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年開始,一九九四年後出生的役男僅須接受四個月軍事訓練,二○一五年開始,「義務役」在台灣將成為歷史名詞。「全募兵制」啟動的同時,其實我們正站在懸崖邊,進退維谷……。
你的孩子要當兵嗎?
根據總統馬英九的「全募兵制」政策,今年十九歲以下的孩子將不用當兵。然而眼看政策實施在即,二○一二年十一月五日的立法院國防委員會中,國防部部長高華柱在立委江啟臣逼問下竟承認,未來若募兵制推展不順,「可以恢復徵兵制」且「一定要恢復為兩年」這樣的言論,引發輿論沸騰。當我們探究下去才發現,高華柱並非信口雌黃,募兵政策極可能是一樁騙局!你的孩子,恐怕還是得當兵……。
依國防部規畫,至一四年底志願役員額必須擴充到十七.六萬人,並讓義務役走入歷史,達成全募兵制的既定政策。而以一三年初約十四萬志願役人數來算,即使不考慮停役、除役人數,國軍在未來兩年內須募集超過三.六萬名志願役員額。
沒人!軍人比率高、少子化難招募
從過去一年的募兵狀況來看,兩年招募三.六萬人,幾乎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回顧一二年,國防部預計招募一.五萬士兵,但全年結算,卻僅僅募集近八千人,以此成效來看,未來兩年的目標何等艱鉅!
為何難以募集足夠的員額?簡而言之,兩個簡單卻無解的問題,卡死了台灣走向全募兵的未來:沒人、沒錢。
首先,從「沒人」的角度分析,若比較台灣與其他募兵制國家的軍人比率,會發現台灣需要軍力人數與總人口數的占比,遠遠高過其他採行募兵制的國家。
依照國防部現行規畫,台灣最適兵力規模約為二十一.五萬人,以此計算,台灣的軍人占總人口比率將達千分之九.二;相較之下,日本是千分之二,中國是千分之二.二,澳洲是千分之二.五。至於軍隊福利優渥,卻仍須靠綠卡吸引大量外國人入伍的美國,也只達千分之五。
國防部究竟如何有信心在短短幾年內,招募到較美國高出八成的志願役人數比率?
若進一步納入少子化因素考量,我們只能更悲觀。全募兵制成功的關鍵是「招募士兵」取代「徵召士兵」,而招募來源則是十八至二十八歲的人口,目前此區間的青年約為三五七萬人;然而十年後的二○二三年,同齡人口將僅剩二九九萬人,十年內減少約五十八萬人之多。而依規畫,國軍志願役人數卻須維持在二十一.五萬人,因此募兵的艱難情況勢必繼續惡化。
沒錢!環境不如人 人事費連年升
在人口數量先天不足的情況下,要募到足夠的兵源,只能提高「當兵的誘因」。這方面,又遇到了「沒錢」的問題。
研究國防政策多年的立委林郁方,對美國募兵制了解深刻,他對於美軍招募軍人的優厚條件感到讚歎。林郁方回憶:「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班上有幾位西點軍校畢業的同學,他們當完連長就可以申請到外面念碩士班,當完營長就可以申請念博士班,台灣開得出這些條件嗎?」
林郁方以自己觀摩美軍的經驗推估:「我算過募兵制如果要做得比較理想,包括大幅調薪、改善軍隊環境,台灣每年要多投入六百億元!你投得下去嗎?」
很顯然的,募兵制的理想目標需要各項軟硬體條件支持,這些條件則需要龐大的金援。然而,光是眼前的經費與財政負擔,就已經是一座看不見頂、難以攀越的山峰。
根據國防部的估計,一三年與一四年為了支付多出數萬名軍人的薪水,國防預算中的人事維持費用,就分別較一二年增加二十億元與四十一億元;若再加上訓練費,以及內政部撥用於退輔會、海巡署、替代役等方面所增加的費用,預算至少分別增加六十四.四億元與一五二.九億元。
滾動式員額荒謬 若募不足數 危及國防安全
沒人、沒錢,募兵制的政策口號喊得震天價響,但國防部其實也很清楚,如期招足員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部長高華柱早在一二年三月面對立委質詢時就曾提出,未來針對國軍人數規模可能會「階段性、滾動式進行兵力調整」。
對此,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陳文政大呼政策荒謬:「這二十一.五萬人應該是針對防衛台澎金馬會遇到的威脅,設計我們的兵力配置,評估出來該有的員額。『滾動式員額』講白了就是根本不曉得該有多少員額!募到哪裡就滾到哪裡,這是拿台灣國防安全開玩笑!」
《全球防衛》雜誌資深編輯陳國銘認為,一個國家軍事支出的理想結構,應當是人事費用包含退撫支出共占五成,軍事投資與作業維持費用各占兩成五。然而檢視台灣當前國防預算,不含龐大的軍人退撫支出在內,光是國防部所管理的人事維持費就已經占了五成,並且逐年攀高中。
「現在的戰爭形態是需要投入更精密的高科技,武器系統越來越貴,但是整體國防預算又在減少,人事費用勢必排擠到我們的軍事投資,我們現在的發展是不健康的。」陳國銘憂心地表示。
然而即使茲事體大,令人擔憂的募兵制政策,至今居然未曾公開計畫書供外界檢驗監督。《今周刊》兩次去電國防部發言人室,詢問能否提供「募兵制實施計畫」,首次得到的回覆是該文件屬機密文件,無法公開。第二次稱礙於內部作業不便提供,至於究竟是不是機密文件,則改稱「不清楚」。
「兵役懸崖」在眼前 靠摸石頭過河 邊走邊改?
