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一手接下岌岌可危的裕隆汽車,為今日的裕隆紮下穩固的基礎;吳舜文的毅力與魄力堪為今日企業領導人的典範;另一方面,堅強果斷的領導下,她對員工的照顧關懷,也始終保持無私的付出。
一九八○年左右,裕隆企業創辦人嚴慶齡病重,吳舜文一肩挑起丈夫的事業,當時,她所接手的裕隆正面臨內外交煎的龐大壓力,她以極具魄力的作法與眼光撐起集團事業,獲得企業界「鐵娘子」的稱號,也才有今日的裕隆。
當年政府在當時中鋼董事長趙耀東的提議下,欲興建大汽車廠,趙耀東向外尋求與日本豐田的合作,當時豐田開出買下裕隆的條件,目的一是擊退當時與裕隆合作的日產,此外又可拿下國內惟一的汽車廠。
趙耀東為此力勸吳舜文賣掉裕隆,但吳舜文堅持不肯賣掉丈夫辛苦創建的事業,咬牙挺住,才保有今日的裕隆。
除了外在壓力,因裕隆創業時是透過國產實業牽線與日產合作,國產因而成為裕隆長達三十五年的獨家總經銷,但國產與日產始終把裕隆當成夾心餅乾,一方面,日產所撥的行銷費用全由國產獨拿;另一方面,以轎車來說,裕隆生產的只是陽春車,其中的冷氣、音響等皆由國產提供,而在小貨車部分,裕隆只能代工做底盤,國產反而掌握了組裝以及零組件的裝配生產,利潤多半由國產從中賺走。
那時,張朝翔主導下的國產集團積極擴張,賣車所得的款項卻一直延遲付給裕隆,最嚴重時,延票總金額曾高達裕隆當時資本額六十億元的三倍,吳舜文發現事態嚴重,深知萬一國產出問題,裕隆一定會被拖累,她把老臣叫到陽明山家中,指著已過世的嚴慶齡的床說,「務必要徹底脫離與國產的關係。」
一九八六年時,她著手派人建立裕隆自己的經銷與售後服務系統,同時建立專有的零組件衛星工廠,張朝翔為此不悅地向媒體表示,「不願再賣裕隆的車,除非裕隆開出好條件。」吳舜文順水推舟,趁此終結與國產的經銷關係。
但日產卻對裕隆此舉很不高興,甚至把剛動完脊椎手術的吳舜文請去日本,頗有興師問罪的味道,但吳舜文堅定地表達立場,讓日產無話可說,兩方關係卻降到冰點。
不過,隔年初,日產卻因在美國市場不敵豐田,轉而要求裕隆吸收日產堆積如山的存貨,吳舜文同意吸收包括速利、青鳥等車款,但要求匯率鎖定在雙方交涉時的水準。
結果那年,日幣一直升值,光是匯差就讓裕隆賺了二十億元。加上那年裕隆汽車大賣,全年裕隆賺了三十二億元,是裕隆創業三十五年來的總和。
在事業經營上,吳舜文魄力不凡,但她對員工卻有如自家人,曾有老員工母親過世,她便說:「你母親不在了,以後就過來跟我吃飯。」窩心的一句話,讓老員工至今仍銘感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