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退不了休的未來 你準備好了嗎? P.68

退不了休的未來 你準備好了嗎? P.68

現代人愈來愈不喜歡生小孩,在出生率屢創新低,平均壽命延長的狀況下,未來有不少人老了之後,不但得自己面對經濟負擔,甚至工作到七、八十歲才能退休也不令人意外。

未來學先驅彼得.舒瓦茲在最新出版的《未來在發酵》一書中指出,由於平均壽命延長,未來將是老人當家的世界,美國及其他地區平均退休年齡會不斷延長到七、八十歲,五十年內,世界上會出現一群不知退休為何物的人,他們的工作時間可以維持到一百歲。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下一社會》一書中強調:「未來只要健康許可,大家必須工作到七十五歲左右。」

當人口銳減、老化危機襲擊台灣的時候,你該怎麼辦?《今周刊》為你找出未來趨勢,從科系、行業選擇、退休準備到老年生活的安排,與你一起因應這場危機:

方法1:做好延退的準備 你可能到七、八十歲才退休

現在老化第一名的日本已經逐年延長退休年齡,老化第二名的台灣也無法抵擋這個趨勢。
延後退休的確是未來重要趨勢!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辛炳隆與中研院研究人口的經濟研究員江豐富,提醒每個人都要有延後退休的打算。

在台灣有許多人都想要提早退休,對於未來要做到七、八十歲才退休,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江豐富教授說,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與過去勞力密集的時代已不相同,靠知識與經驗,只要身體健康許可,不應限制得在六十五歲退休。

江教授說,「你想想看,如果一個人可以活到八、九十歲,你卻硬性規定他六十五歲就得退休,退休後還有二、三十年要過,要準備很多錢才夠生活,退休後的日子怎麼過?」

江教授進一步表示,在台灣很多大學教授到了四、五十歲就想退休,退休之後無所事事,但是在美國,做到六、七十歲,甚至年紀更大仍在研究的大有人在,未來是老化社會,一.四個人養活一個老人,年輕一代根本養不起老人,他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延後自己的職場生涯。

財務顧問陳敏莉每次在幫人做退休規畫時,對於有些人準備五十歲就退休,她都會勸對方不要這麼早退,因為現在平均壽命真的很長,以後活到八十五歲以上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如果五十歲就退休,原本可以工作到六十五歲,那麼就少了十五年的收入,卻要多花十五年的錢,來回一算就要增加三十年的退休準備,這還不包括活到八十五歲所需的退休金,算算如果活到八十五歲,總共要準備五十五年的退休金,這是多麼龐大的數字!

方法2:培養第二專長 退休後人生的第二春才開始

晚間七點半,剛剛下班的吳黎華匆忙趕到台北市和平東路烹飪教室,二、三十個學生已經等在那裡,準備跟她學做素菜,桌上擺滿今晚要用的材料,吳黎華拿起麥克風開始上課……。

今年五十二歲的吳黎華看來比實際年齡還年輕許多,白天她在和成衛浴公司財務部門任職,距離退休還有十三年時間,但是她早已準備好人生下階段職場的專長。

吳黎華學財務會計出身,現在則多了一個新專長,五年前她考上了丙級素菜廚師執照。目前還沒有開始執業,只是利用下班時間,在某社團義務教素菜烹調,她準備六十五歲退休後,用這個專長展開新的人生。

吳黎華全家早在六、七年前就開始吃素,為了讓廚藝更精進,她不斷自行研發新菜單,也興起考證照的決心。

五年前,她看到丙級素食考照開課的消息,立即報名,密集學了二個月,結果一試就中。之後,她自行研發出了一百多種菜色,「我做的素菜,變化很多,很細膩,不會有人覺得不好吃。」吳黎華相當有自信地說。

「我不想退休以後變成沒有用的人!」所以吳黎華決定六十五歲之後,用這個專長繼續做事。「以後我可以教學生做菜、也可以幫人做外燴,甚至可以做外送服務,」六十五歲以後,經濟壓力沒那麼大了,繼續做事,除了是興趣之外,也可以有收入,這是一舉兩得的事。

辛炳隆教授建議,延後退休應該做一些準備,最好的方法是在年輕時就培養第二專長或第二職能,在五十、六十歲體力變差時,轉換一個新的跑道,然後做到七、八十歲!

