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言論,包括網路言論都少了思辨的工夫,也應該學會聽聽旁人「異」見,不要選擇性重聽。
上周,參加老友音樂人陳志遠的告別式,我們一輩子講不到二十句話,但有共同好友,孩子又年紀相仿,聚會中他總笑笑在旁拍照。越認識他,越覺得他是個天才。
記得八○年代卡帶剛流行,我們這些凡夫們聽歌,看到他快速地撥弄隨身聽,一下吱吱前進、一下吱吱後退,拿筆寫寫記記,居然就完成了一首編曲。我總覺得他一定能聽到我們聽不到的天籟。
看著告別式上播出他生前拍攝的影片,志遠拿著攝影機試驗各種主觀鏡頭,正著跑、退後跑,明明趴在地上,卻演出攀岩效果,實在異想天開,甚至連告別式都採用他的主觀角度敘述。末了,他說人生有兩大結論要跟在場親友分享,一是喝紅酒時,讓酒杯由左向右晃圈,要比右向左繞好喝。二是提供了一個治打嗝的祕方,希望大家試試看,眾人哈哈大笑,心中暖暖的。
牧師在儀式上說,人的一生在事業、生活、感情上有許多恩恩怨怨,他虧欠的,希望能原諒他;虧欠於他的,他也已經原諒,恩怨都就此結束。這段話讓我感觸良多,無論花了多少氣力爭取名利,也許贏得眾人支持,最後還是化為塵土。
就像上周民進黨舉行辯論,蔡英文、蘇貞昌與許信良爭取總統候選人提名,蘇蔡目前民調最高,反而讓他們講話雲霧繚繞,這種時候打安全牌,最能爭取選民支持。
許信良就沒有這個包袱,他演講一直很有魅力,我在大學時騎車四處聽他開講,他的口音、語氣很獨特,一開口就有濃濃理想味,很具吸引力。這回他敢在台獨大老面前談西進、談大陸,明知民進黨支持者極度排斥中國議題,但他還是要像先知一樣指出自己看到的未來,雖千萬人,吾往矣,真有膽量。群眾往往不喜歡聽不同意見,喜歡政治人物承諾將來收入會提高、失業會降低、大學學費免費,卻不想知道怎麼能做到。在網路時代,很可能未來變成,千萬人,吾「網」矣,只要說網民愛聽的,就不怕網友批評了。
但是讓自己趨吉避凶地去附和大多數人的「正義」,是對的嗎?在邁可桑德爾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書中,他帶著哈佛學生討論各種情境中什麼是正義。一開始每個學生都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一方,但抽絲剝繭,發現問題本質遠比所見複雜,即使是百分百自認是對的事情,都未必是正義。
很多言論,包括網路言論,往往少了這抽絲剝繭工夫,我覺得眾人該讀讀《正義》,主張自己的意見,也要學民進黨大老聽聽旁人「異」見,不要選擇性重聽。民主時代,要太多的學習和自省能力。
回家,女兒抱怨喊了我好久,我都選擇性重聽,我說因為她「把拔把拔把拔」,肯定不是重要的事情,萬一要緊,她一定高八度喊「叭叭」。受了許信良啟發,我還是聽她這家中最大的反對黨發表言論,討論完後我說,「丫頭,有時候我講話,你也沒有仔細聽!」她尷尬一笑「嘿嘿」,就逃了。
(稿費捐贈聯合勸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