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穀物市場的供需狀況來看,美國的嚴重乾旱,尚不至於造成全球糧食安全問題。但這不代表可以輕忽這場旱災的威力,在全球央行醞釀聯手印鈔的環境下,美國乾旱,恐將成為資金熱炒商品行情的最佳著力點。
發生在美國的旱災,會是世界經濟的新麻煩嗎?
七月中旬,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發表報告,美國正面臨一九五六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至六月底,被定義為「極端乾旱」的面積,幾已達到美國本土的五五%。而在國際媒體的報導中,則是以「世代僅見」的字眼,形容這個全球穀物產量最大國的當前困境。
據聯合國農糧組織資料顯示,二○一一年美國穀物產量約達三.九億噸,與全球二十三.四億噸的總產量相比,美國約占世界產量的一六%,堪稱「世界穀倉」。當「世界穀倉」遇到「世代僅見的旱災」,立即引發世人對「新一輪糧食危機」的悲觀聯想。
世界穀倉遇上世紀旱災
種種聯想,連結成一條世界經濟危機的新火線:從美國「穀災」開始,減產效應延燒到黃豆、小麥、玉米等重要作物的價格急漲,牽動糧食價格全面上揚,造成整體通膨壓力升高,進而讓原已氣喘吁吁的全球經濟再遭重擊。
穀物減產、價格上揚、糧食危機、通膨升溫,這條經濟危機的新火線,會不會成真呢?
首先,美國的世紀旱災,的確已經衝擊今年穀物產量。七月十一日,美國農業部大幅調降今年玉米產量預估,調降幅度達到一二.三%;此外,黃豆產量預估亦遭下修,降幅約為四.八%。另方面,在聯合國農糧組織每月發布的「穀物供需情況報告」中,七月的最新報告下調美國今年玉米產量預測,相較於六月,預估值在短短一個月內減少二五○○萬噸。
一連串的減產警報,立即反映在穀物價格行情。觀察芝加哥交易所相關作物近月期貨價格,俗稱為「黃小玉」的黃豆、小麥、玉米等三大作物,近月期貨價格自六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日的一個月內,漲幅分別達到四二%、三五%及一六%。其中,玉米及黃豆的期貨報價均已超過○八年糧食危機時的水準。
如果單從「黃小玉」近期價格狂漲來看,美國旱災似乎引燃了經濟危機新火線的第一段引線,三大作物近月期貨報價的漲勢,的確讓人膽戰心驚。不過,要說這條火線必會繼續向上延燒,目前看來,恐怕言之過早。
旱災不影響糧食供需
即使下調了美國產量水準,不過,聯合國農糧組織在七月的報告中卻強調,「美國今年的玉米產量仍然比二○一一年高出三六○○萬噸,成長率約為一一.五%。」報告並且指出,雖然產量及庫存量可能小於原先預期,但,今年度的全球總體穀物供需情況良好,而各類穀物可供出口的數量也仍充足。
事實上,聯合國預估今年世界穀物產量接近二十四億噸,雖受美國旱災影響,預估值比一個月前短少了二三○○萬噸,但整體產量仍將改寫歷史新高。
二十四億噸的產量,等於是比去年成長二%,而在「需求」端,需求成長速度則跟不上產量的增加。根據聯合國估計,今年全球市場對穀物總需求將較去年成長一.八%,其中,「飼料用」的需求成長最多;而「用於工業」及「用於替代能源」部分則增加幅度極為有限,工業需求僅增加一%,替代能源的需求則是零成長。
某種程度來說,「供需情況」就像是影響商品價格的「基本面」,而從供需基本面的角度來看,至少到目前為止,美國旱災對全球穀物市場的影響不算嚴重,基本面並沒有提供穀物價格脫序飆漲的條件。
除此之外,即使「黃小玉」價格在短期的未來繼續走強,對整體糧食價格的帶動效應,或許也不必太過悲觀。觀察聯合國農糧組織所編製的食物價格指數,自去年年中的高點以來,指數開始一路下滑,目前水位仍明顯低於○八年及一一年的兩波高峰。美國旱災會不會造成新一輪的糧食危機?從食物價格的水準來看,到目前為止,這個擔憂顯然還在「過度憂慮」的階段。
雖然不少聲音認為,玉米漲價將造成肉品製造業者的飼料成本跟著快速提升,牽動肉價同步上漲,不過以過去經驗分析,肉價的波動度明顯低於穀物價格,兩者的關係並不如想像中的亦步亦趨。
在○九年初至一○年五月間,聯合國肉品價格指數呈現上揚走勢,但同期間的穀物價格指數卻在走跌;此外,一○年六月至一一年五月間,穀物價格指數大漲七成,但同期間的肉價指數卻只上漲三成左右。
基本面疑慮不大,糧價應不至於脫序飆漲,在此之下,美國旱災對於通膨的助燃效果同樣不必過度誇大。就在黃豆、小麥、玉米期貨報價狂漲的期間,代表商品原物料價格整體行情的CRB期貨指數亦見轉強,不過,漲幅約為一一%,明顯遜於「黃小玉」的火熱行情。
CRB指數漲幅不及「黃小玉」,意味著美國旱災對於原物料價格的影響,仍僅限於部分作物,而未擴及整體商品原物料市場行情。
再問一次,美國的旱災,會是世界經濟的新麻煩嗎?從穀物市場的供需情勢、糧食價格,到整體原物料價格,目前看來,美國的問題都還不是世界的麻煩。在這個景氣低迷的年代,資產價格受到實質需求不振的嚴重拖累,一場旱災所造成的減產衝擊,的確不易造成全球性的物價上揚。
不過,這不代表可以對美國乾旱的後續效應就此放心。尤其,在這個全球央行正在醞釀集體印鈔救市的關鍵時刻。
熱錢才是通膨黑手
熱錢氾濫,是讓資產價格能夠跳脫基本面向上飆漲的唯一條件。○九年二月,聯合國的食物價格指數開始拉出一波為期兩年的多頭走勢,當時,全球央行正為了○八年的金融海嘯而聯手印鈔救市。
七月二十日,西班牙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飆破七%的警戒線,達到歷史新高的七.五%水準,歐元區情勢再次出現崩潰危機。一般預料,歐元區領導者短期之內可能再次推出新的救市策略;而若要立即壓低西班牙的公債殖利率,除了歐洲央行印鈔買債,別無他法。
另方面,美國復甦蹣跚,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七月十八日在國會作證時,雖未對QE3(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鬆口,但已強調「將採取更多行動以刺激經濟」。至於中國,則已在六月、七月雙降利率。
「我們已經看見很多國家加入這一輪的聯合降息行動。」渣打銀行倫敦辦公室商品分析師丹.史密斯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一旦你看到世界上有許多國家聯手推出刺激方案,往往就代表商品原物料的價格即將動起來了。」
回頭再看聯合國的食物價格指數,○九年二月受到全球央行聯手印鈔激勵時,當時的指數水準正在歷史低檔區;如今,指數雖仍遠低於○八年及一一年的兩波高峰,但卻絕不能說處於歷史低檔。在此價格水準之下,一旦再一次遇上「全球規模的聯手印鈔」,搭配美國「世代僅見旱災」的炒作話題,糧食價格會不會瞬間噴發,推動整體物價,造成通膨惡果,這才是現階段最值得憂慮的經濟劇本。
美國的旱災,不會是世界經濟的新麻煩;歐美國家的印鈔,加上旱災話題的炒作,才是世界經濟未來的心頭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