吳黎華早在四十七歲時就開始準備,算是及早準備的最佳案例,因此她可以從容迎向退休後的新人生。

方法3:選擇對的行業 目前從事的行業有前景嗎?

台灣老化社會來臨,各種新興產業崛起,現在有些產業未來會成為夕陽產業,有些則會成為紅火產業,你現在所站的位置到底對不對,值得重新檢視。

老人行動不便,上網購物、打發時間最方便,因此網路電信事業將是未來紅火的行業之一,比起逐漸沒落的教師工作來說,選擇它絕對有較大的優勢。

已有教師資格的姜伶蓉目前是中華電信的員工,在體會到教師工作已是「僧多粥少」的時代,她不再堅持當老師了!聰明的她放棄當正職教師的夢想,趁著今年七月中華電信招考,進入電信行業。

雖然她滿懷熱誠想為人師表,但面對趨勢轉變,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沒辦法,我還是需要一份穩定的薪水。」

姜伶蓉很感嘆地說,雖然她有教師證照,但正職老師的缺,實在少得可憐,再加上老師工作已經不像過去那麼有保障,政府也一直減少老師員額,她只好放棄,投入未來比老師有前景的電信網路行業。她相信未來電信事業一定會是主流。

勞委會職訓局副局長陳益民說,在一個老化的社會,服務業所占比例會愈來愈高,年輕人選擇職業時,不妨多考慮服務業,他強調,未來產業變化速度會很快,每個人都應具有移動能力,才不會被淘汰。

方法4:進入對的科系 加入未來明星科系的行列


現在的熱門科系,未來在一個老化快速的社會裡不一定吃香,而現在的冷門科系,未未卻可能變得搶手。對年輕人而言,選擇與老人相關的科系,保證不會沒飯吃,未來的明星科系包括觀光旅遊、老人照護科系、美容、動物(獸醫系)、心理諮商、網路等科系,都是可以選擇的方向。

「在台灣老人愈來愈多的情況下,『老人服務事業系』未來一定會很紅火!」今年大四的桂千甲對自己選擇明新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系,很有信心!

回想四年前,從台北強恕中學畢業要南下求學的日子,桂千甲承認剛開始的確有些難適應。不過,念了四年下來,桂千甲很慶幸當年自己沒有放棄,「雖然在一群高中同學中,我是異類,不過,你看台灣現在老年人口已占了九%,未來還會更高,在老人事業興起之後,他們一定會羨慕我。」

桂千甲很得意地說,現在他們已經在準備拿「居家服務員」的證照,等到畢業之後,他們一定會是搶手貨。

方法5:存夠退休金 年金險適合活得愈久的未來

今年六十七歲的王媽媽,年輕時攢了些錢,加上退休時領的近二百萬元的勞退金,加來總共有四、五百萬元,原本想靠利息過日子,但是現在利率這麼低,每個月她都得動用到本金,看著存款一日日減少,莫明的恐慌襲上心頭,不知自己活到八、九十歲時,要靠什麼過生活?
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王媽媽的憂慮一點都沒錯,台北市社會局長薛承泰說,「台灣進入老化社會,每個人都要準備更多的退休金。」

未來是個老不起的社會。領航理財顧問公司的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陳敏莉提出「穀倉」的概念,她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在年輕時打造一座穀倉,像存米糧一樣,逐漸把錢存進穀倉裡,等到老了再打開穀倉,領出錢來花用。

