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片檢討軍公教年終慰問金,以及擔憂勞保年金縮水的聲浪之際,關於休耕補貼的改革拉鋸也正在上演。農委會調查最近五年、每年連續請領兩期休耕補貼的農地主資料,發現有「養地」大戶五年來累計坐領超過一千萬元的休耕補貼,「投資報酬率」令人咋舌。
根據農委會統計,國內稻田耕地面積從一九九一年約四十七萬公頃,降至二○一一年約四十萬公頃,其中最近十年,每年大約有超過二十萬公頃稻田休耕。目前每公頃每一期作補貼四.五萬元,兩期作是九萬元,農委會平均每年要付出一一○億元的休耕補貼與輪作獎勵。
如果農地維持一期生產、一期休耕的模式運作,休耕有助於涵養地力。但最近農委會調查發現,在每年約二十萬公頃的休耕田當中,有將近五萬公頃農地、十六萬名農地地主是連續兩期休耕。在這些連續休耕地當中,又有多達三.二萬公頃是連續十期休耕(連續五年兩期休耕)。也就是說,這三.二萬公頃休耕農地主,已經連續五年未從事農業生產,坐領休耕補貼。
▲點選圖片放大
領補貼休耕農戶 五八%並非以務農為主業
為了推動活化休耕地的政策,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特別針對這群連續五年坐領休耕補貼的農地主資料進行稽查,結果發現領取休耕補貼的前十名大戶,掌握的農地面積都在五公頃以上,前三名更分別高達二十九公頃、二十二公頃與九公頃。
如果以休耕補貼每年每公頃兩期合計九萬元計算,這名全台最大的休耕農地主一年可坐領二六一萬元,連續五年累計已領取超過一千三百萬元的休耕補貼。
據了解,這名全台最大的休耕戶坐落於桃園縣,至於是否為農民?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語帶玄機表示,事關個人隱私,不便透露,但也意有所指地說:「這名休耕地主有無農保,我就不知道了。」留下令人想像的空間。
陳保基接著拿出資料說明,這十六萬名休耕農地主當中,五八%不具備農保資格,也就是並非以務農為主業。他說,每期對休耕地主補助四.五萬元,衍生出不利於年輕人投入農業生產的問題,因為農田休耕沒有製造農村就業機會,也墊高農地的租金。
「你辛苦賺錢、繳稅;靠農地休耕賺補助費,免稅!」被媒體封為「科技農夫」的台南善化雜糧生產合作社經理蘇建鈞,對休耕補助變相成為不事耕種的養地大戶收入來源,也笑說自己不禁成為崩世代憤青。
今年二十六歲的蘇建鈞,因為利用谷歌地圖與導航器算出「最短耕田路徑」,節省農機油耗,而被封為「科技農夫」。
科技農夫也哀嘆 台灣小農反被補貼政策所害
從中山大學材料光電系畢業的蘇建鈞,因為大三時到美國加州當交換學生,看見美國人寧可將科技產業交給亞洲代工廠商,也不願放棄農業,讓他萌生務農的念頭。三年前畢業後加入父親一手創建的台南善化雜糧生產合作社,承租三十公頃農地,當起「大佃農」,利用科技知識提升經營效率,希望在國際糧價高漲之際,有效降低農業經營成本。
他說,現在年輕人苦哈哈,初入社會只能勉強領二十二K月薪,還得繳稅;但擁有資產的農地主,只要休耕,就可以年年領補助,世代領補助,而補助來源,卻是來自毫無農地資產,且辛苦賣命掙錢,想成家立業的崩世代,這實在是違反公平正義。
喜歡以「小劍劍」為名用漫畫分享務農甘苦的謝銘鍵,對於蘇建鈞的說法心有戚戚焉。他舉個人親身經驗為例,如果一年連續兩期休耕的政策不能改為一年只准一期休耕,他明年的水稻耕作面積將會從十五公頃掉到只剩二到三公頃。
謝銘鍵解釋,現行一年連續休耕兩期,每公頃可領九萬元,若扣除了政府規定必須種植綠肥作物所需要的成本,農地主實際可領每公頃六至八萬元的休耕補助。也就是說,如果農民想要承租休耕農地擴大生產面積,至少得出每年一公頃六萬元以上的行情價格,休耕農地的主人才可能有意願出租,而他在鄉下看到某些農地主甚至要求高於九萬元的租金。
「租不到足夠的稻米耕地,只耕作兩、三公頃,根本稱不上『職業農夫』。」謝銘鍵說,現在種稻利潤微薄,一定得靠大面積生產,才有辦法達到年收入百萬元的可能性。要應付大面積耕作,必須購買農機具採行機械化耕作。同時為了自產自銷賣得好價錢,又得投資購買碾米機、烘乾機與包裝機等。這些農業機械投資花費了兩、三百萬元,到現在都在付貸款,如果沒有靠大面積耕作提高收入,根本無法償還貸款。
