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七日媒體還在對內閣小幅改組消息議論紛紛,沒想到下午劉兆玄就在記者會上宣布內閣總辭;莫拉克形成的「政治暴風圈」一直籠罩總統府,新閣揆吳敦義能不能協助馬總統走出一直過不去的「八月八日」?
劉兆玄昭告天下的辭職聲明,總算為自己保住了尊嚴,可是他的屬下閣員用「哀鴻遍野」形容都不算過分。馬英九總統在數日前,曾經表示未來的颱風來襲,一律視同「莫拉克」;原來,適用範圍還不只是防災,內閣換將,同樣非常「莫拉克」。
這次的內閣總辭,其實是在民意壓力及媒體批判之下才得到的結果,可是過程卻是黑箱作業。雖然,更換閣揆是總統特權,他的決策不與別人分享;可是在更換人選的第一時間,馬總統卻沒有任何說明,任由媒體猜測、想像,不但對劉兆玄院長不公平,對吳敦義也缺乏道義,從結果前推,八月中旬所謂「挺劉」之說,根本子虛烏有。
內閣總辭的關鍵因素
其實,部分國民黨的立法委員私下的確表示過,「劉兆玄挺不住的」,可是這些人公開場合卻不明示,頂多只是不為劉兆玄院長辯護;使得在電視政論節目中,幾乎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找不到一個肯為內閣說話的國民黨民代。
馬總統是十分重視民調、也十分重視媒體的政治人物,劉兆玄院長的民調及媒體印象如何,他不會不清楚。
八月中旬,馬總統放出「挺劉」風向球後,低迷的執政氣氛並未改善,馬總統一定是感到民怨的怒火,已經從內閣延燒到總統府。
過去支持他的報紙及媒體人撰文批判,對馬總統而言都是極大的挫折。而台大教授林火旺的炮擊內閣事件,最終以林火旺辭「國策顧問」收場,更讓社會感到,原來這位總統也是「忠言逆耳」之人。這些事件對馬總統來說,都是前所未見的危機。
決定由吳敦義組閣,應該是提早攤牌的大動作,如果吳敦義有選擇的話,他會比較希望在明年過完舊曆年後組閣,因為,那將是在一場完整的「球賽」擔任先發任務。不像現在接手,等於是收拾殘局,在棒球賽的尾段入替當「救援投手」,眼見九局將到,要分勝負,年底縣市長的選舉,在行政院長寶座上的吳敦義,可能會被要求負成敗責任。
為什麼一位得到七六五萬張選票的總統,在執政一年多,會遭遇這麼慘烈的局面?他的領導力出了什麼樣的問題?他的執政團隊到底有什麼樣的不足?而現在他似乎想振作,想擺脫困境,打出了他原本藏在口袋中的「備牌」,有用嗎?這都是社會各界觀察的重點。
領導力失靈的政府,會讓社會普遍產生一種「隔岸觀火」的態度,主要的原因是幫不上忙。有能力的領導,會將友軍集結,並且會讓逆勢形成另一種助力。如同飛機起飛,不但要集結所有的加速度動力,更要讓逆風形成拉抬的浮力。現在的執政團隊,不但沒有集結的動力,而且還進一步在崩解能量。
吳敦義是否能夠「集結動力」?特別是在馬總統缺乏這種能量的情況下,他要用什麼樣的「加持」,讓自己能夠「近悅遠來」,為執政團隊集合人才?真是巨大的挑戰。
更困難的是,他沒有時間了;社會給新內閣的「蜜月期」,已經按錶倒數了。
每一天都是「八月八日」
最近日本的政治變局以及韓國的重新開張,都代表著世界局勢正快速的壓迫執政者的能耐,不行就下台,好膽就上來!事實上,日本國內有共同體會,到了二○一五年,所有在一九五○年代出生的「嬰兒潮世代」開始進入六十五歲退休潮。如果搞政治仍然是「不動如山」,新世代的人覺得毫無希望。
前總統李登輝訪日,說出的當今執政者須「脫古改今」,道盡那些活在象牙塔政治世家「華麗一族」的窮途末路。為二○一五年「重新開國」做好準備,日本新世代是以這樣的「開國」心情準備迎戰世界競爭。
反觀台灣的政治圈中,每日的叫喊廝殺固然劇烈,卻缺乏一種大視野、大格局,No Big Picture,沒什麼大銀幕可看。在這種小眼睛、小鼻子的政治換手中,人民無法感受到這些改變「和我有什麼關係」。日本這次的眾院大選,投票率成長了十幾個百分點,表示了日本的制度性優越,人民可以從政治參與中得到參與感與認同感。
從○八年五月二十日新政府運作至今,台灣每個人都可以自問,這個政府到底是「和我站在一起」還是「漸行漸遠」?
八月八日的莫拉克災變揭開了這個悶葫蘆,這個災變固然是空前巨大,可是,政府運作與民之所願相違背,卻完全暴露無遺。八月八日到九月七日的這一個月,整個政府的日曆都翻不過去;對他們來說,每天一早醒來都是「八月八日」。馬總統一定感覺到,他擺脫不了「八月八日」,也從未離開過莫拉克的「暴風圈」。
有些人以為內閣全面改組,就可以從惡夢驚醒,明天醒來就不再有「八月八日」的糾纏,其實這是太過天真的幻想。
對吳敦義來說,如果他不能重振這個政府的領導力,讓人民感覺到「天塌下來我來頂」而恢復信心,那麼,「八月八日」的疑難雜症照樣要發作。更何況,未來一、兩個月,極端氣候的「危險期」還沒過,新內閣還在「試車」,人民憑什麼要對新內閣有信心呢?
吳敦義怎麼寫自己的歷史
馬總統要思考的,當然不止是像更換閣揆這麼「簡單」的事。他要思考的是人民的徬徨及恐慌,到底有多少是因為他的政策失序引發的。他更要思考,照這樣虛耗下去,未來他的歷史評價到底剩下什麼?不但他自己的光環正在消失,台灣的光環也正在消失;不但他自己的威望日益減損,台灣的風光也日趨黯淡。
雖然,吳敦義才跑第二棒,可是馬總統的輸贏卻全押上去了。吳敦義大學念的是歷史,他最在意的是「歷史哲學」的詮釋,他將如何寫好自己當院長的這段「歷史」,而最核心的「哲學」又將是什麼?吳敦義將面臨從政以來最大的困局。
吳敦義商界人脈「表面單純」
「為什麼是吳敦義?」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疑惑,「吳敦義是不沾鍋」、「吳敦義是孤鳥」,這是不少媒體對他的評價。從政多年的吳敦義,雖然經歷南投縣長、高雄市長、國民黨祕書長等要職,但在商界的人脈關係,相較之下,顯然相對「保守」許多。
不過,一位政界人士表示,也可能正因為沒有太過複雜的商界人脈,才使得馬英九願意起用吳敦義擔任閣揆。
雖然吳敦義的政商人脈相對單純,但知情人士表示,其實吳敦義擅長「整合資源」,很多事情雖然未必親自出馬,但他總能適時找到一些有效助力來解決問題,也因此,他的人脈並不似其他政界人士般「外掛」,反而比較屬於「內建」式。例如,他與遠雄集團的趙藤雄就建立不錯的關係。
另外,吳敦義的親家顏惠忠為台陽集團掌門人,在商界是知名人物,也是基隆顏家之後。至於日前吳敦義曾擔任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和曾馨瑩婚禮的介紹人,一度也讓人頗為好奇吳和郭董的關係,但後來發現,其實是因為曾馨瑩和吳敦義同為南投人,彼此老家又住得近,才會商請他擔任介紹人。
(許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