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在二月二十五日宣布核四將公投後,台電官員提到,核四不商轉電價會漲四成。漲四成幾乎成為廢核緊箍咒,然而真相並非如此。
面對外界質疑,以及陳藹玲「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要求公開資訊呼籲,台電終於對外說明計算邏輯。這一說,大家恍然大悟,原來漲四成並不是單單停建核四而已,而是核一、核二、核三也都除役,完全用天然氣來取代所有核能發電後的漲幅。
在台電一連串對於電價漲幅發言,他們沒有正面回應民眾最關心的「停建核四,電價漲多少?」疑慮;而是偷渡「核一、核二、核三都除役,核四不商轉」前提,在核四公投敏感時機上,誤導外界以為這是一個攸關「電價漲四成」的投票選擇。
在核能議題上,台電一向是站在資訊絕對優勢的一方,身為國營事業,長久以來卻都是用有利的資料,以最貼近自己立場的角度發言,把自己放到了國民的對立面,以至於站在被動方的反核團體,只能見招拆招,拿國外數據及經驗來凸顯台電的謬誤
停建核四電價將高漲?
按照台電公布的計算公式邏輯,單看核四停建影響,電價漲幅為一三%,遠低於外界被誤導認知的四成。
而台電也刻意不提電價可分階段調漲,並不是非得一次漲足。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趙家緯就質疑台電:「他們非常糟糕的是,拿一個漲幾成的總數來嚇人,卻不說漲價的方式,可以採平均每年微幅調漲。」照台電既定規畫,從現在到二○二五年,若只考慮停建核四的效應,將調漲一三%。若分年調漲,平均每年的漲幅僅僅只有一%。
台電表示,廢核後電價會漲四成。然而,核能占總發電量比率高達三○%的日本,即使五十四座反應爐關到只剩兩座,至今電價只漲一七%。而台灣核能發電占總發電量比率約一六.七%,為何會有四成漲幅?令外界大感不解。
在台電「電價漲四成」算法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假設:因為核電成本低,天然氣成本高,兩者間的成本差距很大。所以若停建核四,勢必增加火力發電比率,會使得電價非上漲不可。
核能發電成本非常低廉?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研究,儘管各國數字有差異,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核能發電成本會低於每度電一元(均以新台幣表示)。即使相對便宜的韓國與中國,每度電也都在一.五元以上,比台電貴逾一倍。以台灣所有核能技術都由國外進口而言,光核二廠六顆螺栓就須付出上億元,怎麼可能創下全球最便宜的核能發電成本?
為何台灣核能發電成本遠低於國際水準?根據台電自己的解釋,○.六九元是因建造成本都已在前十五年攤提完畢,只計算燃料費、維護費與後端成本。換言之,台電刻意用扣除核電建廠成本的數字與天然氣比較,才讓兩者差距擴大。若回歸國際慣用的均化成本,電價漲四成的幅度只會再縮小。
其實,即使核四以二元發電成本估算,也有低估嫌疑。因台電向來都嚴重低估核電廠的除役與核廢料處理等後端成本。台電將核四廠未來後端成本以每度電提撥○.一七元預估。依此計算,核四年發一九三億度電,四十年累積共一三一二億元後端成本。
然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所撰寫的〈新台幣焚化爐-核四如何燒掉你的荷包及未來?〉報告中提到,若比照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資料所提及荷蘭的Dodewaard核電廠,以核四廠的規模可能要花到一八六○億元的除役成本,這還不包括天文數字的土地恢復成本。
而比照英國放射性廢棄物管理委員會估計的高階核廢料處理成本標準,核四廠將付出高達一一○○億元的高階核廢料處理成本。而依照國內既有的低階核廢料處置成本標準,處理核四廠的低階核廢料將花費一三二億元。
因此依據國際經驗來看,核四廠所有後端成本將達三○九二億元,竟然較台電自己所估計的結果高出一.四倍!
參照國際標準所得出的核四後端成本,與台電的數字比較之後,依比例計算出每度電將提撥○.四元進入後端基金,而核四廠的發電成本將是每度電二.二三元,較台電的預估高出一成以上。
過去,核電在民眾認知中,是便宜的發電方式,但此優勢正隨核安疑慮而不斷改變。以核四廠為例,為彌補過去工程弊端,並強化過去不足的諸種安全防護設備,不斷追加預算,目前預估至少須花費三三○○億元,甚至有可能再超過數百、上千億元。
根據德國環保部顧問麥克.施耐德(M. Schneider) 接受採訪時提到,福島核災後,核電廠安全標準提高,更墊高核電廠建造成本。也因此,全球投入核能發電資金逐年縮減,已遠低於不斷攀升的再生能源。
改以天然氣發電成本高昂?
台電對此解釋,因為天然氣廠需要花十年建造才能運作,五.七元是以建造成本加上預估天然氣價格漲幅所計算出來。但在台電假設中,天然氣的價格會越來越貴,而核能卻永遠不會漲價。美國能源資訊署的預估則完全與台電背道而馳。根據研究,到了一六年,包括傳統燃煤、天然氣、風力、地熱、生質能等發電方式,都會比核電便宜。
即使核四續建 未來電價仍會漲
數字是一門科學,然而電價計算公式背後的假設,卻猶如魔術般變幻莫測,令人難以看清箇中手法。在核四即將訴諸公投時,台電應該將它計算的方法、邏輯透明公開,接受外界的檢驗,才能讓民眾投票選擇時,有公正客觀的判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