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基會公布第六屆上市櫃公司資訊揭露評鑑,名列較透明公司數量並未較往年大幅進步。專家建議,散戶平時多留意即時發布的重大訊息及年報內容,可以有效改善投資時的資訊落後劣勢。
以今年超級股東會日為例,僅六月十日、十六日和十九日三天,就有多達一○一二家公司舉辦股東會,不少散戶被迫選擇性參加;連一年一度和高層見面機會都不可得,想了解經營良窳更是難上加難。受限在這種條件下,散戶成為「接到刀子」的倒楣鬼,機率自然高於大股東和市場主力。
較透明公司數量未明顯增加
要克服這種不利因素,事先了解哪些企業的資訊發布制度較透明,是投資人股海求勝的重要課題。證基會日前公布的第六屆上市、櫃公司資訊揭露評鑑結果,可以作為投資的輔助參考。
證基會評定公司的資訊透明度,分為A+、A、B、C和C-五級。被證基會評為最透明的A+級公司,共有統一、宏益、台鹽等三十七家;其中中華電、長榮航、元富證、華南金、新光金和台灣大等六家,還是連續四年獲選A+級的公司。
從數量來看,今年三十七家名列A+等級,雖然比去年的十二家進步不少,但若換算成比率,結果恐怕讓人樂觀不起來。
從總數來說,今年受證基會評鑑的公司共有一一一八家,其中獲選A+和A級公司僅有三六二家,約是總數的三二%。
這個結果,比起二○○四年初次舉辦時,有三成企業被選為較透明公司,進步程度相當有限;而至於C級和C-的後段班,則有一一七家公司,仍占受評鑑公司的一成。也意味著上市、櫃公司對投資人揭露訊息的透明度,成效仍有待提升。
在被評鑑結果列為次等的名單中,也存在不少令人意外的大廠。例如台灣五○成分股中,權重甚高的鴻海、宏碁、友達、聯電、奇美電、正新、聯強等都只名列B級。值得注意的是,僅這七檔重量級個股市值就達新台幣一兆七千億元、占台股總市值一成以上;至於大立光、晶華、立錡、致新等七檔享有高本益比、股價超過百元的高價股,也僅得到B級。
從整體的角度分析,台股好不容易得到MSCI和富時兩大指數肯定,可望由開發中國家名單擠進已開發國家,算是雙喜臨門;然而從個別標的來看,連股王晶華都無法排進訊息揭露的前段班,讓人不免替投資大眾的權益感到憂心。
證基會指出,評鑑公司的指標分成資訊揭露相關法規遵循情形、資訊揭露時效性、預測性財務資訊揭露、年報資訊揭露及企業網站資訊揭露等五大類,評分項目共有一○三個。網站說明不清、轉投資揭露不夠完整等項目,常是企業未能得分的關鍵。
雖然這套評鑑系統已舉辦多屆,證基會仍再三提醒投資人,評鑑等級較佳的公司,僅代表其資訊在評鑑制度下顯得較透明,至於揭露的資訊內容品質如何,仍要由投資人自行判斷。
由於事關形象,不少企業對這項評鑑的結果自然十分注意。像是這次獲選A+級的統一企業,在○四年的初次評比中未能入選透明企業,後來公司方面就指派主管,率團隊向證基會求教,了解如何提高資訊透明度。
證基會也透露,今年公布初審結果後,認為得分過低、決定申請復評的公司也有近三百家,可見大老闆們對於自家公司的得分高低,還是相當關心。
如何解讀公司揭 露的資訊
投資人雖知道該留意資訊揭露,但上市櫃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消息五花八門,如何能分辨重要資訊,避免買到年底忽然財測大逆轉的公司,還是一門學問。
對此,投資人保護中心處長趙順生就指出,不論投資手法是長期持有或短期賺差價,散戶都應該注意公司發布的即時資訊;此外要多閱讀年報,特別是不起眼的附註內容。
趙順生指出,媒體報導企業的業務變動,多半非企業主動宣布,但消息卻能左右隔日,甚至當日的股價漲跌。
例如,近日政府准許中資來台後,市場傳言滿天飛,企業若被點名,股價往往連飆多根停板,一來一往之間,投資人的獲利就有天壤之別。若有此情形,公司必須依規定在二日內發布重大訊息澄清。此時公司選擇解釋清楚或含糊帶過,就是投資人可以觀察的指標。
此外,年報揭露內容,也是散戶洞悉公司經營的重要管道之一。趙順生解釋,年報總結去年的經營成果,可以讓投資人分析歷年財務變化;此外,若公司遭追索債務或對外訴訟,還能透過年報得知來龍去脈。
至於留意附註的逐條條文,還可以發現許多在財報中不會提到的競爭概況或轉投資明細,參考價值也很高。
趙順生提醒,股價不見得會和揭露清楚程度成正比;然而公告制度較完整的企業,長期股價表現通常比較穩定,較不容易有股價暴跌後,公司才宣布調降財測的事件發生。
透過最近的股東會旺季,正好可以取得持股的企業年報,投資人不妨多花一點心思研究財務報表和附註事項,以更深入了解投資企業的真實面貌。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