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從未關心過周遭自然生態環境的蔣耀賢,第一次注意到,原來日據時代因橋頭鄉糖廠的設立,才保留住的這一大片自然景觀,竟然是如此的美麗,蘊藏了自然生態的無盡寶藏…
夏季輕颱剛過,把滿園子的綠樹洗得乾乾淨淨,在陽光裡翻飛的台灣樟木,細細碎碎的葉片看起來丰姿婀娜。大樹底下停滿了顯然是從別處開來的工程車、公務車,遮著樹下涼蔭,車主的一雙雙腳丫擱在車窗上,想來正是好夢方酣。
這是午休時刻的高雄縣橋頭糖廠,時間在此有獨自的風格呈現,伴隨著蟬鳴、鳥囀,和偶爾遠處傳來的孩童嘻笑聲。
純淨自然景觀 西台灣絕無僅有
「走過台灣,要在西部工業汙染嚴重的平原上,看到這樣子純淨的自然景觀,這裡應該算是絕無僅有的了。」現任橋仔頭文史協會執行長蔣耀賢,急切的語氣中忍不住帶點驕傲地說著。
五年級後段班的「蔣公」蔣耀賢,是道地的高雄縣橋頭鄉人,講話時言語犀利,然而口音卻又帶著濃重的南台灣土味。我們一起走在橋頭糖廠的宿舍區內,就讀附近興糖國小的小朋友們騎著腳踏車,遠遠地瞧見他,就會喊著「蔣公」,然後趨前熱情地與他閒談起來。大學時念中文,研究所念藝術,蔣耀賢帶著熱情投身社區營造工作。
民國八十三年的夏天他回到故鄉,開始投身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大學畢業後,旋即考上成大藝術研究所的蔣耀賢,決定回到橋頭的家鄉居住,同時參與社區的事務。在等待研究所開學的漫長暑假,任職橋頭鄉公所祕書的林敬堯為哀悼仕隆國小內老樹的死亡而舉辦「樹靈祭」活動。
他深受感動,便自告奮勇地跑到鄉公所找林敬堯表明要工讀,蔣耀賢懷著好奇心逐步探索這塊孕育他長大的土地。整個暑假,東奔西跑地做田野調查,讓離鄉求學多年的他,重新開啟認識故鄉的契機。
釋放殖民空間 重啟認識故鄉契機
過去在東海大學就讀時,從未關心過周遭自然生態環境的蔣耀賢,返鄉後看到高雄縣定古蹟「橋仔頭糖廠」,保留著一大片的自然景觀,竟然是如此的美麗,糖廠裡頭除了蘊藏豐富的自然生態,也記錄著蔣耀賢兒時的回憶。
每周五他會找林敬堯一起到成大中文系教授林朝成的研究室,研讀日據時代台灣糖業的發展過程,讓他對這塊殖民時期所建構遺留的「殖民主義空間」,如何與橋頭鄉居民發生互動和影響,有了更深切的了解。
橋頭糖廠是日據時代台灣殖民史中,第一座設立的新式機械化糖廠。由於大片的糖廠土地,保持著低度的農業開發利用與種糖、製糖工業,現今,廠區內還保有著一大片別有洞天的自然景觀。
「不過,這畢竟是殖民時代所建立起來的權力空間,我們的企圖是要使它回歸到居民的手中,讓居民可以重新認識、利用這個空間。」蔣耀賢說。在糖廠內辛苦工作大半輩子的許多橋頭鄉民,對於糖廠的概念,就是工作的場域,「蔣公」的企圖,想要顛覆挑戰這個對於傳統權力空間的固有概念,讓糖廠重新解放成為附近居民休憩養生的生活空間,成為真正開放意識的空間。
由於歷史背景的時空變遷,製糖工業在台灣沒落成夕陽工業,台糖經營政策的轉變,橋頭糖廠近年來已停止產糖。沒有製糖業的橋頭鄉,成為一個失去傳統產業的地區。新的都市計畫,要將台糖在此的大片土地,經營改造成為鄰近高雄市都會區的「新市鎮」,原本綠意盎然的鄉野景色,也因大批的建案開發而即將失色。
中產新移民 推動社區營造旗手
所幸,「新市鎮」的開發案並未成功,橋頭糖廠周邊的自然環境依然存在。同時,因為橋頭鄉距離都會區不遠,所以成為城市工作者在通勤圈內,兼具生活品質與工作、生活機能的居住首選,「新市鎮」概念的浮現,使通勤者選擇居住此地的輪廓更加鮮明。醫師、公務員、教師以及更多的中產階級,選擇居住在橋頭,最後都成為橋頭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推動的旗手。
