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長李述德端出上任以來的第一道大菜——「中長程財政健全方案」,結論是,未來七年財政部要幫國庫攢進一兆元。這位國家的財務長說來自信滿滿,但真正的效益與執行的力道,不少財政稅務專家都打了個大問號。
如果從七年一兆元的結論談起,即使真能順利百分百達成財政目標,平均一年國庫多入帳約一千五百億元,但今年(二○○九)的財政缺口是四千億元,明年可能是五千億元,財長的「引水工程」似乎緩不濟急。
攤開這三大業務、十大策略的細項準則,厚厚一疊高達八十九頁的說明,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說,這塊大餅「能看不能吃」,「嚴格說來,這只是一份財政部的施政白皮書,因為許多事情其實現在都已經在做,不知道光憑這一本,要如何幫國庫『多攢點錢』。」
強調重要性,如何化成實質效益
比方說,第一項核心業務是「財務管理」。但專家指出,現行的《預算法》,其立法宗旨與目的,就是做好政府預算的財務管理,不知道財政部又在財務管理項下,一口氣列了數十項工作方針的用意何在。
緊接著在財務管理項下第一大策略,就是「提升政府的財務效能」,其中有四大方針,名列第一項方針的就是「收支管理:強化收支預算執行,靈活資金運用」。關於這一點,國內早有「集中支付制度」在執行,主要目的就是隨時掌握國庫署的預算收支情形,而無巧不巧,李述德的太太鄭淑清,就是負責該制度的財政部台北區支付處處長。
稅務專家說,一個已經在執行中的制度,除非點出現行制度的缺失或改進之道,如果沒有提出新的整頓方案,只是「再一次強調其重要性」,似乎不易讓外界理解因此增加國庫收入之理。
又例如說四大方針的其二是「效能管理:強化財務評核機制,提升執行績效」,專家也籲請財政部參閱經建會底下的政府預算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因為這個制度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督促所有部會,要把每一分預算花在刀口上。財部一再覆誦既有制度的功能或效益,真的就能提高國庫收入嗎?
事實上,攤開過去近十年時間,台灣經濟在沒有太多成長的前提下,國庫稅收卻一路成長,從民國九十二年到九十七年間,國庫每年稅收從八千二百餘億元,成長到一兆二千多億元,合計全年的稅務收入成長率高達五成,《今周刊》專訪當時的財政部長林全,林全簡單敘述稅收成長的原因,《今周刊》摘錄如下,也許可以作為如今執政者參考:
過去經驗,可作為增加稅收參考
「加稅」在任何國家都是大事,必須要有全面性的通盤考量,包括決策高層破釜沉舟的決心與力挺,以及執行單位縝密的規畫能力,否則不宜輕舉妄動。
我任內的稅收成長,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補破網」,也就是從既有的法令中,去追應該稽徵卻未徵的稅,其中,效益最大的應該是防堵「捐地節稅」。
財政部在了解當時的法令、民情之後,給予三個月左右的緩衝期,讓手中持有公共設施地的人有時間去化「庫存」,以降低民怨,然後財政部才發布解釋令,規定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改按取得成本或公告現值一六%計算捐贈金額之後,就無節稅空間;估計光是這項所增加的所得稅收,每年就高達五百億元,大致上是從民國九十六年所得稅收開始顯現。
又例如財政部曾向媒體動刀;過去有線電視台向海外買片的權利金,業者自行解釋法令可以不繳所得稅,但財政部認定法令可以從寬解釋,但稅不能不課,最後因此每年多課徵至少上億元的稅收,數目雖然不大,但積少成多。
我當時補破網的原則有二,第一當然是選擇金額較高的先動手,增加稅收的效果較明顯,第二則是選擇勢力最大的先動手,這樣後續我底下的同仁就很好辦事了。
除了補破網,財政部還必須提高警覺,慎防新漏洞產生。
我記得當時各部會經常突然自行通過一個「……租稅獎勵、減免」,為了防止這種突如其來的稅收減少,財政部建立一套「稅事評估制度」,以後任何部會要通過減稅方案,都必須遞交評估制度,從此類似情形才逐漸銷聲匿跡。
此外,我任內影響層面最廣的稅制改革,當屬「最低稅負制」的實施,這項重大稅制改革,除了當時總統的堅定支持之外,財政部上上下下同仁以低調、兼顧情理法的方式,事前最完整的溝通與協調,民國九十四年底最低稅負制正式通過,但真正在稅收上展現績效,延遲到九十六、七年才慢慢看得到。
如此積少成多,點滴匯聚,才成就了從民國九十二年到九十七年間稅收成長五成的結果,這是所有財政部同仁努力的結果,其實非常不容易。
前財長林全任內,政府稅收年年攀升。(攝影/吳東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