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議多時的綠色稅制終於討論完畢,第一波開徵的能源稅,最快也將於兩年後上路。只不過,這個好不容易達成的決議,不但成效有限,甚至也沒有人滿意。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放眼國際,課徵能源稅的國家也不在少數。如日本、韓國、荷蘭以及美國,都對各種能源相關產品課徵能源稅。其中,與台灣同為重度能源進口國的荷蘭,甚至對無鉛汽油課以超過一倍以上的重稅(每百元售價中,能源稅占六成以上)。
可惜的是,在台灣,目標為節能減碳的綠色稅制還沒實施,就已落得企業、人民、學者三面不討好的下場。
細究能源稅的組成內涵,就會發現只是「換湯不換藥」。據了解,能源稅其實是整合現行的汽車燃料費、油品貨物稅以及石油基金;在一消一長之間,最早被提出、針對溫室氣體排放量課徵的碳稅反而被擱置一旁,學者直指這是大開環保倒車,一位環境法學者批評,這樣一來,企業更沒有誘因投入節能減碳,一切工作等於回到原點。
人民也不好受。在被能源稅取代的三種稅負中,汽車燃料費原本是隨車徵收,根據排氣量繳交不同的稅額,未來將轉變為隨量徵收,不論排氣量多寡,使用的汽油越多,稅額也越高;這對於民眾來說等於是變相的加稅,讓可支配所得進一步降低。
最後,甚至連企業也對這樣的結果不甚滿意。首先,雖然碳稅暫時被擱置,但企業仍然得承擔開徵能源稅之後的成本壓力;此外,在賦改會的決議中,還是留了一條「未來將進行後續研究」的巧門,顯示政府還不願意把話說死。不論最後碳稅要不要開徵,政策上的搖擺不定,只會加深企業的恐慌,也損害政府的威信。
因此,綠色稅制究竟該怎麼課,關鍵還是在政府的態度。任何一項政策,絕對都會有正反兩面的影響;尤其稅務政策關係到每個人荷包,只要一提到加稅,絕對會引來猛烈批評。但若只關切「社會共識」,最後可能反而一事無成。
政府不能只討好人民,面臨大是大非,仍然得做出可能得罪人的判斷,這恐怕也是強調「庶民經濟」的吳內閣,不能不深思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