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來台將有助於擴大台灣內需,還是會對目前最大宗的日本觀光客產生排擠作用?選擇「富裕客層」,或許才是台灣發展觀光之道。
富裕階層的生活風格與消費方式,一般都受到大眾社會又羨慕又嫉妒的眼光注視。二十世紀初的美國經濟學者范伯侖的著名著作《有閒階級論》,就有相當鞭辟入裡的分析。
先不從「財富落差」的角度著眼,從較寬廣長遠的歷史發展看,富裕階層的生活風格與消費,總是在時間的長流中,慢慢產生向下跨越社會階級的消費示範效果。「富裕階層」是沖水式馬桶、骨瓷等,當年尚為高級技術的時髦發明品時的最初購買者,也常是這些新技術發明藝匠的贊助人。士林故宮現藏的北宋汝窯天青瓷器,如果沒有當年的「富裕階層」北宋皇族的贊助,怎麼可能創造出來。
麥可·波特教授曾說:「若該地區(國家)具備全球競爭優勢的產業,當地的消費者,一定對該產業產品擁有超乎尋常的消費品味與極為挑剔的品質要求。」換言之,「富裕階層」的出現,將有助於當地「富裕層設施」與「富裕層服務」的培養。而最後當地人的所得,也將因經營「富裕層設施」與「富裕層服務」而間接受益,變得較富裕。
「富裕階層」像是民主世界裡的「貴族」。封建時代的貴族是精緻藝術(日本的西陣織、能樂、歌舞伎,歐洲的古典音樂、歌劇)的贊助人,因為有這些舊世界的貴族,人類社會才得以享有這筆精緻文化遺產。民主時代裡,也可以用這個角度看待「富裕階層」。特別是強調文化觀光的時代,如果一個地方缺乏「富裕階層」及由彼等所贊助養育的「富裕層設施」與「富裕層服務」,恐怕當地要發展高價值的文化觀光事業,將有事倍功半之嘆。
台灣在華人世界裡,是「富裕層設施」與「富裕層服務」發展質量相對較具平均水準以上的地方。台灣有食養山房、鼎泰豐、夏姿、雲門舞集與誠品 ,這些心靈面或物質面富裕豐饒的設施與服務,都不是其他華人地區能夠培養出來的,是台灣的獨特優勢。
現在台灣開放陸客觀光,應以Value Up而非Cost Down思惟,用較高價位選擇大陸相對「富裕客層」,這個客層對台灣優質的生活風格與氛圍質感較能欣賞與感受,並能融入其中。台灣對陸客觀光的定價策略至少不應低於日本來台觀光客層的平均消費水平,如此才能確保台灣的「富裕層設施」與「富裕層服務」長期能逐漸提升,而不會向下衰敗。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