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台辦在五月十四日的記者會中,特意依金額高低,一一唱名感謝台灣企業的愛心,還不忘說出「怎麼都沒看到國內企業捐款」時,捐款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人道關懷,也是一種「政治表態」。
震災傳出,台灣首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率先捐出人民幣六千萬元,領先香港首富李嘉誠透過基金會捐出的人民幣三千萬元,成為震災第一時間內捐款最多的企業。不過,這個紀錄不到一天,就被台塑集團王永慶的人民幣一億元給趕過了。
在這次四川強震中,台商捐款金額之多,也同樣受到國際矚目。台商在第一天的捐款數額,就超過眾多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捐款總額。北京國台辦在五月十四日的記者會中,特意依金額高低,從台塑、鴻海、潤泰、統一,一一唱名感謝台灣企業的愛心,還不忘說出「怎麼都沒看到國內企業捐款」時,捐款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人道關懷,也是一種「政治謀算和表態」。
在國台辦以記者會方式唱名感謝的同時,中國的網站也展開點名,痛批部分跨國企業在中國賺了大錢,捐款卻是「鐵公雞」;捐款,在中國,也能搞成「民族意識」。
就有中國網友拿○四年印尼海嘯災變為例,在網上留言:「微軟捐款印尼三百五十萬美元,對中國僅捐了兩百萬美元,我們還需要用正版嗎?」這個網上留言,逼得微軟對外澄清,加上微軟中國員工的捐款,已經再追加三百萬美元了。其實,不只是微軟被逼追加捐款,不少國內知名的台商也被國台辦的唱名給「震到」。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台商表示,中國社會普遍存有「排富」心態,每逢國有大災,就成為民眾檢視企業表態的時刻,中國政府也會以此做為衡量企業的「配合度」。這位在台灣九二一地震時捐款新台幣一千萬元的台商,原本也打算捐出同樣的數目,但當他看到國台辦唱名的新聞後,捐款數就從新台幣一千萬元,改為人民幣一千萬元。「總不能捐了還讓人嫌,」他聳聳肩說,「也許以後,在大陸講話也可以大聲一點吧。」
據指出,在震災發生後,國台辦透過台企聯發動募款前,曾暗示知名台商「獻愛心」的「愛心價」要以百萬元人民幣起跳。
用捐小錢換賺大錢機會?
不論這樣的說法是否屬實,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台商在中國投資規模愈大、捐款數額也愈高;而眼下還沒有到中國投資的金融業,為布局未來,捐款的手筆更是不小。
台商在這次的震災捐款上,出發點也許是基於人道關懷,但在國台辦的唱名中,即使不想,也已經沾染了政治味。以中國政府向來的「習慣」,對配合政策度愈高的企業,愈能得到政府「關愛的眼神」,台商這次震災中發揮「全球第一」的愛心,肯定能為台商在中國發揮長期而有效的功能。
事實上,台灣在這次震災中,全面發起的人道關懷,也被視為兩岸重新建立互信的開始,甚至是兩岸融冰的基礎。其實,不論是單純的人道關懷,還是有著其他目的,當震災傷了中國人的心時,來自台灣與台商的援助,不只是讓災區、也讓一般民眾留下印象的深刻。
不論這樣的說法是否屬實,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台商在中國投資規模愈大、捐款數額也愈高;而眼下還沒有到中國投資的金融業,為布局未來,捐款的手筆更是不小。
