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老年人口並沒有想像中可怕,問題癥結可能在於我們的態度。現代人活得比過去更久、更健康,也更有生產力,只不過企業的勞動結構、稅制與退休金制度,仍停留在五十年前。
自一九五○年代起,平均壽命每十年便延長約二年,台灣的增幅更大。這是因為我們吃得較好、公共衛生佳、抗生素與疫苗更進步。因此,一個世代前的五○年代,退休年齡為六十五歲,而能活到六十五歲便算幸運了;現今,八十歲幾乎等同於當年的六十五歲,因此理論上,新的退休年齡應是八十歲。
生活方式對長壽有明顯的影響,如亞裔美人是全球最長壽的族群,其次是美國摩門教徒,第三是日本人。亞洲人似乎天生具有長壽的本錢,但摩門教徒呢?就生理上而言,他們與一般美國白人無異,但是他們無不良嗜好,厲行嚴禁咖啡、茶、酒及菸的生活態度。教育程度高者所得也高,負擔得起較佳的健康照護,居住環境衛生也較優;同時,高教育者規律運動的比率也高,抽菸者也少。隨著年齡增加,高教育程度者的智力與體力惡化程度較慢。
過去的老化觀念已經過時,沒道理仍把退休年齡定在六十五歲;甚至,設定「退休年齡」已不具任何意義。研究顯示,那些在六十五歲突然退休的人,通常只多活了幾年而已;反觀那些根本不退休,或在五十歲前就退休,但卻找到生活重心的人,往往能活到八十歲。
當然,隨著年齡增加,我們擅長的事物也會改變。那些高度複雜或需要精深數學的工作,如電腦程式設計等,我們可能無法勝任;但仍有許多工作重視經驗勝過複雜度。此外,隨著年齡增加,子女也進入職場,對金錢的需求降低,同時也希望減少工作量。因此,退休的過程應該是漸進式,慢慢降低工作量、工作時數,以及工作薪資。
如果我們能重新定義工作經濟,那些聘用老年人口的公司,將可從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身上,獲得更高的價值;這方面日本的進展最大。而我們的社會也必須鼓勵人們持續工作,支持老年人工作,就像支持女性產假一樣。政府也應降低老年勞動人口的稅率,或對那些選擇延後退休者,可獲得較高的退休金,而進用一定比率老年人的企業,也可考慮給予稅負的優惠;這對年輕人和老年人來說,是個雙贏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