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香港,聚會的場合都會談起蘋果日報進軍台灣這個舉動。兩派說法,一派認為蘋果會在台灣站穩腳步進而大贏;另一派認為黎老闆這一把押錯了,蘋果會輸到脫底。
「怎麼樣,看好還是看壞?應該開賭盤!」茶餘飯後總有人笑著說。
若看蘋果在香港的讀者,其實是一個古怪的組合。它的讀者群眾多,銷量僅次於東方日報(但蘋果的讀者群比東方日報年輕與時尚),更重要地,不只八卦不只煽情,蘋果有質地極佳的專欄作者,而且以意識形態作為市場的區分:左右兩分的話,蘋果穩穩守在一邊,清清楚楚占據意識形態軸的右半邊。
在香港,學院的傳播學者分析蘋果,都認為是棘手案例。因為它很難援引學理,至少與西方媒體經驗裡,正派大報、八卦小報涇渭分明的情勢大不相同。若預測蘋果在台灣的輸贏,我猜,新聞學教授與我們一般人一樣,一樣看不清楚。
街談巷議中賭它贏的一方:大致訴諸人性(尤其人性的弱點)。人們愛看政治內幕娛樂八卦,蘋果大標題大動作,編排得醒人耳目不說,「挖」小道新聞的「專業」也的確讓別家報紙一時難以企及。
賭它輸的一方:有人寄望於台灣的社會結構,煽色腥的報紙不容登堂入室,甚難進入讀者的家居生活;有人寄望於忠誠度,認為讀哪份報其實遵循習慣,不致說變就變。也有人認為台灣媒體代表的言論光譜已經飽和,不像香港,有一塊空的位置等著它去進占。現實地講,蘋果的報份,以及更現實地,報份能不能夠悉數轉化成為廣告業績,將是成敗關鍵。
無論如何,在這個競爭的時代,讀者暫時是最大的贏家。
除了報價變得低廉、油墨變得乾淨、版面變得層次清晰,最值得鼓舞地是看見:被迫應戰的各大報正努力找回原來的強項所在。即以中國時報來說,專欄作者一字排開,顯示它多年在文化界所營造的人脈,同時,也在言論上展現它曾經令人稱道的多元包容。舉最簡單的例子,余光中、楊照與陳芳明等的素描人像在頭版上輪番出現,李筱峰、陳文茜與南方朔在專論版名家上陣,這是太平盛世難以想像的奇妙景致。蘋果登台之後,人人捧著五彩繽紛具有雜誌質與量的一疊報,的確是黎老闆此時此刻對台灣消費者的立即貢獻。
以勞方的角度,黎老闆對久待調整的薪資結構也造成衝擊。精彩的文章與叫好的作者原可以待價而沽,這是台灣媒體人與文化人嶄新的認知。經濟規律十分現實,若不是蘋果擠進來分一杯羹,資方哪有自我改進的動力?當然,小時候胖不算胖,一年之後,這場割喉大戰才可以看到點端倪。
到時候,一個極有意義的觀察角度在於:到底是蘋果改變了台灣,還是台灣改變了蘋果?簡單地說,台灣「蘋果化」的結果將是著輸棋;反之,蘋果「台灣化」則有可能是雙贏乃至大家都贏的局面。面對外來異物,同時也在試鍊我們台灣社會是否有轉化它的能量。如果蘋果保持它生猛的力道,卻又把追八卦的敬業精神對準於公共議題,亦證明我們所寄望於台灣的:社會力厚植於民間的底蘊,不只是知識分子的妄想而已。