台商在這次的震災捐款上,出發點也許是基於人道關懷,但在國台辦的唱名中,即使不想,也已經沾染了政治味。以中國政府向來的「習慣」,對配合政策度愈高的企業,愈能得到政府「關愛的眼神」,台商這次震災中發揮「全球第一」的愛心,肯定能為台商在中國發揮長期而有效的功能。
事實上,台灣在這次震災中,全面發起的人道關懷,也被視為兩岸重新建立互信的開始,甚至是兩岸融冰的基礎。其實,不論是單純的人道關懷,還是有著其他目的,當震災傷了中國人的心時,來自台灣與台商的援助,不只是讓災區、也讓一般民眾留下印象的深刻。
拯救災胞 放眼未來
—— 台商賑災手筆不落人後
企業 捐贈金額
台塑集團 1億元人民幣
長榮集團 1000萬美元
鴻海集團 6000萬元人民幣
潤泰集團 5000萬元人民幣
尹衍樑(個人) 2000萬元新台幣
霖園集團 5000萬元人民幣
奇美集團 2000萬元人民幣
燁聯集團 2000萬元人民幣
寶成集團 2000萬元人民幣
旺旺集團 500萬元人民幣,500萬元人民幣食品
蔡衍明(個人) 1000萬港元
統一集團 600萬元人民幣,600萬元人民幣食品
裕隆集團 1000萬元人民幣
藍天電腦 1000萬元人民幣
明基友達集團 1000萬元人民幣
遠東集團、亞東水泥 1000萬元人民幣,2000噸水泥等物資
頂新集團康師傅 300萬元人民幣,700萬元人民幣食品
元大集團 100萬美元
馬志玲夫婦(個人) 300萬元人民幣
台灣中信銀行 1000萬元人民幣
富邦金控 100萬美元
日月光集團 700萬元人民幣
台灣人壽 500萬元人民幣
上海達豐電腦 500萬元人民幣
震旦集團 500萬元人民幣
湯臣集團 500萬元人民幣
中鋼 1億元新台幣
達芙妮 2000萬元人民幣
聯發科 1000萬元人民幣
光寶集團 1000萬元人民幣
台積電 2200萬元新台幣
緯創 2000萬元新台幣
巨大 300萬元人民幣、100萬元人民幣等值的自行車
台新金控、彰化銀行 1000萬元新台幣
華晶科技 1000萬元新台幣
威盛 200萬元人民幣
聯聚建設 500萬元新台幣
王品集團 100萬元人民幣
宏達電 5000萬元新台幣
力晶集團 1200萬元新台幣
企業 捐贈金額
台塑集團 1億元人民幣
長榮集團 1000萬美元
鴻海集團 6000萬元人民幣
潤泰集團 5000萬元人民幣
尹衍樑(個人) 2000萬元新台幣
霖園集團 5000萬元人民幣
奇美集團 2000萬元人民幣
燁聯集團 2000萬元人民幣
寶成集團 2000萬元人民幣
旺旺集團 500萬元人民幣,500萬元人民幣食品
蔡衍明(個人) 1000萬港元
統一集團 600萬元人民幣,600萬元人民幣食品
裕隆集團 1000萬元人民幣
藍天電腦 1000萬元人民幣
明基友達集團 1000萬元人民幣
遠東集團、亞東水泥 1000萬元人民幣,2000噸水泥等物資
頂新集團康師傅 300萬元人民幣,700萬元人民幣食品
元大集團 100萬美元
馬志玲夫婦(個人) 300萬元人民幣
台灣中信銀行 1000萬元人民幣
富邦金控 100萬美元
日月光集團 700萬元人民幣
台灣人壽 500萬元人民幣
上海達豐電腦 500萬元人民幣
震旦集團 500萬元人民幣
湯臣集團 500萬元人民幣
中鋼 1億元新台幣
達芙妮 2000萬元人民幣
聯發科 1000萬元人民幣
光寶集團 1000萬元人民幣
台積電 2200萬元新台幣
緯創 2000萬元新台幣
巨大 300萬元人民幣、100萬元人民幣等值的自行車
台新金控、彰化銀行 1000萬元新台幣
華晶科技 1000萬元新台幣
威盛 200萬元人民幣
聯聚建設 500萬元新台幣
王品集團 100萬元人民幣
宏達電 5000萬元新台幣
力晶集團 1200萬元新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