其實這樣草率的政策,必須歸咎於台灣的政黨惡鬥與政策買票文化。○七年總統大選前夕,馬英九與蕭萬長競選團隊在九月二日公布競選國防政策,宣示一旦當選,將於四至六年完成全募兵制。至此,無論藍營或綠營,已無人能承擔反對募兵,造成選票流失的後果,台灣注定走上募兵制一途。
○八年五月二十一日,就在馬英九就職的隔天,時任國防部部長的陳肇敏公開表示推動募兵制有困難,「是國防部嚴峻的考驗。」沒想到隨後國安會竟然跳過國防部,逕自納編內政部、外交部、經濟部、海巡署等各單位,促請行政院籌組跨部會小組,主導募兵制政策推動。
國防委員會立委蔡煌瑯表示:「這完全是政治性考量!當時馬英九把募兵制當成未來爭取連任最重要的國防政策,但是國防部卻一直反對!所以國安會才不找國防部來開會。」
○八年底,監察委員黃煌雄主持的調查報告出爐,內容詳陳募兵制對國防戰力及政府財政可能造成的潛在負面影響,然而監察院的調查報告終究沒能讓草率的募兵政策踩煞車。
一一年年底,再度來到總統大選前夕。爭取連任的馬英九促使黨籍立委趕在十二月二十八日三讀通過《兵役法》增修條文,為全募兵上路之後,常備役體位國民的「四個月軍事訓練」立下法源基礎。
兩日後,國防部副部長趙世璋宣布,一九九四年後出生之役男,只須接受四個月軍事訓練,並於一五年停止徵召義務役,為全募兵制政策添上最後一塊拼圖。這時,離總統大選投票日只剩下兩星期。
對於募兵制未來發展,無論贊成者或反對者都有一個共識:我們沒有樂觀的空間。支持全募兵政策的林郁方說:「我們現在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邊走邊學、邊學邊改啦!」
而反對募兵政策的陳文政則稱,全募兵制猶如一座「兵役懸崖」在我們眼前,「國防部叫我們跳下去,還說政府會擬定完善配套措施當降落傘,讓我們不會傷得太嚴重。但奇怪的是,究竟我們為什麼要跳?」
無論你怎麼看待「服兵役」的正反影響,可以確定的是,政府在缺乏周延思考之下,斷然以「不用當兵」作為討好選民的政策,就是一種「不負責任」;若其結果如高華柱所言:「恢復徵兵制,而且當兩年兵為宜。」那麼,政府的不負責任,就已嚴重打亂一個孩子在踏入社會前後的生涯規畫。
而若結果是政府「硬幹」,那麼,政府的不負責任,更有可能危及國家安全。
沒人又沒錢 募兵制走不下去?
兩個簡單卻無解的問題,導致難以募集足夠的員額,卡死台灣走向全募兵的未來。
問題1.沒人
1.總人口少,軍人比率過高。
2.少子化嚴重,未來更難招募。
問題2.沒錢
1.財政吃緊,無法砸錢提高誘因。
2.人事預算已過高,排擠軍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