水管,它才是罪魁禍首!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不建核四,台灣缺電」的台電說法?
去年漏水五座石門水庫 建水庫不如修水管
二○一一年,《今周刊》曾經拜訪以色列,探尋該沙漠國家僅五%漏水率的祕密。當時,台灣平均每年漏水率是二一%。去年,根據台灣自來水公司統計,我們的漏水率仍然高達二○%。
台灣自來水公司一二年配送共三十九.四億噸的水,但只有二十八.四億噸的水送到消費者手上。去除抄表誤差、竊水和不計水費的水量,算一算,我們整整漏掉了十億噸,也就是五座石門水庫的水。台灣目前水庫總蓄水容量是二十二億噸,也就是說,每一年,我們光漏水就浪費掉一半的台灣蓄水量!
只要我們可以讓漏水率下降一%,就可以省下四千萬噸的自來水。但是比起修水管,政府反而更熱中於建水庫。十三年來,水利署不斷想讓耗資一六○億元的高屏大湖水庫案過關;但是十年來,高屏區的漏水率從一七%升到一八%,卻不思檢討。
高屏大湖水庫案被環評會駁回,也正是因為一六○億元的水庫可以增加居民每日十萬噸的供水量,但同時高雄地區每日漏水量卻高達四十七萬噸;而在台北市第一階段長程管網改善計畫中,僅花了五十五億元,每日就可減少十五萬噸的漏水量。雖然「修水管」聽起來不怎麼誘人,發包工程經費、標案金額都比動輒百億元的「建水庫」少了許多,但對台灣的缺水問題,卻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汰換速度慢 漏水管線換完要等四十年
為什麼?因為頭兩年,政府只撥了二億元給自來水公司,○四年台水好不容易獲得二十三億元貸款。這些經費,只夠汰換四百公里長的水管;但是台灣逾齡的管線長度為一萬七七○七公里,照政府的替換率,要到二○五○年後,才有辦法全部更換。
台灣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林岳表示,近幾年政府已經加速降低漏水率,○四年到○八年共執行一一五億元,降低漏水率二.六三%。他更指出,政府有「另一個十年計畫」,預計投入六四五億元經費,汰換全台老舊管線,要在二○二二年前將漏水率降到一五%以下,目前已經送經濟部審核。問題是,就算計畫通過,台水每年以六十四億元經費「全力衝刺」,預計的汰換率也不過一%。
解決缺水問題 重點是「節流」而非「開源」
在全國漏水率僅五%的以色列,有七成的水表除了是超音波測量,還搭配獨立的3G網路發送器,並用資料庫監控、甚至預測漏水狀況。反觀在台灣,自來水公司每兩個月才抄一次表,「有時候找漏水還得用聽筒,半夜時趴在地上聽才能找出來。」這些,都是台灣極須改善的地方,而且單靠水利署或台水公司,無法解決。
內政部長李鴻源就指出,要解決台灣水資源管理問題,最重要的仍是制度問題。「台灣的缺水問題總是在講『開源』,永遠不講『節流』,因為節流是政治問題,要跨部會、跨領域的政治運作。」他說。台灣的問題不是降雨量不夠,建水庫、人造雨都只能解決短期問題,但一年悄悄漏掉十億噸的自來水,才是台灣缺水的最大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