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查帳不再便宜行事,以往由「菜鳥」查帳員負責的現金查核,
今年半年報查核已換由三年以上有經驗的人員擔綱。為了自保,
會計師還有那些查帳重點?
在以往,會計師事務所在查核公司客戶的海外存款時,都是直接透過郵局寄給國外銀行進行函證,並根據回函列入工作底稿,以作為會計師簽註意見的參考,有時甚至為了時效性,只要有傳真影本,就可以過關。
然而,博達案曝露會計師對「現金」查核的寬鬆,金管會嚴懲會計師,使得正在進行半年報查核的會計師人人自危,尤其是企業存在海外銀行的存款,更容易挑起會計師的疑心,不少會計師面對有疑慮的客戶或銀行,選擇派員直接前往國外銀行進行實地查證,所衍生的交通費則設法與客戶溝通轉嫁,面對有些客戶不願承擔這類額外費用,不時傳出會計師與上市櫃公司發生爭執的問題。
其實早在六月底規畫半年報查帳時程時,各個會計師早已是心頭沉重,由於博達案陰影揮之不去,社會輿論苛責又一直將矛頭指向查帳會計師,七月十五日金管會宣布四名博達簽證會計師,各處以停業二年處分,為主管機關歷年來對股市財報危機涉案的會計師最嚴厲的行政處分,更讓會計師為之氣結。
因為依銀行公會徵信準則規範,銀行從事企業放款,對受懲戒停止業務的會計師,其查核報告五年內不予採用,也就是前述四名遭處分的會計師簽核的財報,「至少五年沒有人會相信」,外傳已有會計師準備轉業,另謀生路去了。
重點一
現金科目要
百分之百正本回函
眼看審計環境丕變,擁有上市櫃公司客戶數八成以上的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勤業眾信、安侯建業、資誠和致遠,所內上下人員面對即將於八月底出具的半年報財務報告,無不繃緊神經,嚴陣以待,深怕一個閃失,讓自己的清譽毀於一旦。
根據調查,博達案發生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查核最嚴的科目共有四項。
博達案對會計師最大的震憾,就是沒想到連「現金」都可以被造假。以往企業做帳都逃離不了假交易所延伸出來的營收灌水、應收帳款虛增等敏感的會計科目,這些科目都由資深人員負責查核。但對現金盤點、銀行函證、調閱對帳單等現金細項,依會計師事務所的倫理邏輯,因為是最簡單易查的項目,所以通常交由剛進事務所的年輕查帳員負責。
然而這次半年報的查核,現金科目躍升為當家主角,勤業眾信與資誠在七月寄給查帳人員的注意事項中寫明,現金不能由Senior(資深者,進事務所至少三年以上經驗)以下的人員負責執行,並列為主查會計師必須複核的要項之一。勤業的某位查帳員苦笑說,現在會計師事務所的Senior級以上人員,實在是愈來愈可憐!
