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協加一」成形、東亞貿易板塊亦將開始劇變之際,若台灣始終被排除區域貿易整合之外,無法及早尋得突破之道,結果恐怕不單是經貿被邊緣化,更有可能陷入「政經邊緣化」的困局。
二○一○年一月一日起,「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 ACFTA)」(以下稱「東協加一」)正式成立,「東協加一」不僅是涵蓋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區域內的貿易規模更僅次於歐盟及北美自由貿易區,對全球經貿、特別是其周邊國家的影響不言可喻。
源自於中國經濟地位提高
近來「東協加一」對台灣衝擊各界討論頗多,但若要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不妨從這個自由貿易區的演進過程開始談起。
「東協加一」最早可追溯至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東南亞各國得利於中國堅守人民幣匯價才能穩住金融秩序。在此之下,過去持反共態度的東協國家對中國的信任感從此反轉,並且逐漸提高。
另一方面,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後,由於中國經濟發展腳步益趨穩健,自信心更形堅強;中國領導階層外交思惟,也由先前的保守主義,轉為更開放的多邊主義。且隨著東協與中國經貿交流日益頻繁,雙方在外交思惟上的轉變,也適時促成自由貿易的討論。
二○○○年九月,中國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於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東協加一」領導人會議上,首次提出雙邊應成立自由貿易區的看法。此後雙方即開始進行研究與討論,直至今日如期實現「東協加一」的成立。
從演進過程來看,「東協加一」的成形,除了經貿成分之外,也隱含了相關各國外交思惟上的政治層面戰略調整。
回到經貿部分。在「東協加一」正式開跑後,由於東協十個成員國的發展步調不一,目前僅六個創始會員國先行實施自由貿易區零關稅的承諾,分別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泰國及汶萊;至於緬甸、柬埔寨、寮國和越南則將於二○一五年才會降至零關稅。
在自由貿易區之內,中國與東協各國將享有七千種產品零關稅的互惠,進出口產品價格相應調降,將有助刺激雙邊貿易。
亞洲開發銀行(ADB)於○八年針對東亞區域貿易所作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若以○一年為基期衡量國民所得消長狀況,至一七年時,東協加一對中國的所得效果為○.五八%,對東協則為三.七二%,顯示自由貿易確實有助提升雙邊經濟,且以經濟規模較小的一方(東協)受益較大。
相對的,排除於自由貿易區外的經濟體,則將因為關稅差異化導致產品競爭力下降,進而對本身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根據ADB的報告顯示,東協加一成立後,對韓國、台灣受影響程度相對較大,一七年的所得效果,分別為減少○.六七%及○.四九%。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東協加一成立,東亞貿易板塊也將自此展開一連串的劇烈變化,東協加一之外,「東協-韓國自由貿易區」也將於一○年成立。再接下來,「東協-印度」、「東協-紐澳」、「東協-日本」、「日本-越南」、「韓國-美國」、「韓國-歐盟」、「韓國-印度」都已處於協商進程階段,預計在未來的三到二十年間逐步實現雙邊零關稅目標。
在「東協加一」成形、東亞貿易板塊亦將開始劇變之際,台灣若始終被排除區域貿易整合之外,經濟難免遭受嚴重衝擊。尤其,東亞國家一向是台灣重要貿易夥伴,在○八年台灣前十大貿易夥伴中,東亞國家即占七席。
不只經濟 更影響政治思惟
而更須注意的是,如同前面所提,在東協加一的區域整合進程當中,含有外交思惟轉變的政治基礎;因此若台灣無法及早尋得突破之道,結果恐怕不單是經貿邊緣化,更有可能陷入「政經邊緣化」的困局。
畢竟,東協加一除實現中國與東協成立自由貿易的目標,在國際政治上亦有相當重要的意涵。首先,隨中國經濟加速發展,並於○七年躍居全球前三大經濟體,中國在外交政策上展現強烈企圖心,致力和周邊鄰國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希望藉此淡化過去美國在東亞區域內建立的影響力,也期望逐步提高自身在東亞區域的領導地位。
其次,自一九九○年代起,東協國家與中國貿易交流日趨頻繁,且在中國大力提倡多邊主義下,東協各國也體認到雙方經由貿易合作所帶來的多項好處,「東協加一」勢將對其成員國帶來更緊密的政治、經濟結合。這樣的結果,「東協加一」自然再度加深了台灣在國際政經舞台被邊緣化的危機。
回想東協加一花了將近十年才正式成立,台灣若再不積極尋求突破,恐怕得再另外蹉跎十年。目前台灣與中國正在洽簽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盱衡東亞政經整合的大趨勢,台灣的確宜將進入東亞區域整合的可行性,納入協商重點項目中。
(作者為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台大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東協加一能夠成立,表示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外交戰略思考已有變化。(圖/Top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