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濂松穿梭國際政經社交舞台上三十餘年,民間大使的影響力也綿延逾三十年,如今告別人間,曾享有的名聲繁華或將隨時間流逝而煙消雲散。然遙想當年盛況,不禁要問,台灣民間經貿大使是否後繼有人?
對此,嘉泥董事長、曾與辜濂松聯手打過無數經貿外交戰役的張安平認為,台灣外交功勞簿上最關鍵的一役,應為辜濂松記上一筆!
張安平搜索著距今超過三十四年的記憶,那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宣布從隔年的一月一日起與台灣斷交,台灣像無頭蒼蠅一樣,陷入惶恐擔憂。
一個月開百場會 打下《台灣關係法》基礎
該如何與美國互動往來都茫無頭緒,台美之間從人貨交通、郵政、商業、軍事等各方面該如何維持互動往來?從未有前例可循,可以說「陷入僵局」。包括辜濂松與張安平在內,與美國官民之間早已有交誼往來的企業家,意識到一旦美國關上與台灣官方正式往來管道,另闢蹊徑,建立一個新的溝通平台成為台灣的當務之急。
於是,由辜濂松號召好友東鋼董事長侯貞雄、理成營造董事長衣治凡、時代基金會執行長徐小波、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前總會長陳長文,以及張安平等五人,在第一時間動身前往美國華盛頓。六人徹底展現人脈網絡,短短的一個月之內,動用自己所認識的美國議會人脈,每天密集安排與美方參議員、眾議員會面餐敘。「吃飯談、上會議桌談」,希望能「無縫溝通」了解美方想如何?台灣應該做什麼?
那一個月之間,每天至少有五場至八場,加總百來場的會面,張安平回憶,形式不拘,除了個別會談,甚至舉辦大型餐敘,一次請來三百多位美國參眾議員,由五人在台上「備詢」,藉著「你問我答」,廣泛蒐集美方意見,最後彙整提出關鍵意見:透過法律鞏固台美關係。這份報告,便是由辜濂松代表簽名交給官方參考。辜濂松等人一個月的奔走,為日後《台灣關係法》順利誕生,打下重要基礎。
辜濂松等六人在華盛頓「出使」任務,都是自掏腰包,不計代價,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沒有拿政府的好處」,而與美方溝通所需的文件資料,會面地點的安排聯絡,在在需要人力,這些大多「由當時中信銀的員工support(協助)」。
那一個月的僕僕風塵,恰正是台美斷交後,兩方的關鍵時刻。參與其中的人,回想起來竟有如章詒和的小說《往事並不如煙》般地感慨。當年六人小組不僅僅全然是自發行為,且在那一個月之內,六個人自費的花費,每人至少逾上萬美元,以當年匯率兌換成新台幣的金額,總額足以買下台北的好幾棟樓房。
(圖片來源/達志)
善用人脈串聯組織 經貿外交官誰人可繼
外交是人脈的戰爭,此後辜濂松更以中信銀、中信金的銀行家身分,活躍在各式各樣的國際經貿組織,靠著他長期奔走縱橫於亞太各國,與各國金融家交好,累積的雄厚人際網絡,積極串連國際經貿組織。
譬如辜濂松透過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主席身分,與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合辦研討會,主辦地點就設在台北,便能請來亞洲企業、國際財經專家到台北,無形中加強國際認識台灣的機會。
其實,早在三十年前,他就以中國信託的名義,首開先例地在美國雙橡園舉辦晚宴,廣邀美國財金領域民官人物參加;在國際貨幣基金(IMF)年會開幕前夕,設宴邀請款待世界各國重要銀行代表,並在會中安排我國央行總裁及部長級人士進行演講,把台灣推介給國際社會;讓台灣能在非官方場合,伺機放送官方聲音,排場講究,力求讓來賓留下深刻印象。
當台灣在中共干擾下,退出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World Bank)後,辜濂松立刻運用自己擔任亞太商工總會(CACCI)會長的身分,發起亞洲銀行協會,以亞太地區金融機構為會員,獲得業界普遍支持。
當時二百多位亞太地區銀行業代表齊聚台北,台灣因此不至於在區域金融整合潮流正盛時刻缺席。前總統李登輝破冰之旅到泰國,能與泰皇會面,也是辜濂松背後出力的結果;辜仲諒也曾經說,父親與泰皇、馬來西亞元首家族頗有往來,交情匪淺,在在顯見辜濂松耕耘東南亞國家的深度。
辜濂松穿梭國際政經社交舞台上三十餘年,民間大使的影響力也綿延逾三十年,英文名字JK(Jeffery Ku)在國際上享有知名度。如今,JK告別人間,曾享有的名聲繁華隨時間流逝都將煙消雲散。遙想當年盛況,不禁要問台灣民間經貿大使是否後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