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台灣出生率持續探底,人口危機問題逐漸浮現,趁著明年龍年熱潮,搶救少子化危機就從現在開始。
台灣過去長期忽視少子化的問題,現已成為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平均每位婦女只生一個小孩,預計十年後人口將呈現負成長,人口危機問題提前浮現;所幸,隨著景氣復甦,加上建國百年的加持,關心結婚及生育的民眾大幅增加,現在正是催「生」良機。
根據Google搜尋透視分析,台灣民眾「結婚」的搜尋量,自二○一○年初開始大幅攀升,顯示○九年景氣不好,許多新人紛紛延至一○年才結婚,今年初適逢民國百年的「百年好合」吉利象徵,更創下搜尋量高峰;「婚禮」的熱度也在今年上半年創下新高,比起去年增加六○%以上。
除了結婚,「生育補助」的搜尋量也明顯增加,一○年至今較○九年成長五○%;「懷孕」的關切度也從一一年以後一路攀高,且搜尋議題以「懷孕初期」、「懷孕症狀」最多,合理推斷不少準備懷孕而非已經懷孕的民眾希望能在明年產下龍寶寶。
官方統計數字同樣證明了這些趨勢。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五月的結婚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六.五一%,台北市今年前四月新生兒出生數也成長二七%,而今年一到三月申請育嬰留職停薪的人數也增加五成之多。
民間一直有「望子成龍」的思想,從過往的數據統計,每十二年新生兒出生數就會出現一次週期性變化,其中虎、兔及龍年的變化最大,虎年明顯下降、兔年回升、龍年創下高峰,政府相關部門剛好可以把握今年的結婚熱潮,搭配民間期待生出龍子龍女的心態,刺激民眾增加更多「生力軍」。
面臨少子化所衍生的人才斷層及國家競爭力問題,目前政府已提出「少子化因應對策方案」,從樂婚、願生、能養三方面提供誘因,包括生育給付、免稅獎勵及安心成家等方案,幫助願意生小孩的夫妻,減少一些經濟壓力。
此外,企業界的支持也十分關鍵,如何提供更友善的職場環境,讓女性擺脫不平等待遇及歧視,兼顧家庭與工作,並可隨時重返職場,才能鼓勵女性走入婚姻並樂於懷孕生子;政府部門則可以師法歐美國家的作法,從人權議題而不僅是經濟議題來思考,建立兩性平權的職場環境。
▲點擊圖片放大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