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資深前基金經理人透露,「普格案」整件事可以用七個字形容,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只要懂產業、市場的中高階主管成共犯,有再多規定都可以被「客製化」。第一金投信出事背後,凸顯內部選股過程的三大漏洞。
據檢調偵查,第一金投信三位基金經理人喬仁傑、許訓誠及許弘政等,疑似勾結外部人士,自去年七月利用共同基金買進普格,協助炒股集團順利出貨,導致投資人虧損達二千多萬元,事後三人並收取回扣,事件曝光之後,再度引爆投資人對國內投信業者的信心危機。
「盈正案後,財政部已要求清查,為何內部稽核還是失靈?」財政部長張盛和的震怒,恐怕也是投資人的一大疑惑。
內稽內控失靈主因,要從第一金投信內部投資流程談起。金管會規定,一般經理人買股票必須嚴格遵守四大流程,也就是投資分析、投資決定、投資執行及投資檢討都要有書面形式;任何股票交易,都必須依據分析報告做決定,且進行交易時應有紀錄,並按月提出檢討。
漏洞一:有報告就能買股 經理人有「客製報告」空間
首先,第一金投信內部規定,買進個股應出具市場研究報告,說明該公司投資價值。近三個月內的公司拜訪報告,經理人可直接引用當附件。但前提是,「公司股價須在建議操作區間內,否則電腦系統會自動剔除。」一位熟悉第一金投信交易流程的業界人士舉例,投資報告中若建議某檔個股的操作區間在三百至四百元,一旦該股股價脫離此範圍區間,經理人就無法從電腦擷取該檔個股的研究報告。
這層機制的意義,在於確保第一金投信的經理人「不會在股價高於研究報告建議價格時買進」,但業界人士透露,對於心懷不軌的經理人來說,這一層機制「形同虛設」,為什麼?「因為經理人可以自己寫劇本。」他解釋,經理人只要適當時機「拜訪公司」,並且配合炒股集團的需求提出建議買進的價位區間,事後寫成研究報告,就能為自己日後的買進動作找到投資報告當作背書。
為了避免研究報告被刻意利用的風險,國內不少投信公司對於市場較不熟悉的個股報告,會以類似「公審」的方式進行第二層把關,「像普格這種市場不熟悉的股票,經理人或研究員在拜訪公司後隔天,就會被要求在早會當中提出報告,其他經理人或研究員也將針對這家公司進行討論,展開攻防。」
一位操盤資歷逾十年、現已退出投信圈的基金經理人指出,有些剛進市場的經理人,可能也怕被公司騙,所以將拜訪內容公開,接受公評,是很多投信都會採用的辦法,基金經理人也能因此建立起防禦心,免得誤踩地雷。從結果來看,第一金投信顯然沒有這樣的討論、把關機制。
漏洞二:經理人選股不設限 爭議公司也能成為加碼對象
「不可買進名單」主要條件有三,包括財務狀況不佳、具爭議的公司,及證交所每日公布、異常波動的警示股。「像普格這種有爭議的公司,就會被列入黑名單!」張雍川說,若系統中有新增投資報告,主管與其他基金經理人也會攤開在陽光下討論,透過公審方式,讓有心與外部人士勾結的經理人不敢提出,或接受檢驗。
業界判斷,第一金投信的經理人會一路暢通無阻的買進普格,顯然這些該有的把關機制都沒有做,某資深經理人更指出,「從普格過去的營運表現來看,如果研究報告經過經理人公審,普格這檔股票絕對過不了關!」
攤開普格財務數字,就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來看,公司自二○○九年第四季虧損後,到一一年底只有一○年第三季出現單季獲利,其他各季都呈現虧損;另外,基金經理人投資常以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作為選股指標,而普格自○九年第三季起ROE就轉為負數。
漏洞三:高層防線崩盤 投資主管帶頭炒股
知情人士私下透露,就算買進普格的報告一路闖關成功,經理人附上投資報告書、投資決定書後,還是需要經過基金管理部主管、投資研究處主管及總經理簽核,才能進行下單交易。但這次投資部門主管也涉入其中,自然輕易就放水,「連熟悉產業、市場動態的主管都簽核了,更高階、行政事務繁忙的總經理,就更難把關了。」。
「整件事可以用七個字形容,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上樑就是投資部門主管,只要懂產業、市場的中高階主管變成共犯,有再多規定、書面報告都可以被『客製化』。」前資深基金經理人如此評論。
本次涉案的三位經理人當中,喬仁傑是國內老牌基金經理人,過去操作台股績效不俗,在第一金投信期間,他也曾擔任馬來西亞基金、歐洲基金及全球型基金經理人,最高職稱是新金融商品處主管;而據傳,許弘政曾任基金投資部門主管,兩位都算得上是審核經理人下單買賣個股的關鍵人物。
不只如此,第一金投信總經理陳德偉並非投資領域或業務部門出身,而是來自於主管投信內控的稽核單位,稽核出身的總經理帶領的團隊,卻爆發出最醜陋的炒股弊案,讓整起事件看來更加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