「以稻作來說,如果租金要這麼高,務農幾乎沒有利潤可言,承租的農民被迫去衝高農作物產量,希望賣多一點錢來彌補租金成本。結果肥料下得很多,加重水稻病蟲害發生的頻率,又施更多農藥。最後,肥料與農藥的成本又吃掉利潤,消費者更是吃得不安全。」謝銘鍵說,休耕政策一定要改革。
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所長盧訓與世新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劉志偉計算,自一九九七年起,政府為因應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所造成的衝擊,祭出休耕補貼政策,一九九七至二○一○年用於休耕補貼的金額累計高達一○二七億元!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說,農田休耕沒有製造農村就業機會,不利年輕人投入農業生產。
學者專家齊呼籲 政策不調整,台灣農業無望
劉志偉表示,當台灣社會為了軍公教人員退休福利而吵得沸沸揚揚之際,殊不知政府每年用於休耕補貼的支出高達近百億元,領取休耕補貼的地主中,五八%根本不是農民。一般人辛苦納稅,無異送上白花花的銀子讓一群地主維繫他們的農地資產利益。
「此種尚未開戰,自己就先舉白旗的作法,完全扼殺台灣農業轉型的可能。」他說。
以學者身分出任農委會主委的陳保基舉韓國為例,因應與其他國家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所推出的「對地補貼」政策,每公頃一年的補助金額才相當於新台幣一萬元,但台灣在休耕政策下,一年要花九萬元。
他說,韓國農業因應自由貿易讓步比台灣大,對農地補貼也才一萬元。但台灣每次選舉,老農津貼與休耕補貼就不斷加碼,扭曲農業發展。休耕制度既未創造生產力,也沒有提供就業機會。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用熱量計算只有三二%,在已開發國家中是最低的,連日、韓都有四二、四五%。」陳保基說,休耕政策造成的問題若不解決,台灣農業就沒有希望。
農委會目前已向行政院提出「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中程計畫」,以連續兩期休耕的農地五萬公頃為優先活化對象,鼓勵農地主其中一期種植進口替代、具外銷潛力、或有機認證的作物。
以鼓勵種植進口替代的大豆或硬質玉米為例,未來同一田區每年仍得辦理一期休耕,領取給付每公頃四.五萬元,另一期若種植硬質玉米或大豆,每公頃可領取獎勵金四.五萬元。也就是說,政府同樣每公頃一年補貼九萬元,鼓勵從事生產,而農民種植作物出售,還會有額外收益,使收入高於連續兩期領取休耕補貼。
陳保基表示,二○○八年國際糧食與穀物價格上漲後,一直處於高點。以前台灣小農種硬質玉米成本很高,沒有辦法與進口的便宜價格競爭;但現在進口玉米一公斤約需十二元,其中有三元是運費。如果推動本土硬質玉米保證收購價格一公斤九元,除了保障農民成本不致入不敷出,價格上也與進口接近。
陳保基樂觀認為,同樣補貼四.五萬元鼓勵農民生產,就能帶動農機、運輸、儲藏、資材等相關產業發展,也就能增加農村的就業機會,吸引年輕人回鄉,並透過小地主大佃農等配套政策,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生產效率。
不過對農民來說,雖然農委會提出誘因,最擔心的還是銷路問題。「如果種出來沒人要收,或是收成價格不好,很難吸引年輕人回鄉務農啦,還不如休耕。」雲林一名六旬老農道出心聲。
(作者為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網址為http://www.newsmark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