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電價調漲的過程中,台電除了透過調漲電價「開源」外,更應當制定出更多「節流」政策與民「共體時艱」,漲價的合理性與必要性,最終還是必須禁得起社會的檢驗。
根據經濟部的說法,近四年國際燃煤和天然氣等發電燃料價格持續上漲,而這四年台電並沒有調漲電價,在不能充分反映成本前提下,台電虧損越來越大,因此經濟部研擬分二階段調漲電價,填補台電龐大的虧損。
換句話說,台電的生產成本持續增加而電價維持不變,是造成這幾年持續虧損的主因之一。
一般民間企業,如果公司已虧損或是即將面臨虧損,首先一定要做的就是「節流」措施。
看看龍頭企業 訂定節流措施因應不景氣
比如處理不賺錢甚至龐雜的轉投資、精簡人力、降低出差費、減少行銷、廣告、甚至公關費等等,以二○○八年金融海嘯來看,當時國內外企業都做了不少節流措施,其中跨國企業如Google、花旗、DHL,都盡量減少主管出差次數,或是調降飛機艙等。
國內企業如科技業的台積電、傳產業的台塑、金融業的國泰金等也都力行節約,不僅減少主管出國,業務人員高峰會也都改在國內,機票錢都省了下來。當時最有名的就是國內塑化龍頭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親自以身作則,他及公司主管中短程出差一律改搭經濟艙。而IC設計龍頭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甚至帶頭宣布,包括自己在內的公司所有主管全面減薪一成。
反觀台電,從○六年開始虧損以來,今年邁入第七個年頭,虧損金額卻是越來越大,但台電的營運虧損卻不影響台電員工的績效獎金及考績獎金。
我們從二○一一、一二年台電送交立法院審查的預算報告發現,台電內部在「節流」方面,其實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反觀台電 以浮濫預算應對連年虧損
其中在二○一一年台電營業預算評估報告書當中,立法院預算中心就洋洋灑灑列出一大串台電有待改進的地方,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台電在過去幾年連續虧損後,公關費、員工旅費以及行銷費用都不見減少。
從最讓外界詬病的人事費用來看,一一年台電編列了三二三億五○八一萬元的「用人費用」,而這些用人費用包括正式員工薪資、超時工作、津貼、獎金、退休、卹賞金、資遣費、福利費等八項,除了「福利費」外,全數歸為「固定費用」。
預算中心在評估報告中就明確點出,台電將「加班、獎金、津貼、資遣費」等不固定的費用全數列為「固定費用」這樣的作法,將難以顯現人員調度、管理失當或無效率等問題,不利台電的成本控管。
其次,一一年台電已面臨連續第六年虧損,不過當年還是編列了三○六六萬元的公共關係費,這一點也遭預算中心糾正。
因為依照行政院有關預算編列規定,公關費應不超過最近三年度平均數,如果年度預算為虧損者,更應檢討酌予降低,但是過去幾年來,台電公關費用不僅沒有因為連年虧損而降低,反而與虧損金額一樣「與日遽增」。
另外,在服務費用部分,預算中心認為,台電是獨占的國營事業,廣告行銷需求應當較低,不過過去幾年行銷費用卻居高不下,甚至年年成長,不曾因為營運虧損而降低。
另外,在台電送立法院的二○一二年預算報告書當中,則有一筆一.六九億元的兼任司機加給預算遭到預算中心糾正。
根據預算中心評估報告顯示,這項司機加給是從一九八九年開始適用,到現在已達二十三年。由於當時擁有駕照者少,才會讓工作人員兼公務車駕駛領兼任加給。
不過現在有駕照者已經很普遍,且兼任駕駛多是前往辦理本職業務所需,加上台電公務車才二千多輛,平均每月支領加給的人卻多達四千多人,且年支付總額達一.五億元,預算中心認為有浮濫之嫌,應當重新檢討。
針對預算中心指出台電多項缺失,台電表示,經營績效持續成長並無浪費缺失情事,其中關於司機加給問題,台電表示,車輛設置為穩定供電所需,司機兼任節省十倍費用,公司經營績效持續成長,虧損實乃非戰之罪。
顯然在這一波醞釀漲價過程中,政府及台電除了透過漲價開源外,更應當制定出更多節流政策來與民「共體時艱」,因為「虧損過巨」,並不代表「漲價有理」,電價上漲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必須禁得起專業與社會檢驗。台電只想從民眾身上「拔毛」彌補虧損,民眾真的很難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