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電信營運商中國移動來台,總裁王建宙親自點名要見周杰倫。原來,對岸的「周氏效應」,讓王建宙為了周杰倫的代言續約而親自點召。而創造中國「周氏效應」的兩大人物,則是巨室音樂的總經理陳中與趙少威。
在中國,亞洲音樂小天王周杰倫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力?
讓「周董」名聲傳遍中國
而在一堆驚人數字的背後,讓周杰倫的名字響遍大陸各省的推手,則是兩位台灣人——巨室音樂的兩位總經理,陳中、趙少威。
「巨室音樂將近十一年左右,剛開始只有我自己一人,當時的創業作是林曉培。」有著一頭白髮的陳中,戴著眼鏡回憶說道。
「最早我做過藝人經紀人、企畫、宣傳,我的背景其實一直都在唱片圈子裡,後來中間離開了四年,想再回到唱片圈卻發現回不去,因為以前帶過的小牌都變成大牌,沒有人願意用我這資深老人當底下的人吧!最後,我乾脆自己出來創立了巨室。」
創立巨室時,只有陳中隻身一人,爾後他認識了趙少威;「當時,趙少威在內地經營齊秦的演唱事業。」趙少威是著名媒體人趙少康的弟弟,當年在中國經營演唱事業,主要負責最後階段的演出活動工作,而陳中則善於唱片製作、藝人經紀、定位宣傳等上游工作,兩人功能互補,自然展開合作關係。
一開始,是趙少威邀請陳中當副總經理。之後,由於趙少威與齊秦的合約結束,「既然他與齊秦合約結束了,我和他一向合作愉快,所以就邀請他合夥來巨室音樂。」
九年前,周杰倫出了第一張專輯,陳中與趙少威也在此時開始討論未來內地市場的布局。「我們那時就很篤定,亞洲藝人裡惟一可以做(進軍中國市場)的,就是周杰倫。」
從大型官方活動開始曝光
「進軍對岸演藝事業,先得從政府舉辦的大型官方活動開始。」那時是周杰倫第二張專輯剛推出時;陳中與趙少威擬定策略,以大型活動的「拼盤演出」為先,也就是先廣泛參加「大堆頭」式的演唱活動,放低身段,先打響知名度再說。不過,雖有可行策略,推銷周杰倫的難度仍然不低。
「在那時,中國對待香港和台灣藝人是截然不同的。」陳中說,當年中國對台灣藝人要求很嚴格,他們會批文,一年下來不能超過多少人數來表演,由文化部管理。直到近年,香港後繼無人,台灣藝人才逐漸在對岸成了主力。
除了香港演藝圈的「不爭氣」,「互聯網(網際網路)快速在內地發展,才是關鍵中的關鍵。」陳中把周杰倫在中國的成功因素,拉高到了中國民情轉變的層次,「本來中國是個鎖國,但互聯網是擋不住的。」
透過互聯網快速傳播
時機成熟了。陳中與趙少威終於能夠完全發揮各自專長。陳中替周杰倫商談了許多廣告代言,包括中國移動、雪碧、電動車等,除了「利」,更讓周杰倫的「名」高度曝光;而趙少威則開始積極為周杰倫洽談個人演唱活動。他們一前一後,連手將周杰倫送上了對岸的舞台。
只是,過程仍非一帆風順。「每一場個人演唱會都差不多有四至五萬人,但這中間的代價成本卻很大!」陳中說,在對岸經營事業,許多台商會遇到的問題,他們都會遇到,而一般台商不會遇到的問題,他們也有。
問及最辛苦的地方?他笑說,現在大陸演出市場首要克服的是假票、送票的問題,還有每一個單位都要打通的問題,「沒搞定?搞不好演唱到一半電力就沒了,夠誇張吧!」
「要順利,就要讓大家都有錢可賺。」陳中說,利潤分享制度在對岸相對可行,「我們不要獨攬賺大錢,我們要的是一個保護傘,一個能安穩發展文化產業的屏障。這是我們這幾年來累積的策略。」
這幾年來,中國愈來愈開放,生活水準提高了,娛樂市場開始被重視。陳中認為這幾年狀況好多了。周杰倫在對岸創造了很多效應,最令人感動的是,「我們的音樂和文化影響了中國年輕的一代。」
■陳 中
出生:1960年
現職:巨室音樂創始人、總經理
經歷:在娛樂演藝事業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