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K」企業實習方案近日鬧得沸沸揚揚,隨著方案約滿的時間逐漸到期,各界矛頭再度指向薪資問題,卻忽略了原先方案真正的目的。
四月六日,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一句,「領二十二K(二萬二千元)的人沒資格嫌少。」話一出口,立刻引起軒然大波。俗稱「二十二K方案」的「大專畢業生企業實習方案」,從去年五月正式推出後,便不斷遭受各界質疑其目標與效用,直稱這是「奴隸方案」。
二十二K的薪資口水戰越演越烈,相對的,推出這項方案的根本目的卻已逐漸失焦。教育部最初的目的,是為協助大專畢業生至企業實習,「藉此吸取工作經驗並熟悉職場文化,強化就業競爭力」。換言之,若要評估方案施行後的成效,回歸到「吸取經驗、熟悉文化、強化競爭力」的原始目的,應該才是關鍵重點。
據了解,教育部即將在四月底敲定實習方案是否續辦,而若從客觀數據來檢驗實習方案的效果,得到的答案,或許會是「續辦並非沒有道理」。
據教育部統計,截至二○一○年四月十二日,實習方案的媒合總人數約四萬一千人,離職人數約一萬兩千人,離職率約為二九%。另根據教育部每月滿意度問卷調查,截至二月,整體實習員對工作的滿意度達五一%。
解讀這些數字,意味著仍有超過七成的實習生留在公司「吸取經驗、熟悉文化」,從滿意度的比率來看,也可解讀為五成以上的實習員認為「職場競爭力正在強化」。
此外,根據教育部的調查,在中途解約的一萬兩千人中,有五成比重目前仍是「勞保在保」狀態,教育部解讀,這表示有一半的人「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這當中,自然也不能全然排除實習方案的可能貢獻。
不過,一個值得探討的數字,是部分「傳統名校學生」的解約率似乎相對較低。據各校提供資料,在台大、政大、清大、交大、成大等五所學校的實習員中,除政大的解約率達到三七%之外,其餘四校的解約率都低於總體平均之下。這個現象,是否意味「非名校畢業生」的解約率相對較高?實習方案是否未能雨露均霑的照顧不同院校的畢業生?值得觀察。
實習方案的薪資補助是否會破壞畢業生就業薪資的市場機制?這的確是值得討論的議題,但在薪資爭議之外,對於畢業生職場競爭力的養成,實習方案的效果,似乎不該在紛擾雜音當中被輕易否定。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