八十四年「橋頭文史工作室」正式成立,結合一批橋頭當地關心社區與文化發展的地方仕紳,為橋頭當地的特殊人文歷史和自然環境努力。蔣耀賢當時也以研究生的身分,成為當中的一員。大學期間,他也曾經歷過「三月學運」,當時被啟發出來的關懷本土文化,讓他在此找到了情感宣泄的出口。
「大部分離鄉背井的年輕人,因為和環境的長期脫節,造成認知上的落差,對環境和文化不夠尊重,因而去破壞的主因。」蔣耀賢說。這也是他一貫主張環境會影響人,只要有好的環境就可以帶動人的正向思惟。他認為只有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並且懂得去愛護保護自己的周邊環境,社區的團結意識才能自然地被激發。
每年的寒暑假,文史協會都會有一批返鄉度假的大專學生來此實習,成為文史協會的工作夥伴,一起做田野調查,一起發現新的家鄉,「在地的工作,才能學到真實的東西,了解空間與人的互動連結,否則也只是觀光客,沒辦法深入文化的生活,讓環境影響人的思惟」。
帶進藝術活動 開拓在地文化視野
有了要將原本的殖民主義空間重新解放的想法後,利用糖廠閒置的宿舍,舉辦了三屆的「駐村藝術家」活動,讓外來藝術家駐村,並協助推動橋頭糖廠文化藝術產業,也是橋頭文史協會為了活化橋頭原本沒落的傳統產業,為舊文化換上新衣裳的策略之一。
去年,藝術村正式開幕前,為了打響名號,蔣耀賢領著一群駐村的藝術家朋友與擔任義工的社區媽媽們一起去遊街,小鎮的街上,人們充滿驚奇的笑容,騷動了社區裡每顆好奇的心。每天盛裝打扮,努力練習的社區媽媽,還有一大堆認識與不認識的各種朋友、參與行動藝術的外籍友人,聚集在糖廠的大樹下,縱使當時天氣陰雨霏霏,萬頭攢動的人群還是捨不得離去。
原本擔心活動炒不起來的文史協會工作夥伴們,總算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在「蔣公」的新書中,牢牢地記載著這一段社區工作的輝煌歷史。「為什麼要選定藝術作為進入社區的議題,其實和我所學的背景並沒有關係,只是為了引進不同的外來生活形態,開拓在地居民的文化視野。」蔣耀賢說。
說起話來言辭鋒利,利用閒置空間卻十分感性的蔣耀賢,在為文史協會撰寫的許多文字中,透露出對於那段時期的憶往,與成就工作後的滿足。得過幾次文學獎,最近更將原本散見通訊刊物上的短文,集結成冊,講述這幾年來在社區工作上的累積與心得,文字的傳譯與轉達,也成為社區工作理念傳播的窗口,同時也是個人社區工作心路歷程的寫照。
兩年前拿到碩士學位,甫自軍中退伍的「蔣公」,再度回到已立案登記為「橋仔頭文史協會」的組織,擔任起執行長的掌舵大任。現在,住在附近的老居民,會在傍晚時分,進到廠區裡緩步運動,在這個辛苦大半輩子的工作場域,優閒地與街坊聊聊,享受晚年。或者拿起鋤頭鏟子,在新闢的小菜園裡除草澆溉,種出另外一番綠意。「這是一種權力空間的解放」,在與一位路過的老伯簡短寒暄之後,蔣耀賢回頭笑說,臉上掛著滿足。
蔣耀賢
出生:民國59年,生於高雄縣橋頭鄉
學歷: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東海大學中文系
現職:橋仔頭文史協會執行長、台灣藝術發展協會理事、文藻外語學院兼任講師
作品:《搭一間樹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