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六大院長施壓 第一間抗SARS專院成立 P.82

六大院長施壓  第一間抗SARS專院成立 P.82

結合軍方、六大醫學中心、紅十字會、台北市環保局的人力物力,以及民生社區居民的諒解,老舊的前空軍總醫院,搖身一變成為設計完善的抗疫醫院。

國軍松山醫院(以下簡稱松醫)的前身不到一個月迅速完成整建,打造出台灣第一間防治 SARS 專責醫院,總指揮李建賢也終於能抽出時間回原辦公地點台北榮總,同事看到他,紛紛開玩笑地問他:「咦,你還活著哦?」

松醫的改建念頭,要追溯至四月下旬,彼時和平醫院爆發院內集體感染,台灣疫情驟然升高,台北各醫院 SARS 疑似病例人滿為患,眼見就要一一淪陷。


在摸索中學習 見識軍方高效率

嚴峻的情勢下,在行政院院長游錫堃辦公室召開的一次祕密會議中,三總、台北榮總、馬偕、國泰、新光、長庚醫學中心的院長齊聚一堂,頭角崢嶸的醫界大老急著陳情,原本互不相讓的各院難得意見一致,強烈要求政府成立抗 SARS 專責醫院。六大醫學中心院長當場允諾,只要成立抗 SARS 專院,各院無條件調派所需的醫護人力。

為了解決各院的壓力, 游錫堃特地撥款三百萬元, 指示改建國軍松山醫院為抗SARS 專院, 當時是台北榮總急診部主任的李建賢,十二點趕到松山醫院開會,之後的三個星期就沒再回去榮總了,他的新頭銜是松山醫院抗 SARS 指揮中心總指揮。

李建賢臨危授命,卻無前例可循,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

他的第一步是撤離原來九病房的病人,將九二、九三及九四病房改成隔離病房。在病房隔間工程時,李建賢見識了軍方的效率,他對前來支援的國軍弟兄說明隔哪裡、怎麼隔,一個小時之後便看到了成品,劍及履及。一隊人同心協力,在短短一天時間內,隔好了六十六間微負壓隔離室。

標準的隔離病房都是負壓,為什麼松醫迸出一個新花樣叫「微負壓」呢?原來,松醫病房隔間完畢,連夜請廠商安裝了八十台冷氣,裝好之後才發現是錯的,因為冷氣是把外面的空氣抽進房間裡,會把房間變正壓,於是又連忙改裝強力抽風機,門縫則是用類似雨刷的質材與外界空氣隔絕,非常克難。

裝置完成,疾病管制局派了三個人來檢查設備是否合格,他們的辦法是點一根香菸,結果煙往外飄,於是過關。

當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來松山醫院視察,這位官員來自倫敦,而且是一位女性,來台行事很低調,不願接受任何訪問,她同時也是一位醫師,松德原是市立療養院的另一院區,她向松山醫院的人說:「要把事情做好,似乎並不一定要用最好、最進步的材料,英國的經驗也是這樣。」她的一席話給了松醫莫大的鼓勵。

李建賢說,這次的經驗讓他知道,工程標準的負壓並不是完全需要的。後來他在經驗分享的演講中,也常常建議各醫院,如果情況緊急,不妨改用電風扇往外吹,把病毒往外吹。


兩天內啟動 紓解各醫學中心壓力

隔間完成,接下來的重點是制訂標準的防護著裝方式。而各醫學中心也兌現諾言,各院的感染科主任都在第一時間來到松醫擔任李建賢的顧問,他特別商請護士同事示範台北榮總本有的防護裝,再請各醫學中心提供意見,當場修改,三十分鐘內,每位感染科主任便達成著裝的共識。

最後的標準配備是先穿上一件手術衣,外再穿一件杜邦連身防護衣,然後兩層口罩、兩層腳套、兩層手套和防護罩,穿戴完畢,所有人一律變身成為臃腫的企鵝。而松醫的護士竟突發奇想,將投影片裁減合適的尺寸,就地取材製成防護罩的護目鏡,一個不到五塊錢。

隔離配置和人員編組進行得差不多,便開始測試。 當時台北榮總有十一名 SARS疑似病例在候床,一名幸運的病人被李建賢隨機挑中,帶著走一遍轉院的流程,各組人員利用這次測試找出小瑕疵,予以補強。

松醫原先的任務是紓解各醫學中心的壓力,四月二十六日深夜,總統府臨時開會決議和平醫院的狀況危急,政策於是急轉彎,在四月二十七日下午三點,松醫便正式運作,先收了十八名和平醫院的疑似病例,也化解了部分的危機和沸騰的情緒。從籌備到啟動,只花了兩天的時間,每位工作人員都漏夜趕工,李建賢說,他彷彿看到了九二一大地震後救災的團結精神。

