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大漲,一般人馬上想到通貨膨脹,下一個反應就是苦日子要來了。
但是,真是這樣嗎?根據主計處統計,原油進口值占經濟成長率的比重,
在80年代時是10%,現在是3%,油價對於物價的影響其實相對有限。
油價大漲,一般人馬上想到通貨膨脹,下一個反應就是苦日子要來了。但是,真是這樣嗎?
「每桶四十美元以上的高油價,很多是對沖基金炒作出來的,目前全球原油供給能力大於需求量。」國內最熟悉原油採購的台塑石化副總蘇啟邑認為,油價不是單純由供給需求決定,而是包含了政治、炒作、成品油(例如汽油)影響的結果。
油價對物價影響有限
不過,他也承認「油價一向是猜不準的」,從六輕建廠到順利量產,蘇啟邑已經在原油上下了十多年功夫,看過幾次大波動,也很清楚專家預測和實際油價間沒什麼關係。「很多產油國沒有全能生產。中國只占全世界需求七%,就算每年成長一○%,全世界的需求就是增加○.七%。而且中東從來就沒穩定過」,種種令金融市場神經緊張的因素,在蘇啟邑看來只是短期的干擾。
對於台塑石化而言,油價是反映競爭的結果,而不是原油的成本,就像原油從去年每桶三十美元漲到四十美元,上漲了三○%,但是台塑的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才漲兩元台幣,還不到一○%。主計處統計,油價上漲一○%,國內物價指數漲○.三個百分點,原油進口值占經濟成長率的比重,在八○年代是一○%,現在是三%,油價對於物價的影響相對有限。
有趣的是,一九七四年揭發美國水門醜聞,間接導致尼克森總統下台的《華盛頓郵報》記者伍德沃德(Bob Woodward),最近在《華盛頓郵報》透露,全球產油量最大的沙烏地阿拉伯皇室將增產石油,在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前壓低油價,幫助布希競選連任,是否真有此事,看油價就知道了。(本文轉載自388期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