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六月二十九日公告一紙將讓台灣食品安全「風雲變色」的行政命令,若此命令在八月底正式生效,未來「無臭無味」的輻射食品將端上你、我餐桌!衛生署帶頭開放輻射食品就地合法,全民的健康將由誰來把關?
周末台北午後,某日系百貨地下超市擠滿了前來採買的家庭主婦,不管是東京築地直送的生鮮海產、青森直送的水果,或是各種日系乳製品糖果餅乾,就算價格比外面貴上一倍,主婦們也買得不亦樂乎。因為長久以來,台灣民眾相信「日本進口的食品,品質一定有保障」。
過去這樣的認知或許正確,但是去年日本發生三一一福島核災後,日本國內不斷發現食品遭到放射性物質的汙染。一年多來,包括中國、韓國、香港、美國、歐盟等,也都曾經驗出過日本銷往該國的生鮮或是食品、茶葉,含有劑量不等的放射性物質;日本食品安全的神話,徹底被福島核災給打破。
反其道而行 日韓管控嚴 台灣居然放鬆
一年多來日本許多食品當中被驗出含有放射性銫─一三七及銫─一三四,這主要是因為福島核災所造成。由於銫的半衰期長達三十年,是影響環境相當嚴重的放射性核輻射物質。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如果食入遭到放射性銫汙染的食品,銫會累積在人體的肌肉,經過體內長期曝曬的結果,染色體將出現病變,罹患癌症的機率就會大幅增加。
而分裂中的細胞如血液、精子、卵子對於銫最為敏感,因此嬰幼兒、成長中的青少年以及孕婦,若吃入含有放射性銫的食物,對健康的影響將相當大。至於碘一三一食入過多,或是暴露在此環境過久,則會大幅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
為了挽救日本人對於本國食品的信心,從今年四月一日起,日本對各類食品實行更嚴格的檢出標準。新標準規定嬰幼兒食品、牛奶的放射性銫檢出標準為五十貝克/公斤;蔬菜、穀物、肉類等其他食品由五百貝克/公斤緊縮為一百貝克/公斤;飲用水標準由二百貝克/公斤緊縮為十貝克/公斤。
貝克(Bq)是放射性活度單位,貝克/公斤(Bq/kg),就是每公斤食物當中,放射性物質的含量單位,這個數字越小,表示食品安全管理越嚴格。
鄰近的韓國也宣布,從今年四月起對日本進口產品的放射性銫標準,由現行三七○貝克/公斤緊縮為一百貝克/公斤,進行嚴格管理。與此同時,歐盟也在今年四月五日宣布,為配合更嚴格的日本新標準,歐盟將現行放射性銫標準由現行六百貝克/公斤,緊縮為五百貝克/公斤。
無討論就通過 衛生署竟說:國人反應過度
當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因為日本核災,而把食品當中放射性銫的標準越訂越嚴格的同時,與日本屬同一經濟海域、一年進口日本可食用性產品金額高達百億元的台灣,竟然匪夷所思地決定將食品中放射性銫的標準放寬。
今年六月下旬立法院休會後,趁著朝野把焦點都放在臨時會亟欲通過的美牛案,衛生署在六月二十九日公告一紙「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汙染安全容許量標準」修正草案預告。
由於當時衛生署長邱文達出國,此函令由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代行。根據此修正草案內容,除了將稀有放射性鍶、鈽、釕等列入管理,還預計把國內其他食品,放射性銫含量標準由現行三七○貝克/公斤放寬到六百貝克/公斤,調整幅度接近一倍。
由於衛生署在整個行政命令制訂的過程,並沒有對外說明法令調整的原因,也沒有評估變更後對國人健康的影響;甚至沒有經過立法院或是公聽會充分討論,也沒有進行跨部會協商,更沒有開放公民參與討論,就逕行公布草案內容。因此公布後,引發各界撻伐。
對此衛生署表示,這個修正草案在去年五月,正式提送書面資料給原能會以及食品安全與營養諮詢會議委員審查,經重新估算及修正後,於今年三月辦理第二次審查,並在六月底正式辦理草案的預告。由於兩次的審查都獲得原能會及多數委員的同意,所以並沒有另外召開審查會議或是跨部會會議。
衛生署認為,這次把過去沒有規範的鍶、鈽、釕等納入規範,且台灣的標準還比歐美都還要嚴格,「國人對於這個修正案的反應太過度了!」
▲衛生署為何要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調整「食品輻射含量標準」,發布行政命令時不在國內的衛生署長邱文達,有必要對外說明。(攝影/陳俊銘)
政府把關鬆散 立委怒批:想發災難財!
