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2024總統大選

全台二十二鄉鎮淪為「無醫鄉」!

全台二十二鄉鎮淪為「無醫鄉」!
因就醫不便,新竹橫山鄉老人家多半仰賴衛生所一周一次至村里的巡迴診療。

林筱庭

保險

攝影/吳東岳

790期

2012-02-09 09:36

台灣有二十二個鄉鎮區,沒有藥房、沒有診所,遑論醫院,只能仰賴衛生所;更難以置信的是,醫療產業發達的台灣,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竟逐年增加。就醫路如此遙遠,人民健康毫無保障,這是政府之過,也是台灣之恥。

新竹縣橫山鄉沙坑村的衛生室,一月的冷風吹得人直打哆嗦,但這裡卻像跨年晚會般熱鬧,十多名村民擠在一個小小的、簡陋的房間,彼此噓寒問暖,看對方的血壓是不是又高了,最近吃的藥有沒有效?


「這裡只有禮拜一開診,今天不來就要等下禮拜了。」七十六歲的許古勤珍阿嬤說,她有高血壓,需要定期追蹤,每周衛生室「開業」就會準時報到。許古勤珍不僅要幫自己拿藥,還要替無法下床的丈夫拿,兒女都到外縣市發展,兩位耄耋老人只能彼此照顧。


問許古勤珍家住哪裡?她遙指對面山頭,「現在能走就走,以後走不動,就只能請車(叫計程車)了。」許古勤珍露出客家人一貫的質樸笑容說,從家裡走到衛生室不遠,只要「短短三十分鐘」。


但,這僅僅是住家到村衛生室的距離,若要到設備較齊全的橫山鄉衛生所,還需再走二十分鐘,等一天兩班的公車,一路搖晃數十分鐘,才能到達。


橫山鄉幅員廣大,約六十七平方公里,將近六個台北市信義區,全鄉近一萬五千人,卻找不到一家診所、藥局,更不用說大型醫院或醫學中心。他們唯一的依靠是衛生所,唯一的執業醫師,就是衛生所主任兼醫師陳郁爵。居民戲稱自己住的是「無醫鄉」。

 

衛生所

▲點選圖片放大

 

現象:一一八鄉鎮醫療缺乏  比例逐年成長  健保局竟說「是好事」


「待在鄉內的大都是經濟較弱勢的老人及小孩,因為交通不便,我們每周都會主動到各村里巡診。」陳郁爵解釋,說是巡診,其實就是自己再搭配一位藥師、護士和行政人員,四個人開著自家車輪流到各村的衛生室;經費緊,連油錢都要自己補貼。

事實上,橫山鄉兩年前才成為無醫鄉,原本衛生所對面有一家西醫診所,但醫師新婚的妻子住不慣,只好關門搬去台北。

同樣是無醫鄉的花蓮縣富里鄉,也很困窘。衛生所主任林大慶指出,「人力不足,每周僅能外出巡迴診療兩次,鄉內八所學校一個月才能巡一所,根本緩不濟急。」他無奈地說,「民眾有本錢生病嗎?就算坐車,到最近的台東榮民醫院也要一小時,小病能忍,大病怎麼辦?」

尤其,衛生所的主要業務並不在看診,而是提供衛生教育宣導、疾病管制及防疫,除少數鄉鎮,衛生所大都沒有急診,周末假日更是大門深鎖。

去年四月,阿里山森林鐵路傳出翻覆意外,造成六死八十多人輕重傷,因醫師光從鄰近的救護站前往現場就得花半小時,「加上醫師要為傷患做簡易醫療,再轉送醫院,來回至少三小時,延誤黃金救援時間。」曾參與急救的聖馬爾定醫院社區醫療行政部主任陳汶均說,偏遠山區的醫療資源缺乏,不僅當地民眾發生意外找不到救護人員,外來遊客也置身極大風險中。

依據衛生署資料,全台灣有二十二個鄉鎮區是無醫鄉(當地僅剩衛生所執業鄉鎮),然而,資源缺乏的鄉鎮不只這些,健保局每年都會評估各鄉鎮醫療狀況,列出「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名單,若每位西醫服務人口數大於二千五百人,或位處偏遠不便地區,或經由當地縣市衛生局評估,確有醫療資源缺乏,健保局就會把它列入,提出改善方案。

