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歷經十年的賓拉登大追殺,終於在五月一日落幕,但歡慶一天後,對報復行動的害怕也開始升高;然而,賓拉登之死帶給全球的影響,將比這些都更加深遠…?。
二○一一年五月一日,賓拉登(Osama bin Laden)被美軍擊斃。當天晚上,紐約世貿大樓舊址前擠滿數千人,不斷高喊「USA!USA!」歡騰至凌晨。美元、美股聯袂上揚;黃金及石油等避險工具,從高點開始回軟。因為賓拉登頭上這一槍,美國苦等了將近十年。
市場回復理性後,慶祝行情快速落幕,黃金石油由跌轉升,股票則反轉回檔。「因為大家會開始問,然後呢?」德盛安聯投信副總呂宗達說。「金融市場的反映,可能是極短期。這件事,對於國際政治的影響,絕對沒那麼單純。」他指出:「因為,基地組織在賓拉登死後會怎麼行動,還是未知數!」
長期觀察國際局勢的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必榮也提出一樣的憂慮。「短期之內,基地組織可能會發動一兩起報復攻擊。」他提出警告。賓拉登死後,基地組織的權力核心瞬間真空,他的幾位副手是否會為了搶奪領袖位置而先發制人,令人擔憂。
劉必榮分析,基地組織在九一一之後,已經分散轉進到索馬利亞、葉門及埃及等政局不安的國家,具有單打獨鬥的能力。「只要一個人,就可以發動攻擊。這些新的風險,短期內對於石油及黃金勢必有推升作用。」
然而,長期來說,劉必榮還是認為賓拉登之死有正面的影響。「分散全球的恐怖組織,長期以來就是因為賓拉登而串連起來。少了他,基地組織的影響力將會大大削弱。」而且,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及多數回教組織,都已和基地組織切割,選擇和平之路。
從近日的革命浪潮中可以觀察出,基地組織在回教世界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民主革命讓年輕人有更多選擇,使恐怖組織的發展更加困難。」
因此,劉必榮預測,美國可望從反恐戰爭的枷鎖中逐步解脫。「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可能性更大了。」這不但能減輕美國的財政負擔,對歐巴馬的連任競選也有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美國的外交資源將會重新分配。」
過去美國的外交政策,因為陷在反恐戰爭的僵局中,面對中東民主化浪潮,甚至在亞洲經濟崛起的過程中,美國的角色也日漸式微。「在後賓拉登的時代,可以預見美國將外交重心轉移到亞洲。」長期看來,美國和亞洲的關係,可能也將因賓拉登之死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