對於衛生署的說法,國內輻射專家、北醫公共衛生系教授張武修認為,歐美國家的嬰幼兒大都喝母乳,這與台灣大多數嬰幼兒喝很多沖泡式奶粉的情況大為不同;所以台灣不能套用歐美的標準,應該與生活習性相似的日本新標準看齊,將食品的檢測標準訂得更嚴格,才是衛生署應該為國民健康把關的要點。
「衛生署十五位食品安全與營養諮詢會議的諮詢委員,大多是食品化學背景,並沒有專門研究輻射汙染食品安全的專家。」主婦聯盟祕書長黃嘉琳憂心地說。
日籍台灣媳婦小宮有紀子說,日本飲用水在核災後,銫的標準一度是二百貝克/公斤,被民眾痛罵後,今年四月改為十貝克/公斤;而美國飲用水標準是○.一一貝克/公斤;德國○.五貝克/公斤;WHO(世界衛生組織)十貝克/公斤。核電廠排放出廢水的標準是九十貝克/公斤,台灣一般飲料標準竟然要調高到六百貝克/公斤,實在是不可思議。
立委田秋堇說,韓國或歐盟的作法是要防止在日本已被列為放射性銫超標的食品,透過進口或是第三地進入自己的國家;台灣食物自給率僅三成,竟在沒有經過公開討論的情況下,就想放寬標準,政府要不是「欠罵」,就是背後有人想趁機「發災難財」。
一位不願具名的衛生署前署長就說,一般會去修改食品安全的標準,大概不外乎健康、經濟以及政治三個因素,美牛就屬於政治因素;而現在衛生署想把其他食品當中輻射含量標準放寬,這顯然不是為了國人的健康把關,而是還有其他考量的因素。
從過去的戴奧辛牛奶、鴨蛋、瘦肉精、三聚氰胺毒奶、塑化劑,到現在可能要放寬含有輻射的產品進入台灣,讓民眾把遭汙染食品吃進肚子。人民不禁要問,台灣的食品安全管控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政府無能?還是經濟利益大於一切?
「日本人不吃,就可能流到台灣!」
台灣食品安全由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負責,不過在食品輻射含量檢測部分,則交由原能會處理;原能會再委由位於桃園龍潭的核能研究所,以及高雄的輻射檢驗中心檢測。
因此,進口到台灣的日本食品,會由食品藥物管理局位於桃園或基隆辦事處取樣抽查,通常食品抽樣比率是2%,一般水產、水果抽樣2%到5%,再將抽樣的產品分送檢測。
只是從福島核災到現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現日本輻射食品,鄰近日本的台灣卻從未發現過。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及北醫公共衛生系教授張武修都認為,台灣一年從日本進口食品高達百億元,卻從沒驗出含有輻射的產品,這點相當不尋常。
此外,台灣檢測的方法也令人質疑。當我們表明記者身分電話詢問時,核研所以及原能會都說:「標準作業程序應該都是要將受檢食品絞碎的。」但是當記者以民眾身分電詢時,核研所人員竟答覆:「檢測時並不會把食品絞碎。」當我們進一步詢問:「日本的檢測不是都要絞碎?」對方的回答是:「我們的檢測方式已經很準確!」
在檢測食品的輻射含量上,日、韓都是搗碎檢查,歐洲德國、烏克蘭也都是搗碎檢查。日本檢測多用鍺半導體檢測器伽瑪射線光譜進行核分析,而且定量,檢查也因為花較長的時間,所以才能精密查出輻射物質含量。
台灣採取「非破壞檢查」,只把食品放到儀器上看放射線能譜及含量,作法相當粗糙。因為沒有搗碎的檢測法,等於只測食物的表面劑量,許多日本檢測專家都指出,這樣的檢測方式毫無精準度,只能檢測到實際含量的極少部分,甚至檢測不出來,而且這只是「表面劑量」而已。
京都大學原子爐學者小出裕章就表示,「日本人自己不吃輻射汙染食品,就會流到別的國家。」因為根據當年蘇聯車諾比核災的經驗,歐洲各國的核汙染食物,都出口到當時的東南亞、非洲等地;因此「日本人不吃,這些東西就可能流到台灣」。
(劉黎兒、張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