她認為,四十歲以前可以承受的投資風險較高,可以投資一些高收益的商品,例如高收益債、股票型基金等。到了年紀稍長,就要降低高風險投資比率,可以買一些低風險的利變型年金或固定型年金商品,再配合公債、定存等。

另外,陳敏莉指出,年金險產品考慮了國人平均壽命延長的風險,可以領到死亡的那一天(但實際最高給付大約可到九十五到一○六歲,依保險公司而定),因此可以保持穀倉裡的糧食在一定水位,就不必成天擔心活太長無錢可用了。

方法6:趁年輕存人力 到「老人服務銀行」存服務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年紀老了該怎麼辦?是壓根都沒想過的事。但六十一年次,在南港科學園區工作的徐敏慎,卻搶先一步,選擇在弘道老人服務基金會的「老年人力銀行」裡蓄存未來的人力。

徐敏慎說,這就像是儲蓄金錢一樣,服務也可以儲蓄,在我們身強體壯時,先服務別人,將服務時數儲蓄在銀行裡,日後老了,一旦需要服務,便可以向老人服務銀行提領。現在你存了五百小時,老了以後就可提領五百小時,由別人為你服務。

「我現在已經存了五百小時了。」徐敏慎剛結束完陳老奶奶的探訪,站在陽光底下,心情顯得很愉悅。他說,每個星期服務老人四個小時是生活中最快樂的事,可以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

徐敏慎分享這些年的心得表示,過去的社會,人老了不用擔心,因為有子女奉養,但現在一切都要靠自己,先在年輕時做些準備,除了幫助別人外,對自己也是一個保障。

弘道老人服務基金會設立的老人服務銀行是國內首創,現在除弘道基金會之外,創世基金會也加入行列,估計全省至少有千人以上開始為自己儲存老人服務時數。

方法7:找位好的家庭醫師 住家附近的醫師最適合

人口學者孫得雄認為,老了之後最怕的是健康出問題,因此最晚在中年就要開始定期做健康檢查,年老之後,則可以針對老人較常發生的心臟病、糖尿病、慢性疾病等多加留意。

另外最重要的是從年輕時期就要找到合適的家庭醫師,他可以是你家附近的內科醫師或家醫科醫師,對你的身體狀況最了解,孫得雄認為,倒不必老遠去找家庭醫師,因為老了之後,行動不便,住家附近的醫師最適合當你的家庭醫師,但是如有嚴重問題,當然還是得轉到大醫院請專科醫師治療。

相信只要每個人做好準備,台灣老化社會的危機對你而言,或許會是個轉機也不一定。

延伸閱讀

父過世留土地,還沒繼承卻先被課「地價稅」!稅務局這麼說…「30天沒繳清就強制執行」
父過世留土地,還沒繼承卻先被課「地價稅」!稅務局這麼說…「30天沒繳清就強制執行」

2023-06-16

名下6間房,如何省地價稅?國稅局教你突破「自用住宅用地一處」限制:6間都享優惠稅率「這天前快申請」
名下6間房,如何省地價稅?國稅局教你突破「自用住宅用地一處」限制:6間都享優惠稅率「這天前快申請」

2024-09-18

膝下無子女,新竹110歲人瑞繼承2千萬土地卻人間蒸發!積欠45萬地價稅,稅務局一招討回
膝下無子女,新竹110歲人瑞繼承2千萬土地卻人間蒸發!積欠45萬地價稅,稅務局一招討回

2023-11-26

她與親弟共同持有土地,卻因少1動作…雙方「地價稅差4倍」!專家點關鍵原因
她與親弟共同持有土地,卻因少1動作…雙方「地價稅差4倍」!專家點關鍵原因

2023-04-14

地價稅率差4倍!5條件符合「自用住宅」,這天前快申請...戶籍遷出變空戶能申請?逾期罰多少錢
地價稅率差4倍!5條件符合「自用住宅」,這天前快申請...戶籍遷出變空戶能申請?逾期罰多少錢

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