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最快樂的草根社區

最快樂的草根社區

陳免、萬蓓琳

焦點新聞

598期

2008-06-05 11:16

誰才擁有改變的力量?那些在國際社會上,以智慧、大愛和勇氣改變人類共同命運的個人或組織,固然令人肅然起敬;但別忘了,每個促成改變的創造力,都來自於微小的個人。

美國人類學家瑪格利特.米德(Margaret Mead)說:「永遠不要小看那些有想法、承諾要做事的一小撮人,他們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的。」
 
的確,地貌的改變,並不只是由火山大爆發造成的,更多的還是微風細雨的不斷吹襲、雕琢。
 
這些年來,不管台面上的政治人物如何企圖呼風喚雨,所幸,台灣社會的角落,持續有一群人默默地耕耘著。他們的身分可能只是學生、農人、家庭主婦、老師或藝術家。
 
或者,可以更單純地說,他們只是一群對土地有愛的住民,憑著一己之力,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生命力。
 
 
全社區總動員 搶救廢校危機
楊厝分班破爛校園變幸福家園
 
一所只有十幾名師生的學校,原本已經面臨廢校的命運,但在社區居民和全校師生齊心合作、出錢出力下,變出了全台灣生活、教育方式最特別的校園,也讓學生與自己周遭的環境和人更加接近。

 
每天中午十二點下課鈴聲一響,雲林麥寮國小楊厝分班的十三名小朋友就急忙騎上腳踏車,在兩名老師的帶領下,浩浩蕩蕩來到距離學校兩百公尺外的楊厝生活館吃午餐。

吃完飯,小朋友們又會急著衝出去,騎上車排成一排,在老師們一聲「出發囉!」的口令下,回到學校去午睡。


 
放學後 課堂依然熱鬧

社區志工、在麥寮鄉農會工作的吳麗玲在一旁欣慰地說,「這群孩子真的很乖,每次出門,都會自動自發地排好隊,不過每個人都會搶著當第一名,」她笑著說,「今天,是『丁丁』搶到第一個。」

這一天,剛好是周五,麥寮國小下午就放學了,可是位在楊厝社區的楊厝分班,卻仍然熱鬧著。

楊厝分班目前只有一、二年級總共十三名學生,以及林京樺、曹雲綉兩位老師,每個周五下午,兩位老師都犧牲休息時間,繼續看顧著孩子,陪小朋友做功課;還有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從麥寮國小本校下課,也會來楊厝分班寫功課。直到家長下班,能接孩子回家後,楊厝分班才算真正地放學。

那天,孩子們在教室裡睡覺或寫功課,大人們就坐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吹著風聊起天來,不時會有路過的家長順道進來聊天,還有社區媽媽送來剛做好的巧克力蛋糕,老師們泡起咖啡、切好西瓜,這在都市裡絕對享受不到的親切下午茶,就此展開。

對外地人來說,雲林縣的麥寮鄉只是地圖一個小小的點,頂多知道台塑集團的六輕工業區設在這裡;但沒想到,走進麥寮鄉海豐村的楊厝社區,竟會感受到一股濃得化不開的人情味。這一切都要從社區居民搶救麥寮國小楊厝分班開始講起。

楊厝社區行政區域上屬於海豐村七、八、九鄰,但本身務農,也兼楊厝文史記錄工作的蔡景木,以一個生動的比喻來說明社區的大小,「廣播可以聽得到的有三百多人」。

這麼小的地方為何要保留一處分班呢?蔡景木說,其實,楊厝分班現址早在日據時期就是「夜學」,很多地方上的老人小時候都在這裡學習識字念書,也是地方上惟一的集會、拜神場所,對居民來說,對這兒始終懷有很深的情感。

後來,夜學因颱風來襲倒了,全村居民又募款重建了校舍,並在一九六四年正式成為麥寮國小楊厝分校,「那時有四個年級,每個年級還有二、三十人。」後來,隨著人口外移,楊厝分校學生人數愈來愈少,楊厝分校改為楊厝分班。到一九九○年代,每班只剩一、兩名學生,教育局一直想要廢校,當地居民實在捨不得。

更重要的是,那時六輕進駐麥寮,楊厝的孩子若要到麥寮國小本校上課,沿途五、六公里來往的都是油罐車與大卡車,安全很令人擔心。因此,「每年我們都要找民意代表拜託陳情,保住楊厝分班。」

直到二○○二年,原本在麥寮國小本校教書的林京樺調來楊厝分班,在她熱情樂觀的帶動下,入學學生又開始增加到兩位數;但教育部卻也同時訂定了裁併小學校的政策。

○五年蘇治芬當選縣長後,曾來看過楊厝分班,她看到一間未在使用的教室天花板鋼筋裸露、油漆斑駁,連日光燈都有一端懸吊在半空中,甚至沒有一扇玻璃是完好時,說了一句,「這裡連豬圈都不如」的話,執意要貫徹廢校政策。


 
募款碰壁 居民自己動手

這下子社區居民真的緊張了,到處想辦法要保留楊厝分班。剛好,○六年三月,教育部有個小型學校轉型優質教育的計畫,當時的麥寮國小校長雷玄德見楊厝居民護校心切,遂找了社區的志工吳麗玲、蔡景木等人一起去聽這個會議。