這段期間,也發生了許多 SARS 救災的小故事。當松醫在籌備時,突然來了一位花蓮慈濟醫院的醫師,他是皮膚科第三年住院醫師,表明志願來當義工,經過兩天的查房訓練,就進入狀況。「雖說是皮膚科,也可以為傳染病的控制工作盡一份心力。」李建賢說。

而松醫所在的民生社區,居民一開始也是反彈,經過溝通協調之後,也平靜接受了,不像其他社區一聽到要成立抗 SARS 專院便激烈抗議。


院內人車分道 病患和醫護人員也分開走

在松醫的設計中,病患和醫護人員是分開走的,李建賢認為這一點比負壓病房還重要。

來自他院的救護車載著 SARS 疑似病患到達松醫,從大門駛入後,走的是一條固定路線,車上所載的病人直接送到九病房的右側門,下車就住進隔離病房。而工作人員所走的是另一條固定路線,然後從九病房的左側門進入,和救護車路線錯開,兩者動線沒有交疊,以避免院內感染。甚至連工作人員上下班,也是搭乘首都客運所派的一部小巴士,和大眾捷運系統沒有任何的接觸。

院內每名病人住一間病房,由固定的醫護小組照顧,行政人員分批值勤,工作人員分批用餐,也是要避免交叉感染。

病情加劇的 SARS 病人,得馬上轉送至各醫學中心,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會將病人穿上隔離衣、口罩和手腳套,車子離開前都會消毒,台北市政府派環保局的消毒人員二十四小時隨時候命噴灑消毒液。

松醫把所能想到的層面都設想了,紅十字會的志工在戰情官室,為進入的人員量測耳溫。想念病患的親友可以透過視訊設備,與院中的親友說話加油打氣。那些痊癒了,卻被家人拒絕進門的病患,松醫則規畫了至善園區給這些有家歸不得的人暫時棲身。


居民諒解各方團結 松醫經驗有價值

五月六日,松醫全院改建完成,身為總指揮的李建賢說第一個星期最辛苦,那時的醫生和護士大都來自六大醫學中心和松醫既有的人員,  而清潔工在聽到是抗SARS 專院便立即解約,院內無人清掃,志工也還沒報到, 醫生只好「下海」清理廢棄物。 而那時的醫院宛如驚弓之鳥,只要是發燒就以為是 SARS,松醫收到了許多的傳真,簡直疲於奔命,

從四月二十七日到五月十一日,松醫總共收治了一百二十多名病人,這些病人大部分是來自和平、仁濟、台大和台北榮總,少部分來自三總、長庚、新光和馬偕。而到了第二個星期六已連續出現空床,疫情的壓力不像李建賢當初想的那麼大,他研判原因一是疑似病例陸續減少,一是可能病例病重,轉送他院所致。

松醫也統計出每天的人力所需是主治醫師三位、住院醫師四位、護理人員三十六位。每日的耗材使用量是口罩一三三個,杜邦隔離衣一一六件,為其他醫院提供了珍貴的資訊。

結合軍方、六大醫學中心、紅十字會、台北市環保局的人力物力,以及民生社區居民的諒解,老舊的前空軍總醫院,搖身一變成為設計完善的抗疫醫院。歸納松醫得以迅速改建,展現失序中難得的團結,最主要是因為松醫本身是軍醫院,中央方便駕馭,口徑一致,便有方向和遊戲的規則,展現了不錯的成果。

松醫不但紓解了醫學中心 SARS 病患的收容壓力,也為國內抗 SARS 醫院建立了參考的範例,而且還可以為疫苗等新藥研發提供研究資源,最重要的是印證了一句話——團結力量大。

延伸閱讀

2024總統大選「四腳督」成局!賴侯柯郭競選腳步加速,過去1個月政見彙整一次看
2024總統大選「四腳督」成局!賴侯柯郭競選腳步加速,過去1個月政見彙整一次看

2023-09-25

資方提撥勞退超過6%、當選恢復7天假?賴侯柯同場大談勞動政見,誰開的支票最能落實?
資方提撥勞退超過6%、當選恢復7天假?賴侯柯同場大談勞動政見,誰開的支票最能落實?

2023-11-29

好好的人怎麼會猝死…146人疑因寒流天冷離世,重症醫:5個「隱藏式猝死者」要小心
好好的人怎麼會猝死…146人疑因寒流天冷離世,重症醫:5個「隱藏式猝死者」要小心

2023-01-30

增加勞工休假天數、降低賦稅…總統大選倒數74天,賴侯柯郭誰提了收攏民心的政見?
增加勞工休假天數、降低賦稅…總統大選倒數74天,賴侯柯郭誰提了收攏民心的政見?

2023-10-31

總統參選人拋出政見,提高醫療保健支出...專家:4600億從哪裡來?改革要有全新思維
總統參選人拋出政見,提高醫療保健支出...專家:4600億從哪裡來?改革要有全新思維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