台灣的醫療水準聞名國際,醫療產業更是政府重點發展項目,照理說,「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應該會逐年減少,沒想到,這個數字卻每年成長。根據健保局公告「西醫基層總額支付制度醫療資源缺乏地區改善方案」及「醫院支援西醫基層總額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二○○九年有一○一個鄉鎮上榜,一○年則有一一四個,增加十三個地區,一一年初又新增了四個。

離譜的是,記者向健保局查問此事,健保局新聞室竟表示,數量增加表示健保局能協助的地區變多,對於整個台灣醫療環境改善「也是好事」。甚至,健保局長戴桂英也直言,並不認同每一個鄉鎮區都該設有可提供基本住院服務的醫院。長年在東岸原鄉巡迴診療的醫師立委廖國棟,聞訊後不可置信地痛批:「政府本該平均分配醫療資源,現在卻放任城鄉差距拉大,醫療資源過度集中只會導致惡性循環,怎麼會是好事?」

 

趨勢:醫療體系市場化  醫院全擠向都市  偏遠地區沒人要去


事實上,台灣醫療院所執業醫師數每年皆穩定成長,去年底已達五萬五千人,診所家數也於去年底首度突破二萬家,但為什麼有這麼多地方,連一位醫師都找不到?


「台灣醫療的根本問題一直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成功大學公衛所教授、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陳美霞沉重地表示,尤其在一九九○年後,政府一方面大力鼓吹私人資本投入醫療體系,造成醫療體系私有化、市場化;另一方面大幅降低對公立醫院的補助款,從九四年的二五八億元,一路降到○九年僅存十億元,公立醫院為了在自負盈虧的規定下生存,只得拋下過去為民眾提供免費或低價醫療服務的社會責任。


「如此一來讓公立醫院根本形同虛設!大家都在拚命想辦法賺錢,醫院即使開分院也只會考慮人口多的地方,更何況自己開診所的醫師, 自負盈虧使得沒人願意到偏遠地區。」陳美霞說。
此外,健保「總額預算支付制度」,也讓分配不均雪上加霜。

 

總額預算是為了解決健保「論件計酬」造成支出快速膨脹而設計,總額預算採固定額度,醫院看越多病人,每位病人醫院可申請到的醫療給付就會越低。診所和地區醫院多以門診為主,一旦看診人數受限,收入也跟著受影響;而資本雄厚、有財團撐腰的大型醫院,不僅可藉由檢查、手術吸引較多病人,又有規模優勢可降低成本,加上大型醫院占去絕大部分的健保總額,更排擠偏遠地區診所或醫院的資源。因此,全台原先近四百家的地區醫院,從一九九五年健保開辦以來,陸續關門倒閉,到○九年僅存一一二家。

 

偏鄉

偏鄉不僅醫師難尋,許多醫療儀器付之闕如,連常用藥品也不齊全。(攝影/陳永錚)

 

影響:偏鄉就醫權被犧牲  達仁年繳近三千萬保費  僅得一千萬服務

 

不只醫療給付,連病床額度也被大醫院吃掉。桃園縣議員陳治文日前就在縣政總質詢中指出,桃園、中壢等地區域性以上的醫療院所(編按:台灣醫療共分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四級)過多,其合計病床數,幾乎占去衛生署規定的上限,造成大溪、復興和觀音、新屋等山地沿海偏遠鄉鎮,無法成立新醫院,醫療資源完全失衡。

 

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以「磁吸作用」形容,「大醫院每擴充一床,就多吸引兩名醫事人員,其他地區等於就少了兩名,如此一來,不足的地區只會更不足。」他舉長庚醫院為例,醫院不斷以「一床難求」為由要求擴建,卻不願意到偏遠鄉鎮另闢新院區,每次擴增,附近的小診所就又倒了幾家。

 

陳美霞指出,政府用健保提供便宜的醫療服務,卻忽略要建立完善醫療通路;換言之,民眾雖「買得起」,卻「找不到地方買」。

 

「富里鄉民眾光是包計程車到最近的台東市榮民醫院就醫,來回就要花上千元車資,常常聽到老人家忍著病痛,每個月只就醫一次。」林大慶說。大家明明繳同樣的健保費,但偏鄉居民不僅日常就醫困難,甚至要花更高的交通費與時間成本,才能使用到全民健保所提供的服務,極不公平。