吳麗玲等人回來後,立刻著手寫了優質教育轉型的計畫書;不過,破舊的教室卻始終是轉型的大問題,於是社區居民開始到處募款,希望能整修教室。

募款處處碰壁。蔡景木說,「鄉公所認為這是教育局的事,不願出錢,而教育局又沒有經費;向台塑集團募款,他們也只送來二十四瓶洗手精。」無奈之下,林京樺老師首先捐出五萬元,接著社區居民幾萬、幾千元地捐,總共湊了二十三萬元,也有人捐油漆,大家就自己動手開始整修教室。

所幸,社區居民本身就有水電工和木工,就這樣,林京樺與當時還未調過來的曹雲綉兩位老師,帶著學生與社區的志工,從○六年七月一日開始動手整修,總共花了十一天,就讓學校煥然一新。

「那時,每天有一百多人次來幫忙,養豬的、種菜的居民,都放下手邊的工作全力投入,有的家長晚上下班也來加入,還有社區媽媽主動送點心。」到七月十二日開記者會時,麥寮國小校長、鄉長、副縣長都來了,大家都嚇了一跳,驚訝社區居民的決心與行動力。

那天記者會的主題是「營造美麗動人的楊厝分班」,有記者問,「楊厝分班到底有什麼美麗動人之處?」吳麗玲說,「美麗動人的是整個過程,社區居民把校園當成家園一樣在守護,家長願意與小孩一起動手油漆,這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

如今,楊厝分班裡的孩子似乎是全台灣最幸福的一群小孩。有時,隔壁養豬的蔡清榮阿伯家裡母豬要生了,就趕緊打電話過來,全校師生十五人連忙合上書本趕去看母豬生產過程;蔡景木的菜園也是孩子的自然教室,也有種西瓜的阿嬤會預告西瓜採收的時間,時間一到,十三個小朋友就會跟著一起去幫忙採收,每個人還可以帶一個西瓜回家當禮物。


 
小朋友學習與社區緊密連結

學校太小無法辦營養午餐,吳麗玲就靈機一動,讓小朋友與社區的獨居老人,到陳永忠阿伯提供的空置老家,一起享用社區媽媽義務烹煮的愛心午餐。

林京樺說,「現在,每個小朋友都好喜歡上學,每天早上六點多,全校十五名師生就都來了,一年級學生跟著曹老師念佛經,二年級跟著我念《道德經》;一到七點,就跟著社區媽媽跳舞。」下課後,還會到陳永忠阿伯自己蓋的「書樂園」小木屋學寫書法。假日時,孩子們就跟著吳麗玲探視獨居老人,替老人家量血壓。

今年元宵節晚上,老師們還帶著小朋友提著自己做的燈籠,在整個社區逛,這是都市孩子絕少體會到的樂趣。

林京樺笑說,「我常常覺得,楊厝分班不是只有兩位老師和十三名學生,所有的社區居民都是這裡的老師,也都是這裡的學生。」在楊厝分班,不像都市小孩沉迷於電視和電玩,孩子們可以隨興地玩,林京樺說,「連爬樹,他們都會自己想出好多種玩法。」

楊厝分班自成一格的教育方式,感動了不少人,「丁丁」的爸爸丁英生就說,「我真的好嫉妒兒子能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也有麥寮國小的李老師,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也能享受這樣自然的生活,特地把孩子從本校轉來這裡。她說,「孩子回家告訴我,以前讀的學校人很多,但他都沒有朋友,楊厝分班的孩子少,但他的朋友卻很多。」


 
小小學校 卻有最大的校園

林京樺開玩笑地說,「這一兩年,好幾位學生的爸媽都懷孕準備生第二胎,好像怕我們會沒有學生似的。」

也許,幸福真的會感染,楊厝讓父母都願意放心地將孩子交給這裡。也難怪,楊厝人會很驕傲地說,「楊厝分班的校園比台灣大學還大,因為整個社區都是他們的校園。」

蔡清榮說,以前,孩子都不認識社區裡的人,現在,遠遠看到人,都會大聲喊「阿伯好!」孩子們天真的笑容融化了每一位楊厝人的心,現在整個楊厝居民的生活都以孩子為中心,當初辛苦搶救楊厝分班,不只讓孩子有了更好的環境,也讓每個楊厝人都有了甜美的回報。
 

延伸閱讀

今周重磅》輝達財報將出爐,連7季給好成績、GB200供應鏈等著歡呼?外銷訂單揭曉「可望連8紅」
今周重磅》輝達財報將出爐,連7季給好成績、GB200供應鏈等著歡呼?外銷訂單揭曉「可望連8紅」

2024-11-18

輝達財報出爐後更靠近 「iPhone時刻」 台積電(2330)、鴻海(2317)、廣達(2382)再受惠!
輝達財報出爐後更靠近 「iPhone時刻」 台積電(2330)、鴻海(2317)、廣達(2382)再受惠!

2024-11-17

影/曾是輝達最大股東,孫正義太早賣掉股票少賺好幾兆「哭暈在黃仁勳肩膀」...被回:我們可以一起哭
影/曾是輝達最大股東,孫正義太早賣掉股票少賺好幾兆「哭暈在黃仁勳肩膀」...被回:我們可以一起哭

2024-11-14

鴻海揪輝達打造AI工廠,加速生產Blackwell架構GPU晶片!台灣廠區12月先行,墨西哥廠區明年初加入
鴻海揪輝達打造AI工廠,加速生產Blackwell架構GPU晶片!台灣廠區12月先行,墨西哥廠區明年初加入

2024-11-19

先進封裝現在有多夯?「台積電每天被輝達追著跑」,供應商毛利率都超過台積電!
先進封裝現在有多夯?「台積電每天被輝達追著跑」,供應商毛利率都超過台積電!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