另外,該注意事項更強調銀行函證必須百分之百「正本」回函,並要求如果有提款限制、扺押情事、背書保證及質押留置,必須連同明細表一併提供,以防現金再度「憑空蒸發」。
致遠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王金來更點出,近二年企業流行和銀行進行「信用連結性存款」交易,由於是新興的交易模式,在今年半年報,致遠也針對類似的交易進行重點查核。
重點二
長投以及子公司
財報力求完整
如果攤開博達近四年來現金流量表可以發現,博達董事長葉素菲從資本市場所募集到的資金,大部分流向長期投資的黑洞裡,由於半年報查核時間只有兩個月,過去會計師針對長期投資幾乎都依公司自結數認列轉投資損益,並出具查核意見,雖然於法沒有不符,但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薛明玲坦誠,「企業在半年報的長期投資數字,透明度極低!」
安侯會計師事務所主管則表示,安侯現在對客戶半年報的查核,均要求查帳員要設法取得企業轉投資子公司的財務報表,以評估是否有永久性跌價損失的疑慮,不過由於這些資料過去查核半年報時受限於查帳時間太短,往往無法即時向公司會計部門取得,今年則是要求查帳員盡力去要,能要多少算多少。
據了解,現在為了這些資料,會計人員不時抱怨查核員要資料要得太兇,甚至影響發行公司工作人員的情緒,爭執情事屢見不鮮,讓許多查帳員自嘆不如歸去。
重點三
應收帳款及銷貨
不能傳真查證
除長期投資必須嚴查外,一位國內某大會計師事務所已離職的查帳員透露,過去海外應收帳款函證也是便宜行事,時常以傳真來取代應有的郵寄證件程序。舉例來說,假如企業有子公司在香港,查帳員就會以公司人員提供的傳真號碼,傳送函證過去給發行公司香港子公司的負責人員,而為求查帳效率,查帳員也會同樣要求對方以傳真回覆,有時查帳員實在太忙,甚至連傳真動作都委請公司會計人員幫忙,使得企業舞弊空間增加。
針對長期以來應收帳款函證查核程序未能落實的狀況,多位會計師私下承認,今年的半年報,有關應收帳款和銷貨的函查,都已要求相關人員必須以「正本」為依歸,並要求確實查核是否為關係人交易。
此外,過去對逾期的應收帳款,查帳員都只單純的計算提列呆帳金額是否足夠,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則是三令五申,要求如果公司在有鉅額逾期帳未收回之情況下,仍繼續對特定客戶出貨,即應注意是否為假銷貨的情況。
重點四
衍生性金融商品
交易確實揭露
「過去每次我在查企業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時,其實都很心虛!」一位在會計師事務所已有五年以上經驗的副理級查帳員私下表示,目前國內會計準備關於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規範一直付之闕如,但使用遠期外匯、利率選擇權的公司愈來愈多,很多企業的潛在損失其實一直在財報上沒有充分揭露。
針對這個情況,一位會計師表示,已要求查帳員必須向企業取得衍生性商品合約正本,以便複核,必要時還會向專家諮商其交易可能的影響及處理方式,務必做到表外揭露的完整性。長期則將加強查帳員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因應企業財務操作不斷翻新的情況。
雖然半年報風聲鶴厲的展開查核,然而卻改變不了會計師業長期處於失衡的狀態,由於同業之間不斷削價競爭,以及會計師公費掌握在企業老闆手上,許多專業人士與政府官員為了會計師業長期的健全發展,已紛紛站出來要求更改公費的收取方式,包括透過保險機構委任,以及由主管機關訂定收費標準。面對麵包與獨立性,會計師的兩難煎熬,還會持續多久,沒有人知道。
審計公報17年未更新!
金管會要會計師做好企業財報真實度的把關工作,但是,少有人知道,專門規範查核舞弊的審計公報,自從民國76年修訂以來,已經17年不曾更新,在商業犯罪手法推陳出新,財報造假手段愈來愈高的今天,用如此陳舊的審計公報規範會計師和發行公司,難怪聞者都只有搖頭的份兒。
金管會主委龔照勝一上任,就宣誓要改掉過去「立法從嚴、執法從寬」的毛病。不過,就會計師查帳用的「法」來看,美國查核公司是否有舞弊及錯誤行為的審計公報,過去30年來平均每10年會重修一次,以符合新的金融環境,但是在1998年修正後,才2年多就遇上恩龍(Enron)案,於是02年立即重修,希望能即時發現舞弊。
兩相對照,台灣的審計公報過去17年來,不但碰上本土地雷公司風暴,還經歷多起類似博達在內的掏空公司弊案,但是,主事者卻以公報只是道德規範,並未依犯罪手法進行更新。
3年前,前6大會計師事務所簽證上市櫃公司的比率約6到7成,但是在勤業和眾信、安侯和建業合併後,目前,前4大會計師事務所簽證上市櫃公司的比重已達到8成,雖然分食者少,但搶業務的殺價競爭卻愈演愈激烈,平心而論,會計師是「販賣專業」,但是殺價等於告訴客戶「不用在乎服務有多專業,而是有多便宜」,惡性競爭的結果使得許多查核程序執行得不徹底,終而導致如博達這樣的事件發生。因此,在博達案相關會計師遭到懲處後,17年未動的審計公報是否也應該考慮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