 

「健保精神應該是要優勢幫助弱勢,但現實情況卻正好相反,」台東縣達仁鄉衛生所主任徐超斌對此憤慨不平,「達仁鄉全體居民每年共繳交約三千萬元的健保費,卻只得到一千萬元的醫療服務。」徐超斌舉例,一○年台北市光急診科執業醫師就有二七八名,平均每九千多名市民就分配到一名,但全台東縣卻僅有七名急診科執業醫師,平均三萬七千人才獲一名醫師照顧。也就是說,達仁鄉的居民反而變相在補助台北人的醫療服務。

 

對策:避免製造「超級醫院」  政府應調整給付制度  吸引醫師投入偏鄉

 

這種荒謬的情形該如何解決?「政府應想辦法抑制超級醫院產生,避免地方醫療資源不斷被大醫院稀釋;享受健保資源最多的就是大醫院,醫院既然賺錢,就應該回歸本質,關心地方民眾需求。」楊志良說,現在醫院評鑑只評是否提供國際醫療服務,應納入是否提供偏遠鄉鎮醫療服務,才是真正「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徐超斌認為,要讓更多醫師願意到偏遠地區服務,首先必須增加誘因,例如保障每月底薪,再來須讓醫療給付加成,診所也要加點,才能讓服務熱情更久遠。

 

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黃健榮則表示,政府的證照制度應該修改,很多海外的華僑醫師向他表示願意返鄉行醫,但礙於現有法令,這些在國外執業多年、經驗豐富的醫師,卻必須重新考照,成為一大障礙。「本地醫師不願意到偏鄉,有心的華僑醫師願意去,我們卻拒人於千里之外。」黃健榮感嘆。

 

在都市,就醫從來不是問題,享有豐沛醫療資源的人們無法想像,在醫療資源孤立的偏鄉,看病之路是那麼漫長。更可怕的是,醫療資源不均長期累積下來,已造成健康不平等的惡果。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台東縣民比台北市民平均壽命少八.五年。

 

楊志良呼籲,政府不應再放任市場機制決定醫療資源分配,必須盡速調整給付制度,吸引醫師投入偏鄉,或在地子弟返鄉行醫,才是根本之道。在這項措施發揮效用之前,政府應先在偏鄉增設醫療單位與公費醫師,並增加醫師下鄉巡診,設立急診服務以立刻救急。畢竟,醫療衛生是人民生存的基本需求,在商業機制無法提供服務之下,捍衛人民看病的權利,政府責無旁貸!

 

衛生署長

(攝影/林煒凱)

 

專訪衛生署長  邱文達:支援偏鄉  將成醫學中心評鑑要點

 

改善偏遠與離島地區醫療資源,落實醫療正義,將是我留任後首要解決的問題。

 

前一陣子我走訪許多偏遠鄉鎮,發現急重症病人因醫院設備不足而需要轉送時,卻因地處偏遠來不及轉送,延誤救治。台灣的醫學水準已與國際並駕齊驅,不應該讓民眾陷於此種困境。若偏鄉照顧不好,甚至反過來增加偏鄉民眾負擔的醫療成本,醫學水準再高也是無用。

 

台灣擁有500多家醫院,其中還有19家是高水準的醫學中心,今年起衛生署推動醫學中心認養需要支援的地區醫院,並在2015年將此列為評鑑醫學中心通過的必要條件。目前已有20家偏遠鄉鎮的地區醫院,將獲得醫學中心支援而成為中度級急重症醫院,可以大幅減少因轉送延遲而喪失生命的憾事。

 

至於醫療人力缺乏問題,我希望利用醫學發展基金獎助至偏鄉駐診的醫師,並依地區醫療缺乏程度分級,予以不同程度的薪水加給。目前也考慮重啟一般公費生制度,整個制度包括公費生選擇的科別都會大幅調整。

 

做,不一定能做到100分,但我相信,未來一定比現在更好!

 

偏鄉

▲點選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小吃店的外省味滷菜

2023-06-07

炒功了得的台北私廚

2023-05-03

清雅的夏令粵菜

2023-08-23

失而復得的喜悅

2023-09-20

安心用餐的好地方

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